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刘云]中国古代生活用香的风俗考
  作者:刘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20 | 点击数:10442
 

  [内容摘要] 香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使用。从熏燃、悬佩到涂傅、饮用、乃至到奇思妙想地用来计时,都反映了古人对"香"这种海外来物的认识以及古人精致的生活情趣。本文对古代人们的用香风俗作了细致的考察,希望对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所助益。

  [关键词] 古代社会生活 用香风俗

  

  说到香,我们首先想到的多是宗庙祠堂和寺院道观里的香烟缭绕,于是香在我们眼里就成了一种祭祀和宗教的用物,其实香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用途。

  真正的香料并不产于中国,而远在西域诸国,正如范晔在为《和香方》所写的短序中说的:"甘松、苏合、安息、郁金、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 (《宋书·范晔传附孔熙先传》),所以宋代以前,除了朝贡以外,香料来源比较有限,香料种类也较少,除了祭祀和宗教用香外,香的使用并不广泛,是作为奢侈品而存在的。汉代时即便贵为皇后的明德马皇后都说"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着帛布,无香薰之饰者,欲身率下也。"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

  魏晋南北朝以降,香多为宫中贵族之家焚熏涂傅,平民百姓是无福享用的。据史料记载东晋巨富石崇家的厕所"常有十余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厕者,皆易新衣而出,客多羞脱衣。"(《晋书·王敦传》)一次平素崇尚节俭朴素的尚书郎刘寔去石崇家"如厕,见有绛纹帐,茵褥甚丽,两婢持香囊,寔便退,笑谓崇曰'误入卿内耳'崇曰'是厕耳'。寔曰:'贫士不能若此'" (《晋书·刘寔传》)像刘寔这样显贵人家尚用不起,更不用说布衣之家了。

  宋明以来,在朝贡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极大地扩大,各种香料通过海上之舟大量运入中国,民间各种修合之香也颇为盛行,香在人们生活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香的使用也更为广泛和多样化,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不过纵观中国古代生活中的用香,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  

  熏燃之香:中国古代的达官贵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香的妙用,通过熏燃香料来驱逐异味。石崇家的厕所因为焚香曾经声名显著,成为一时笑谈。在石崇以前熏香多出现于宫中。那时香大多产于西域诸国,西域离中原路途遥远,同时中原的海外贸易还没有发展起来,宫中仅有的香料都是通过西域诸国的朝贡得来的,熏香也最早成为宫中的习俗,大多用来熏炙衣被。《后汉书·钟离意传》记载,"蔡质《汉官仪》曰'尚书郎入直台中,官供新青缣白绫被,或锦被,昼夜更宿,帷帐画,通中枕,卧旃蓐,冬夏随时改易。太官供食,五日一美食,下天子一等。尚书郎伯使一人,女侍史二人,皆选端正者。伯使从至止车门还,女侍史絜被服,执香炉烧熏,从入台中,给使护衣服'也。"可见当时用香熏烤衣被是宫中的定制,并且有专门用来用香熏烤衣被的曝衣楼,有古宫词写到"西风太液月如钩,不住添香摺翠裘。烧尽两行红蜡烛,一宵人在曝衣楼"。当时熏香的器具很多,主要有熏炉和熏笼。在河北满城中靖王刘胜墓中,发掘的"铜薰炉"和"提笼"就是用来薰衣的器具;湖南长沙的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为了薰香衣而特制的薰笼。汉代更有博山香炉响誉于世。

  唐代熏笼更为盛行,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或取暖。《东宫旧事》记载"太子纳妃,有漆画熏笼二,大被熏笼三,衣熏笼三"。反映此时宫中生活的宫体词也有很多都提到这种用来熏香的熏笼,如"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信秋词》),"红颜未老思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白居易《宫词》),"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熏笼" (李煜《谢新恩》),"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锁千门"(温庭筠《清平乐》)。就考古而言,在西安法门寺也出土了大量的金银制品的熏笼。雕金镂银,精雕细镂,非常精致,都是皇家用品。

  除了大量的熏笼,还有各种动物形状的熏炉,用来取暖,特别是唐以后使用的比较广泛。宋代一些官宦士大夫家比较流行的是鸭形和狮形的铜熏炉,称为"香鸭"和"金猊"。和凝作的《何满子》中有"却爱熏香小鸭,羡他常在屏帷",周邦彦写的《青门饮》中有"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贺铸的《薄幸》词里也有"向睡鸭炉边,翔鸳进屏里,羞把香罗暗解",此处的"香鸭""睡鸭"都是用来熏香取暖的器具。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写自己的生活时也多次提到熏香的器具,如在《凤凰台上忆吹箫》里写下"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在《醉花阴》里写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不惟李清照,还有周紫芝的词《鹧鸪天》里有"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徐伸的《二郎神》中"漫试着春衫,还思纤手,熏彻金猊烬冷",词中的"金猊"、"金兽"都是这种用来熏香的器具,词中所写的闺闱绣闼或厅堂书房,围炉熏香,剪灯夜话则是古代士大夫之家充满情致的生活场面的具体反映。

  一般来说,相对于北方而言,南方熏香更为普遍,原因一正如周邦彦《满庭芳》里所说"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二就是南方多瘴疠,用熏香驱邪辟秽去疾的观念非常普遍,正如明代屠隆在《考盘余事·香笺》里论香说的"仓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颜氏香史》中也说到"不徒为熏洁也,五脏惟脾喜香,以养鼻通神,观而去尤疾焉";还有就是南方多水,多水则蚊虫易于繁殖,熏香是驱除蚊虫的好办法。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2005-10-20

上一条: ·发现胡适、罗尔纲抄校本《聊斋全集》
下一条: ·[李真玉]从汉画图像看汉代农俗
   相关链接
·[刘晓峰]时空一体化:中国古代时空观的核心特征·[王加华]中国古代耕织图的图文关系与意义表达
·[鞠熙]天下与遗产:中国古代风俗学的两种面向·[王加华]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研究的理念与方法
·[刘程]论中国古代岩画中的巫术意象·[王学文]谁是替罪羊:中国古代民间信仰防疫的巫觋、瘟神与道医
·[于赓哲]中国古代对“卫生”的认识·[顾希佳]口头与文本: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谫议
·张衍田:《中国古代纪时考》·[王加华]教化与象征:中国古代耕织图意义探释
·[王加华]处处是江南:中国古代耕织图中的地域意识与观念·[党允彤]中国古代舞蹈传说与神话
·【讲座预告】顾希佳:口头与文本: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谫议(北大,2018年4月21日周六9:00)·[喻学才]中国古代旅游神崇拜及祖饯风俗
·[张开焱]比较神话学视野中中国古代创世神话的类型确认·“飞花令”与中国古代酒令文化
·[王加华]显与隐:中国古代耕织图的时空表达·[张丽]“木客”传说、历史记忆与社会生活
·[王政]简述魏晋南北朝的祈雨·中国古代有自己的一套传统自然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