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张勃 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立秋
  作者:张勃 荣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7 | 点击数:13105
 

第四节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秋季的开始,同时也是重要的节日,节期在阴历七月。立秋之日的活动,有插戴楸叶、占候、禁忌等,尤其在饮食方面有着诸多讲究。

       一、插戴楸叶

       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由来已久,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都有立秋满街叫卖楸叶,妇女小儿将之剪成各种花样插戴的记载。直到近代,各地仍有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在山东地区,据说立秋这天必有一两片楸叶凋落,表示秋天到了。胶东和鲁西南地区的妇女和儿童在这天采集楸叶或桐叶,剪作各种花样,或插于鬓角,或佩于胸前,以应节序。在河南郑县,立秋日男女都戴楸叶,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角。
与楸叶相关的节日活动,在山东有人于立秋日刚刚天亮时采集楸叶熬膏,称“楸叶膏”,据说用来敷痔疮有特别的疗效。

       二、饮食习俗

       作为秋季开始的标志,立秋日被赋予特殊意义,因此这天的饮食也有诸多讲究和禁忌。

       (一)饭食。辽宁地区有立秋日“吃秋饱”的习俗,海城、锦县等地是吃肉面义县的城乡居民多吃饼、饺子等面食,朝阳人则是吃黄米面饽饽。

       在胶东地区,中午一般吃水饺或面条,招远、龙口称“入伏的饺子立秋的面”,长岛、莱阳、海阳等地则说是“立秋的饺子入伏的面”。[1] 在山东诸城和莱西地区,吃一种豆末和菜煮成的小豆腐,俗称“渣”,当地民谚云:“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小孩不吐也不拉”[2],说是有防止肠胃病的功效。在江苏苏州,立秋这天用茄子调和面粉作茄饼。

立秋标志秋季到来,为了适应即将转凉的天气,有在立秋日食补的习惯。黑龙江双城人在立秋日食用美馔,俗称“抓秋膘”。在黑龙江安达,是日食面条,称为“抢秋膘”,意在祝健康。北京人家在立秋日要吃肉喝酒,称“贴秋膘”。在河北遵化,要啖瓜果肥甘,称“填秋膘”。

       (二)瓜果。华北、华东地区有在立秋日食瓜果以“咬秋”的习俗,尤其普遍食用西瓜(俗称“立秋西瓜”)。天津讲究在立秋的那一时刻吃西瓜或香瓜,据说可免腹泻,称“咬秋”,寓意炎炎盛夏难耐,忽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各地老少也在立秋时刻吃西瓜以“咬秋”,认为可不生秋痱子。在江苏无锡、浙江乌青,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认为可免疟痢。北京人有“春吃萝卜秋吃瓜”的习惯,家长必要在立秋之日给孩子买个瓜吃,并对孩子说:“吃个瓜吧,秋后好肥得滚瓜溜圆的。”[3]当地有“早甜瓜,晚西瓜”的谚语,因为立秋之瓜须早吃,所以多吃甜瓜(也称香瓜,起于初夏,终于晚秋,味道清香甘美,食之可以解腻)。在浙江杭州,有的妇女在立秋日吃一个秋桃;浙江双林人喜食菱藕、瓜果等。

        黑龙江双城的习俗,立秋日忌食瓜果,认为食之会令人消瘦。安徽和州则是此日禁食用井水浸泡的西瓜,以防疟痢。山东一些地方在立秋后不再吃甜瓜,俗话说:“打了春的萝卜立了秋的瓜,死了老婆还走丈人家——是那个事不是那个味了。”[4]

       (三)赤小豆。全国各地普遍在立秋日用水吞服七粒红豆,认为可预防疟疾。河南郑县称之为“避疟丹”。浙江地区多用井水帮助吞食。在云南镇雄,“先以布袋盛红豆入井底,及时取出,男女老幼各吞数粒,饮生水一盏,以为不患痢疾。后来,用五色或七色布,剪成大、小不同方块,错角重叠,粘连缝就,载于小儿衣后,叫做‘补秋屁股’。”[5]

       (四)饮水,清暑。在江浙一带,俗信立秋时刻饮新汲水,既可免生痱子,又可止痢疾。在四川雅安,则是将秋水晒后家人共饮,以防疟痢。在四川三合,“俗谓立秋正刻饮水一杯,则积暑消除,秋无肠泄之病。歧黄家又云:服清暑方一剂更妙。”[6]在四川渠县,立秋日特制清解药并煎服,称为“秋药”。

       (五)其他。在浙江定海,立秋日,儿童食蓼曲(俗名“白药”)、莱菔子,称为“祓秋”,以为可去积滞。在浙江舟山,则是给小孩吃萝卜子、炒米粉等拌和的食物,以防积滞。在浙江镇海、奉化,给儿童吃绿豆粥,服酒曲,叫做“拔秋”,认为孩子吃了长得快,长得壮。在浙江汤溪,立秋日“以木莲子绞汁凝如冰,养以井水,随意划取,加糖醋食之,谓之“凉粉”,云已痱。”[7]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张勃的星空 2009-08-07 11:01:1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中元
下一条: ·[翁敏华]传统节日的衍生、嫁接与新创
   相关链接
·[王建民]节日调查与报告撰写·[朱振华]以民众为本位:当代节日志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追求
·《中国节日志·马街书会》出版·二十四节气:立秋
·中国节日影像志影片《献牲》在芝加哥国际影展展映获得好评·在传统节日中重塑历史文化记忆
·《中国节日志》首批10卷编撰完成·中国首部调查传统节日丛书《中国节日志》首发
·《中国节日志》:完整记录传统节日·萧放:二十四节气仍有积极意义
·光明日报出版社:故事中的文化 影像中的中国【视频】·多学科参与全媒体记录 学者为民族传统节日“修志”
·《中国端午节》丛书“嘉兴卷”田野调查组进驻桐乡乌镇·深挖嘉兴端午习俗 展示传统文化魅力
·《中国端午节》丛书“嘉兴卷”田野调查前期踩点工作圆满完成·《中国节日志》第三批子课题招标通知
·[齐涛 叶涛]民俗志理论与民俗志的编纂·立秋那点事:“秋老虎”也分公母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中华文化·《中国节日志·春节卷》招标通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