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车锡伦]明代的陶真、盲词、门词和明代弹词
  作者:车锡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01 | 点击数:22717
 


  明代江浙地区文献中记载的“陶真”、“盲词”、“门词”和“弹词”,名称虽异,都是指民间“瞽男女”用琵琶伴奏、七言诗赞叙事体的说唱艺术。它们源于宋代的“淘真”,演唱传统故事,也“唱新文(闻)”。明代中叶以后,这种说唱艺术在民间很盛行,一般称作“弹词”。它们曾有大量唱本被书商刻印,所以清初女作家陶贞怀所作《天雨花》弹词中有“弹词万本将充栋”的话,但这些明代的唱本留有传本的仅《雷峰塔》《刘二姐》两种。到了清代,江南的弹词(南词)已逐渐发展成为书场中的说唱艺术,但上述明代弹词唱本的形式,一方面由才女们的创作弹词发展为长篇巨制的叙事诗,民间则仍有此类唱本出现,并被民间艺人演唱。  

  一、明代“陶真”的来源及其特征

  “陶真”,又作“淘真”。最早见于南宋时期记述临安(杭州)民俗风情的《西湖老人繁胜录》:“唱涯词只引子弟,听淘真尽是村人。” “淘真”,在宋代文献中仅此一见;“涯词”,又做“崖词”,亦见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凡傀儡敷衍烟粉灵怪故事、铁骑公案之类,其话本或如杂剧,或如崖词,大抵多虚少实,如巨灵神、朱大姬之类是也”。吴自牧《梦粱录》卷20“百戏技艺”也有相似的记载。

  “淘真”和“涯(崖)词”指什么?一直是说唱文学和说唱艺术史中的一个“谜”,至今研究者还没有找到直接的答案。有些说法,多为猜测,如,浦江清〈论小说〉说:“据我的猜想,‘陶’字有娱乐的意思,‘真’即是仙”。 陈如衡《说书史话》第5章〈元明说书〉中推测“淘真”是“弄假成真”的意思。 但是,细查《都城纪胜》等书中有关南宋瓦子中的各种演唱技艺和技艺人(演员)的记载,都没有淘真和涯词的记录,说明它们不是某种演唱技艺的名称;从文字上看,它们是口语的记音,也不能做望文生义的解释。因此,《西湖老人繁胜录》中的两句话,可能是当时流行的“市语”,淘真和涯词泛指两种类型的歌唱文体形式。

  宋代的音乐文艺,从唱词文体和音乐形式上看,可分为“乐曲(曲牌)体”、“诗赞体”两大类型。 前者唱不同的曲调,唱词基本是长短句式;后者也有不同的唱腔,但基本句式是七言。宋代瓦子中流行的演唱技艺,如小唱、唱赚、诸宫调、鼓子词和杂剧、院本中的唱词,都是乐曲体;诗赞体未见记述。据明代文献中所载,“陶真”是七言诗赞体(见下),因此,南宋时期的“淘真”,也应当是七言诗赞的形式。不妨做如此推论:小唱、唱赚、诸宫调、鼓子词和杂剧中的唱曲,由瓦子勾栏中的技艺人(演员)演唱,它们都同宋代诗歌的主体形式——“词”相同。尤其是小唱,专唱“慢词”(慢曲子)等 ,歌唱艺术水平高。因此,它们为流连于瓦子勾栏中的“风流子弟”们所欣赏,称做“涯(崖)词”;那些“鄙俚浅薄”的“七字”唱(如源于佛教“散花”的莲花落 ),是行乞者乞讨时所唱,或盲人赖以谋生的歌唱技艺,只有粗俗的“村人”爱听,称做“淘真”。有的研究者根据“听淘真尽是村人”句,称“淘真”来自农村,是“农民的艺术”,亦系望文生义。宋元时期“村人”既指农村中的庄户人(农民),也指俗人、蠢人。说唱艺术中的七言诗赞体,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俗讲和转变,它们是唐五代流行说唱艺术的主要文体。关于这方面的须另做讨论。

  元末昆山人顾坚曾作有模仿淘真的作品。明魏良辅《南词引正》 记载:

  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与杨铁笛、顾阿瑛、 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着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4-5-11 04:4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车锡伦]宋代瓦子中的“说经”与宝卷
下一条: ·[董晓萍]故事遗产学的分类理论
   相关链接
·[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滕晓彤]明代延庆碧霞元君信仰初探
·[徐赣丽 张寒月]辨物居方:明代文人生活文化及其当代启示·[郝佩林]论江南民间说唱艺术的乡野表达
·[王春燕]地方传说在当下的景观重建生产与文化记忆愿景·[王素珍] 赞土地与唱春
·[张柏惠]“地方”与“国家”文化权力的博弈·[贺少雅]明代民间冠礼的传承演变与时代特征
·江苏扬州明代文昌阁大修 三层屋面重现古貌·[李俞霏 梁惠娥]明代中后期山东婚丧礼俗管窥
·[张润平]岷州宝卷的初步调查与研究·[张隽波]明代历书中的节气定位探析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民间说唱”专家组成立·[储卉娟]家国互构:社会史视角下的明代“大礼议”
·[乌丙安]民间小戏浅论·[张勃]明代国家山川祭祀的礼仪形态和多重意义
·[周佳宁]明代冠礼的复兴·[陈春声]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
·藏学专家:“格萨尔”研究最早始于明代·[纪德君]明代小说与民间说唱之双向互动现象初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