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魏建震]禹治水与夏代社祭祀
  作者:魏建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1 | 点击数:15789
 


  到了战国时期,成汤“作夏社”,被解释成屋夏社,也就是以夏社作为惩戒之社。《今本竹书纪年》: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始屋夏社。”宋陈祥道《礼书》解释说: “书曰夏社,礼与春秋曰毫社,皆以为戒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情况分析,“作夏社”是不能解释为“屋夏社”的。首先,商汤灭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武力实现的朝代更替,这对尧舜时期的禅让制是一种变革。这种变革,对成汤本人和夏商族民的心理影响,应该是非常剧烈的。故《尚书大传》说汤有惭德。有惭德的商汤,是不可能将夏社作为惩戒之社的。 “汤欲迁夏社,不可”,成汤变置社稷的想法并没有成功,其在变置夏社时所受到的阻力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商汤“屋夏社”,显然是不可能的。其次,西周灭商,曾对商亡的教训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商灭夏,文献上并没有多少关于商人总结夏灭亡教训的记载,从夏商更替的历史背景看,商汤屋夏社的可能性也不大。此外,汤屋夏社与周屋毫社,其含义是相同的。从周灭商之后对待商社的态度看,周人并没有将毫社作为惩戒之社。文献记载的亡国之社,可能并不存在。
  夏代是中国古代社祀发展的重要时期,禹因治理洪水而被祀于社,夏人将祖先神祭祀与土地祭祀结合起来。在夏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社祀发挥了重要功能。随着社与九鼎一起成为政权与国家的象征,社祀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也开始结合起来。


(原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2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语文新课程资源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一片冰心在《越谚》 数尺墨宝名噪时
下一条: ·[李道和]《荆楚岁时记》岁首占候风俗的文献考辨
   相关链接
·[邹东子 甘德志]“不祥之地”还是“聚财宝盆”·[钟华青]广西富川县乡规民约碑刻初探
·[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赵经纬]遗产话语下社区博物馆的功能建构及其空间实践
·[张歆]社会主义文艺与“新童话”话语实践·[张天睿]权力与秩序的“社会宪章”
·[张磊]生活的道义:乡村社会权力实践中的理势关系·[张凤霞]“走亲戚”的能动性:豫东周口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的当代重构与变迁
·[张敦福]粑粑、night soil与有机肥的前生后世:一个生态可持续性议题·[袁文军 袁宙飞]中国传统年画中的性别秩序
·[杨宇]当代泰山香社及进香习俗研究·[闫舒婷]神圣叙事与世俗逻辑:武后形象的地方书写及社会隐喻
·[熊婧彤]乡民艺术与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王筱涵]作为“人学”的妖怪文化学:小松和彦与新时代的“妖怪研究”
·[王小萌]煤业兴衰与窑神信仰:京西煤炭资源对地方社会生活的塑造·[王硕]护漕治水:明代宝应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的在地实践
·[王华]叠写与融入:民间故事文本的社区再造研究基于赣剧《柳母传》创作与演出的田野调查·[王海翠]冀南地区的庙、庙会与“行好圈”
·[唐钟禹]戏曲与说唱文学的跨文体互文·[申志明]传统社会地方“八景”的建构及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