【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云南:如何留住逐渐消亡的民族文化遗产?
  作者:胡远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15 | 点击数:4514
 


  中新网昆明6月14日电(胡远航)“随着社会观念、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冲击,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落和民居正在减少,大量传统民族民俗实物正在消失。”14日,云南省文化界围绕一份《云南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探讨了一整天,试图寻求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出路。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共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由于受历史渊源、地理环境、社会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云南较多地保存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和整体风貌。据云南省文化厅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云南省已有各级政府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590项,已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542人,不可移动文物14700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72个,均居全国前列。

  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以及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随之面临着强劲冲击。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由于人口少,文化核心区范围小、存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身能力较弱,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濒临消失。在云南众多入选国家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贝叶经因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及其蕴含傣族文化而独树一帜。如今,在傣族人中,会制作贝叶经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几乎都不愿学习贝叶经制作技艺,这门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申遗成功能否挽救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的局面?文化机构的努力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讨论会现场不少专家表示,保护是前提,传承才是最终目的。只有坚持规划先行,整体保护的方式,努力构建多方协力的社会公共参与体系,才能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下去。

  也有专家提出,人口较少民族在发展中面临着比其他民族更为严峻的两难选择。如何采取有力措施使人口较少民族在生产和生活上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又在发展中切实保护好其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已成为人口较少民族在发展中面临的当务之急。

  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说,过去5年,云南省以深入调查历史文化资源、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拓展新型文化遗产、促进遗产资源合理利用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有8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村寨被列为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这种以村寨为基本单位实行民族传统文化在原生地整体性保护的方式,为人口较少民族村寨历史文化的保护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云南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到,2011年——2015年间,云南省力争将本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升至100项,3-5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除此之外,还将完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代表性传承人管理、资助和激励机制,重点建设大理、迪庆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56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建设50个文化遗产专题馆,构建覆盖全省的非遗网络体系、培育一批非遗表演艺术精品。(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14日 18:00

上一条: ·借力“生产性保护”非遗重获新生
下一条: ·[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创新是一种更深刻的保护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