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人文学科的发展不能被纳入“计划”
——专访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王汎森
  作者:田波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31 | 点击数:12704
 


        作为复旦“人文振兴计划”支持的首个学术访问项目,王汎森到复旦讲学8天。

  3月28日下午,距离讲座开始还有50分钟,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3室外已排起了长队。大家在等待聆听历史学家王汎森在复旦大学“光华杰出人文学者系列讲座”的第三讲《王国维的“道德团体论”及相关问题》。

  作为复旦“人文振兴计划”支持的首个学术访问项目,王汎森到复旦讲学8天,举办总题为“执拗的低音”的四场大型系列讲座,内容主要是他对史学思想与方法的一些再思考。王汎森认为,在近代中国,当新的思想典范逐渐占据历史舞台时,有不少带有传统色彩的学术论述被推挤到历史边缘,这些思想、论述、视野及方法中,有许多值得重新加以检视。

  同时,王汎森的系列讲座也开启了复旦的网络公开课的第一课。

 

王汎森

        知名历史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副院长,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明代中期至1950年代之思想史、学术史及史学史研究,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傅斯年:中国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和《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等专著及多篇论文。 

 

   

王汎森著作:《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章太炎的思想》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东方早报:“中央研究院”是华人世界中学术研究机构的一个典范,你曾说学术独立是“中研院”最重要的精神传统,请问这种自由独立而富有活力的学术环境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是由近代一群新知识分子集体的心血所创建的。第一批前驱者,都有很深厚的传统旧学的素养,同时又深受西方学术的熏陶,对西方近代学术和民主政治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包括像蔡元培,还有许多人,基本上都有同样的背景。所以他们在创建这个学术机构的时候,很自然就维持这样一种精神,坚持一定的学术标准,尊重学术研究的纪律。

     他们都认同对知识的追求,像我刚才演讲提到的丁文江,他曾是“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喜欢引用庄子的一句名言“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他们都充分认识到,19世纪以来西方学术之所以突飞猛进,其中一个大秘密,就是一种自由独立的研究精神,对不管是自然还是人类世界的问题的好奇跟纯真的追求。

     在《蔡元培全集》里,有很多蔡元培为其他书写的序,也有不少他为各种学术团体和学术活动写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得出他对最基础的学术的浓厚兴趣,只是求真,而不管是否时髦,是否赚钱。他最有兴趣的美学、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史学……都是很纯粹的知识的追求。这种追求渗透在“中研院”的每一个角落里,包括自然科学都是这样。因此,他们跟当时的很多传统学者其实是很不一样的。包括当时的国民党干部,还有一些比较守旧的学者,他们对“中研院”的这些做法,并不是很引以为同道,有很多人想要抵制,可是这个传统坚持下来了。

     另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是,“中研院”在创院的时候,就有一定的学术标准。这个标准是很被看重的。像后来对台湾地区的经济非常有贡献的李国鼎先生,他从剑桥大学读完硕士回来,当时“中研院”天文所觉得李国鼎太棒了,既能办事又能做学问,就想要直接给他研究员的职称。当时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就说,不行,以他这样的资格最多就是副研究员。“中研院”对这项原则坚持了很久,后来李国鼎没有来,他“投奔”了政府,成了台湾经济科技的教父。由此可见“中研院”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学术的标准,不管谁来都一样。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上海作家-东方早报 2011年4月21日 10:3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叶舒宪:走出文学本位的神话观
下一条: ·朝戈金:“非遗”过度商业化乱象有望消除
   相关链接
·[蒂莫西·坦盖利尼]民俗学显宏镜——计算民俗学面临的挑战·[施爱东]讲故事的民俗学:非常事件的正常解析
·[童方云]田野调查结硕果 学术研究为民生·古村落:学术研究不可忽略的角落
·[李丽丹]东方民间文学书写:从学术研究向大众传播·[王晓平]黎族音乐研究回顾与反思
·[肖礼彬]做好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六点要诀·[维纳德 苗千]如果一个人完全抛弃人文学科会怎样?
·陈建文:开拓当代民间文学学术研究新境界·学术资源库建设重在促进学术研究
·[廖元新]二十世纪民间情歌研究评述·整合研究机构 夯实学术基础──故宫研究院新成立六个研究所
·青海举办“历史记忆与地方信仰”学术研究论坛·尹虎彬:民俗学是人文学术的一个领域
·民俗学:从人文学科到社会科学的嬗变·加强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学术研究
·[董晓萍]民俗学人文学科建设的模式[1]·人文学科的学子们如何接地气
·祝贺乌丙安教授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贺词、贺信选·风雨一甲子,耕耘六十年:乌丙安先生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