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敖其:蒙古族的传统小年
  作者:记者 孙慧   摄影/图:记者 孙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29 | 点击数:13268
 

 

敖其老师(前排右一)教大家蒙古族的过年礼仪 

一起品尝美食

 
 
现场吸引了许多观众 

颂祭火词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蒙古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春节期间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月26日是传统节日小年。为了让参观者了解蒙古族独具特色的春节民俗文化,当日,内蒙古博物院举办第27期博苑讲坛,邀请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敖其老师介绍了蒙古族传统年俗。据其介绍,蒙古族过去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这与洁白的奶食紧密相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的美好希望。这次讲座从节日习俗的角度让参观者进一步了解了草原民族的独特文化和传统习俗,观众可以身着蒙古袍在展厅中参与蒙古族春节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新年祭火、祭天仪式、拜年等,更直观、形象地感受蒙古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文·摄影/本报记者 孙慧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网易-北方新报 2011-01-27 11:22:0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春节日历:年俗点评
下一条: ·春节:被遗忘的古老风俗
   相关链接
·中国春节 人类非遗|巴莫曲布嫫:春节是促进文化对话、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康丽]非遗保护与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说起
·[李向振]现代文明视野中的中国春节及其时代价值·[朝戈金]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
·[杨秀]让年味儿重新浓烈起来·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
·[刘晓峰]春节研究——新年节日群的内在结构与演变·春节申遗成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