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萨满文化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萨满文化研究

[宋和平]满族女神佛哩佛多卧莫西妈妈论析
  作者:宋和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1 | 点击数:21174
 
综观佛多妈妈的神职作用,即乞求子孙繁荣、平安、枝大叶多,根荣繁茂,口袋大子孙繁多等等,以及由根所生,由叶所长,这其中就已含有柳枝生育人类的意思了。而且在杨姓神歌中明确提出乞请佛多活妈妈”(fodoho mama),即柳树祖母,所以,在满族历史上,萨满教祭祀中不仅仅是柳枝被祭祀,应是柳树。而且柳树祭祀是原始形态,插柳枝或柳杆于庭院或房屋中而祭,应是定居、从事农业经济之后的行为。在这之前,在到处游猎,随猎物而逐居的狩猎生活中,只能是在祭祀之际,或是想而祭祀之时,见丛林择柳树而祭之。因为那时,在江河、湖沼之地,习以为湿地,以足够的水分和阳光为生活条件的柳树,多生活于这些地方。正与人类生活条件基本相符合。这也正是生活于白山黑水中的满族与柳树关系密切的原因。因此柳树祭早于柳枝祭,同时,在满族原始观念中,柳树同样具有生育人类的作用。神歌中,所提到的口袋大子孙多。是因为每逢祭祀时,不仅需要制作许多新锁绳系在子孙绳上,而且还有前一次子孙们带过的旧锁,也要重新系在子孙绳上。还有系上当年之内生育的子孙,即以小弓箭和嘎拉哈或彩条为代表,这样年复一年,世世代代,子孙绳上的物件必然越来越多,口袋也必然增大。所以,许多满学家皆称子孙口袋和子孙绳为满族无文字的家谱是有道理的。
希林赵姓神歌中指出口袋中装有九个灵魂,八个灵魂,是指的男性灵魂,此处的九个、八个之数,不是具体数字,是表示无定量的多数,因为是单位数中最高数字。再者,子孙绳上的小弓箭是代表男性子孙,民间也是这样认定并流传的。
这一柳枝或柳树生育人类的内容,在满族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化中也有大量反映。
这在被译为俄文、英文、日文、德文、韩国文等多种文字的、流传于我国东、西北各民族中,如满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锡伯族等民族的,具有史诗性的传说《尼山萨满》中,有详细、具体的叙述:
 
大殿中间坐着一位头发雪白的老妈妈,她长着长形脸,眼珠突出,撅着下巴,牙齿血红,样子真可怕。她两边站着十余个女人,有的背着小孩,有的抱着小孩,还有用针线缝制小孩的,有的把小孩排成一排排,有的把小孩装进口袋里,带走了。她们都忙个不停。
卧莫西妈妈又对尼山萨满说:
我赋予你生命,赐予你萨满神帽,让你身系腰铃,手执抓鼓,跳着大神,闹着玩似的降生到世上。……,世上的那些萨满、学者、主人、奴仆、高贵者和卑贱者、穷人和富人、骗子手、权势、酗酒、狂热、嫖者,一切善与恶都由这里确定,然后赐于阳间的人。
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佛多妈妈虽然住在高贵的宫殿中,但她仍然长着长形的、象柳叶一样的脸。眼珠突出、撅着下巴,牙齿血红,象鱼一样的形象。所以祭祀佛多妈妈时,清宫和有的满族姓氏用鱼祭祀,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此神与鱼有关系。这里又告诉我们,佛多妈妈还主管人类命运、生育。当然传说中佛教中的缘生法也得到了充分反映。同时,传说中的子孙,在《尼山萨满》中不管用什么原料,都是造人之说。
《尼山萨满》的另一文本中所叙:尼山对佛多妈妈说我是从您的叶子上发芽,从根上生长出来的子孙呀!又述:柳树长得又绿又好,象征着世间人们的日子过得好,子孙满堂柳树干枯了,是因为阳间人生活富裕了,就随便地将牛马赶进林子中践踏,同时把柳木作柴火烧等等。其他《尼山萨满》文本中,除了《瑷珲乙本》中佛多妈妈与玉皇大帝等神,给尼山所救的孩子增寿外。其他都是生育和福贵保护之神。
笔者拙作《满族萨满神歌译注》中,有两篇关于佛多妈妈的完整神话。其中都是佛多妈妈与乌克伸神结为夫妻或是在柳树叶子上滴水而繁衍了满族。这里更明确的告诉我们满族是由柳树所生,柳树所长。这是柳树生人之说。在佛多妈妈的两篇神话中,都提到一位名叫乌克伸的神灵。乌克伸”(uksin)是满语,为盔甲之甲,是古代战争中,士兵作战时穿戴的战服。看来乌克伸也象子孙绳上系的小弓箭一样,象征着男性。与神话的内容相联系,乌克伸是象征男性生育力量,是男性生育神的崇拜。
在《萨满教女神》中所述:在天连水,水连天,遍地大水的时候,人们啊,无法生活了,是阿布卡赫赫给人世万物扔下了柳枝,拯救了生灵。这是柳枝救人之说。
同书又述:白亮亮的大水淹没了万物生灵。天神用身上搓落的泥做成的人只剩下一个,他在水中随波漂流,眼看就要被淹没。后来,柳枝载着他漂进了一个半淹在水里的石洞,化成了一个美丽的女人,和他媾合,生下了后代。这是柳枝变美女,生育满族之说。
同书中又叙述;当阿布卡赫赫与恶魔耶鲁里鏖战时,善神们死得太多了,阿布卡赫赫只好往天上飞去,耶鲁里紧迫不放,一爪子把她的下胯抓住,抓下来的是一把披身柳叶,柳叶飘落人间,这才生育了人类万物。这是柳叶变人之说。
综上所述,满族与佛多妈妈的渊源关系有:缝制小孩的造人、柳树生人、柳叶生人、柳枝变美女生人、柳枝救人五种型态之说。这五种形态不在满族同一历史层次中,最原始是柳树生人,也就是拙作中的两篇神话中的内容。其次是柳叶生人,柳枝变美女和救人,最后是缝制人。
笔者在萨满文化调查中,曾搜集到有一子孙娘娘庙中,有一穿着道衣,挽着高发,身背装有小孩大口袋的女菩萨。还有武艺高强的白发老太太等等。这里的佛多妈妈是满族历史上更晚时期的产物了。
关于佛多妈妈的偶像,有木刻型,布制型,画像和泥塑型,最原始应算是柳枝型和柳杆型。有的房屋东南角插一柳枝,有的祖宗匣内放一柳枝等。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长白恒端的金楼子

上一条: ·[白洪希]清宫堂子祭探赜
下一条: ·[李国俊]努尔哈赤时期萨满堂子文化研究
   相关链接
·[祝晓彤 周敏]共塑“地方芭蕾”:中华葫芦第一村的内生驱动与协同治理·[朱煜荣]纳西族热美蹉传承人的双重身份调适与实践研究
·[周玥]刺绣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文化协商与女性主体赋权·[周腾]从故事到非遗:苕瓜打金牛传说的地方实践探颐
·[周春雨]匠心琢玉:《庄子》中技艺故事的诗性智慧·[赵月园]非遗记忆下的民间信仰空间构造
·[张竹村]国际非遗保护领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工匠管理机制分析与启示·[袁玥]文化展演场:近代上海书场的表演与空间
·[姚慧]黄河流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姚航]都市民俗的“再嵌入”及其调适:非遗的“异地落户”现象研究
·[徐心怡]非遗直播带货中的“魅”的现象剖析:非遗直播带货的民俗主义实践·[熊睿]基层遗产实践:县级饮食类非遗项目申报策略评述
·[肖波 宁蓝玉]从传说意象到旅游地标:文化记忆视角下鹊桥的创新转化·[翁瑾亮]北岳祭祀的当代转向
·[王雨铭]生成性遗产:民间文学类的非遗保护建构·[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在地实践:以浙江省“3+N 保护行动(2018-2024)”为主线
·[王翘楚]“网红旅游城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品牌互构实践探究·[王大千]非遗节日传承保护的思考
·[宋丹]“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珐琅工艺的演变·[宋博文]数字时代的非遗研究刍议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