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世界关注“中国为兔疯狂” 中国春节获西方认可
  作者:记者 李勇 崔寅 青木 王晓雄 杨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03 | 点击数:7293
 


  这一周,兔子成为“世界性”的动物,红色成为“世界性”的颜色,因为本周世界将迎来一个全球影响正在迅速扩大的节日———春节。它当然没法和圣诞节在中国的影响相比,但世界媒体上还是出现大量春节的消息:红彤彤的喜庆、温顺可爱的兔子、春运拥挤的人群、“可怕的”鞭炮噪音等。法新社说,中国为兔年春节疯狂。但中国的疯狂显然在感染世界,从明治维新后就消失了的春节标语,在被中国游客带回到日本社会,在拉斯韦加斯的高档饭店大堂,春节也占了一席之地,更不要说新加坡、泰国、以及把兔年称为“猫年”的越南。《华盛顿邮报》近日刊登一篇文章,用兔年分析好莱坞属兔明星的离散聚合。而大量西方媒体则把春节当成解读中国的又一重要时间点。瑞典学者巴克特曼告诉《环球时报》,中国春节在西方从一个“少数民族节日”,成为一种“广告节日”,而最近几年俨然成了“时尚节日”。“这一节日发展轨道所反映的恰恰是中国日益上升的国际地位。”巴克特曼说。

  世界关注“中国为兔疯狂

  春节是中国最喜庆的节日,世界现在观察中国的基调也比大部分时候要明快。

  马来西亚《星报》1月31日文章的标题就是“节日欢乐”。文章说:“我们即将开始看到红色的海洋,这是喜庆的颜色。在中国农历春节来临之前,各种装饰和寓意吉祥的物品开始出现在人们眼前。其中有许多都被做成兔子的模样。”

  法新社31日在题为“新年到,中国为兔疯狂”的报道中说,随着数以百万计中国人准备庆祝春节到来,兔子的符号随处可见。兔子被认为与月亮存在很大关系,而且是快乐和好运的象征。许多人都希望,在去年虎年带来地震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之后,兔年将是一个平静的年份。

  法新社还说,中国兔年正在为更多国家的人们熟知,法国里昂信贷日前就曾郑重其事地引用兔年的说法,预测2011年的全球股市将趋于平稳温和,而不会如过去一年虎年那样“咆哮起伏,捉摸不定”。

  世界媒体上借兔年春节表达祝福的越来越多。奥地利《小报》1月31日以“老虎后的兔子会带来好运”为题评论说,动荡的虎年一年即将过去,在亚洲地区这些天开始准备庆祝代表温和、和平与和谐的兔年,有欧洲预言家说,兔年的亚洲,将吹来一阵清新的和风,亚洲将快于欧洲走出萧条,妥协外交将在今年占上风。

  德国世界生活网31日称,与老虎相比,兔子更可能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新象征,兔年将给东亚带来新的和平契机。

  随着中国的开放,更多中国人知道了西方的星座、占星术,而现在,更多的西方人开始谈论中国的生肖属相。《华盛顿邮报》称,随着中国兔年概念在西方世界影响渐深,明星们的属相正在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属兔的明星。报道还说,人们开始谈论好莱坞夫妻档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可能“有好聚无好散”,因为“一窝不容二兔”,两人虽不是华人,却千真万确都属兔。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历史学教授琳达·巴克特曼1月3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回顾世界历史,伴随着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都会出现这个国家的多种标志性符号在各国流行。例如英国的绅士帽、下午茶,法国的晚礼服,美国的好莱坞电影等等,都在历史的各个阶段成为时尚。现在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春节,与其说是这个节日时尚了,不如说是中国渐成时尚。

  世界展望兔年中国

  春节也成为继元旦之后,展望2011年中国的又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英国《独立报》说,中国将在2月3日进入兔年,但增长的架势并不像是兔子,前不久公布的经济数据强调中国仍在保持增长,并且随之而来的还有其他一串头衔———从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到世界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这般优异的表现掩盖了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中国在兔年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能否把握住以下问题:从经济平衡到环境危机,再从贫富差距到处理外交关系。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能否继续延续邓小平在1978年规划的经济改革所书写的成功记录。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兔年中国有可能面临经济与物价都动如“奔兔”的局面,特别是经济增长,本来应该减速,但新增贷款却巨幅增加。文章说:“即将到来的兔年可能会令人毛骨悚然。”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华网-环球时报 2011年02月02日 13:57:0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北京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春节活动
下一条: ·各地举行丰富多彩民俗文化活动 共贺新春佳节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介绍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