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非遗进高校”:长江大学非遗社团大事记
  作者:太阳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2-27 | 点击数:9293
 

 

  2006-2007:长江大学正式开设非遗课程,主讲教师:孙正国

  2008年5月: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与荆州市群众艺术馆合作,首次开展“荆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演”大型非遗宣传活动;

  2009年3月24日:长江大学非遗教学进入中国民俗学界最高水平的“中国民俗学网•高校联盟”版块,开始了长江大学具有潜能的高端平台起步时期,太阳鸟、指尖冰凉、恩施土家出任版主。得到英古阿格君的鼎力支持和热心指导。

  2009年3月25日:长江大学非遗社团进入中国著名网站“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得到华中版主玄珠老师的细心照顾和智慧培育,得到总版主田兆元先生的宏观调控与鼎力支持,慷慨解囊,专为长江大学非遗社团创建了“家乡文化传承协会”二级版块,并在一级版块增高了“教学团队”,指导长江大学非遗社团形成了网络平台的“数字团队”,“众心聚齐海上风,长江学子显神通”,自此,长江大学非遗社团步入平稳、规范的发展轨道。

  2009年3月31日:长江大学非遗社团“火凤团队”首度参加高端学术活动:金荣华先生华中师范大学讲学。并巧遇玄珠仙子。

  2009年4月:长江大学成立两个非遗学生社团:“长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会”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会”,2009年10月,“长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会”更名为“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学社”,简称“长江非遗社”。

  2009年6月:长江大学与荆州市合作主办“首届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论坛•荆楚民歌学术研讨会”,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的15位学者与会,涉及学科有音乐学、文学、史学、传播学等,得到了荆州市荆州区文化馆马山民歌搜集整理者、研究专家汤斌先生的大力支持。《文化遗产》、《求索》、《湖北民族学院学报》、《长江大学学报》专栏《荆楚文化研究》等刊发表了会议成果。荆州电视台知名栏目《文化荆州》录制了会议专题片《非遗传承路在何方?》,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中山大学蒋明智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陈永副教授、长江大学孙正国副教授受邀作嘉宾,专题片在《荆州新闻网•文化荆州》专栏可直接在线观看。海上风教学网站总版主、华中版主、湖北版主齐聚古都荆州,与长江大学非遗两大社团倾情联谊,写下了当代中国民俗教育场地教学与网络教学最生动的华丽诗章!

  2009年7月:长江大学非遗协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田野调查小组“马山民歌调查与研究课题组”一行五人,在组长、长江文学社社长李春阳的强力推动下,出征荆州市马山镇调查首批荆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马山民歌”,得到了长江大学团委和荆州市荆州区文化馆著名学者、马山民歌搜集整理者、研究专家汤斌先生的大力支持。历时两周的短期调查,调查小组历尽当代大学生所未历之苦,克尽困难,中途1成员实因太苦而下阵。国内著名民俗文化教学网站总版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先生读到马山民歌调查小组之田野日志后,深情助威:“马山民歌调查小组的方向,正是民间文学研究的真正方向!”由此,马山民歌调查与研究课题组为长江大学非遗协会的发展开启了最为亮丽的希望之门!长江大学文学院特为小组颁发了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奖!

  2009年9月:“长江非遗社”换届,创始人、会长恩施苏长鸿荣退任第二届学社学术部部长,原副会长刘慧出任社长,开始了学社创会以后的提升性奠基时期的工作。

  2009年国庆中秋:长江大学非遗社团第二个课题组“荆州传统工艺杰出传承人研究”召开第一次会议,汉绣、青铜器、木雕、微雕、剪纸、根雕、蛋雕等工艺的八位杰出传承人与课题组九位同学交流,初步建立起非遗研究的社区课题框架。

  2009年11月7日:长江大学非遗社团选派两名元老会员苏长鸿、周倩秘密前往湖北民族学院,为教母玄珠老师送去开心、意外的“湖北民族学院民间文化兴趣团队”兄弟社团贺礼!

  2009年12月16日:长江大学非遗社团2009年会筹备工作拉开序幕。

       2009年12月31日:长江大学非遗社团2009年会召开。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长江大学版块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内师大“蒙古民俗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下一条: ·长江大学非遗社团荣获“民俗学论坛2009年度贡献奖”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我当代表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为非遗系统性保护鼓与呼
·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