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年夜饭涨价成“习惯” “年味”渐行渐远
  作者:记者 席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30 | 点击数:6526
 

  莫让高价和简便抹去美好传统

  记者随机调查了8位济南市民对快餐式年夜饭的看法,只有两位市民认为这种年夜饭简单省事,另外6位市民则认为快餐式年夜饭已经失去了年夜饭本身的寓意,变得更加形式化。济南市民张玉林说:“不管年夜饭在哪里吃,都是一种团圆的象征,还是要多注重实质而轻于形式。”

  一些专家认为,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在城市间流动更加频繁,年夜饭正在逐渐失去原本浓厚的“年味”,但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团圆节日,美好传统不能被高价和快餐文化抹去。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涂可国说,高价年夜饭的出现有其存在的市场基础,因为一些商品价格上涨,年夜饭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但一些酒店不断提高年夜饭价格,推出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年夜饭,则是在过分地追求炒作效果,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

  涂可国认为,毫无“年味”的年夜饭削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传承,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物质化,形成了一种包括畸形消费、过分超前消费等在内的不良消费习惯,并不值得提倡。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认为,将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过分商业化,已经造成传统文化的魅力减退,高价年夜饭和快餐式年夜饭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

  刘德龙说:“像年夜饭时的祭祖、守岁、民间游戏等一些世代传承下来的习俗正在被商业化蚕食,这些习俗虽然简单,却包含我国的孝、礼等传统美德。年夜饭还是应该少些商业炒作,一些美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应该继续保留。”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1-01-24 14:39: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情:拜年中不变的DNA
下一条: ·郑土有:“兔哥”“兔姐”为传统生肖文化注入新活力
   相关链接
·中国春节 人类非遗|巴莫曲布嫫:春节是促进文化对话、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康丽]非遗保护与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说起
·[李向振]现代文明视野中的中国春节及其时代价值·[朝戈金]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
·[杨秀]让年味儿重新浓烈起来·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
·[刘晓峰]春节研究——新年节日群的内在结构与演变·春节申遗成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