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王铭铭]《汉夷杂区社会研究》序
  作者:王铭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2 | 点击数:4959
 


       前些日子,世生兄来了几封信,接着邮来《汉夷杂区社会研究——民国石林社会研究文集》打印稿,他说,这本文集已列入《云南石林史志丛书》,即将正式出版,还说,望我为它写篇短序。接到文集的打印稿,我喜出望外,毕竟那是自己收到的是一份重礼,但对于世生兄的写序之约,我当时却有推托之意。绝非蔑视“非主流 ”文献;正相反,在我看来,这本书如此厚重,以至于能让那些以“主流”自居的社会科学研究者深感惭愧和难以承受。世生兄是一个坚持的人,他数次催稿;不堪历史重负的我,最终也只好提起笔来,明知个人资历难以匹配集体叙事,却还是斗胆写起了这篇所谓的“序”。

       《汉夷杂区社会研究》收录几位五种前辈学者民国期间所著的关于石林(旧时为路南县)的小册子,包括教育家杨一波先生的《路南县乡土地理大纲》、经济史家李埏先生的《路南县乡土历史大纲》、作家施蛰存先生的《路南游踪》、文史家楚图南先生的《路南夷区杂记》、人类学家李有义先生的《汉夷杂区经济》。

       五本小册子可谓出自同一时代,即“抗战期间”,或中国学术史意义上的“西南联大时期”。

       历史上,中国有过数次“中原板荡”,在这些时期里,因“衣冠南渡”,南方地区也通常相应地出现某种“文艺复兴”的阶段。

       兴许不能将“抗战”等同于历史上的“中原板荡”,也不能简单将五位前辈都视作“南渡”的“衣冠”。但《汉夷杂区社会研究》收录的五个文本,却使人不禁想起那个古老的历史意象。

       五位前辈中,有三位是云南籍(杨一波、李埏为石林人,楚图南为文山人),但这些“本地人”在“抗战以前”早已少小离家,奔赴异乡求学,而另外两位——施蛰存和李有义——则分别为浙江和山西人,虽则对于云南而言,他们有的是“本地人”,有的是“异乡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为了求学而少小离家过。而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异乡人”,五位前辈都是在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来到一个特殊的地方的,将他们的迁徙与书写与“衣冠南渡”相联系,并非没有根据。

       杨一波先生的《路南县乡土地理大纲》及李埏先生的《路南县乡土历史大纲》,属于乡土教材类。二者均著于1939年,前者继承了古代“志物”传统,增添了新意,内容涉及石林设治沿革、地势、土壤、山水、区域、人口、交通、物产、名胜等,后者“以人为本”,涉及当地的民族与“地方人”的来源、活动情况,及存在问题。如李埏先生所言,乡土教材的出现并非偶然,“当此外侮日亟之时,增强爱乡之心,也就是增强爱心的初步”。

       施蛰存先生的《路南游踪》及楚图南先生的《路南夷区杂记》,属于游记性质,为两位知识人于“抗战”爆发后受聘云南大学文史系教授期间所作,文学色彩甚浓,亦不乏有丰富的民族学记述。

       在五本小册子中,李有义先生的《汉夷杂区经济》属于典范的人类学民族志类,它基于当时路南县尾则村撒尼人的实地调查所获资料写就,曾列入吴文藻先生主编之《社会学丛刊》,为费孝通先生引领的“魁阁”时代的代表作品之一。谦逊的李有义先生自称,“从今天的眼光看,这本旧作太简单了”。事实上,《汉夷杂区经济》一书,对于中国社会学的贡献,尚需得到更为充分的认识。李先生之前,中国的社会学调查,多集中于社区与类型,对于文化接触史视野下多民族聚落的形成和结构关注得不充分。《汉夷杂区经济》一书,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汉夷杂区”,且在首章,以“汉夷接触史话”为提,呈现出了中国西南多民族聚落生成的历史,避免了民族中心主义,分析了汉人特殊地位的丧失、夷人土地权的获得对于“杂区”民族和平相处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于我看,李先生的这个观点,对于时下民族学研究,仍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汉夷杂区社会研究》收录的五本小册子,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回乡、游历、“下田野”三类不同的知识分子对于同一个地方的叙述。这些文本有的是传统的,有的是现代的,有的是综合的;它们在关注点和文本构成上,也各有不同。然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文本”,它们对于不同的读者群却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对于有意了解石林的游人而言,这些文笔朴实的乡土教材、游记、民族志,共同构成了一个优秀读本,阅读它们,可以了解所到之地的地理、人情、风物。专业研究者阅读这些貌似简单的叙述,也能见识其中蕴含的 “汉夷杂区”观点,这一观点,有待新一代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家与相关理论相联系,多加阐发。另外,我猜想,不乏也有新生代学者对于“文本解读”感兴趣;若是这样,那么,乡土教材、游记、民族志的不同的“地方投射”之间的差异与共性,则亦可深加比较分析。

       《汉夷杂区社会研究》,提供了一种时间旅行的线索,使我们有可能在去石林这个地方时不再拘泥于“流行文化”,而能超脱于庸俗唯物的“旅游”,认识“石林故事”的精神价值,体验前辈有过的苦衷。

       “外侮日亟之时”,回乡、游历、“下田野”,都不乏可能有其“不得已”之感,而当年的知识分子却能超脱于这一感受,暂时地融入于偏僻的乡野,在其中求解牵涉到我们的历史与未来的问题。他们留下的足迹,是对于我们的一个教诲:我们这个时代,旅行只与“假日经济”挂钩,不同以往,我们不是“身未动,心已远”,而是“身已远,心未行”。《汉夷杂区社会研究》能使我们温故知新,重新认识“出行“的意义。

       对于石林而言,我不过是一位有过一次旅游经验的外来人;回乡、游历、“下田野”这些词汇,都不能形容我与石林之间的短暂关系。我庆幸自己获得这个机会,跟着《汉夷杂区社会研究》的编者,为了追寻前辈的足迹,去到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一个既久远又犹如隔夜的时代。

 

2008年10月7日于北京寓所

  文章来源:王铭铭的博客(新浪) 2009-03-21 10:18:5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万建中]民俗学研究的一种叙事方式
下一条: ·[刘锡诚]《全像山海经图比较》序言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
·[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
·[王心怡]交流实践及其文本再生产:以粉丝群体中的个体履职与秩序建构为例·[陈杭勋]多点民族志视角下民间传承群体及其实践与民俗节日差异化
·[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赵旭东]视频直播的民族志书写
·[张连海]感官民族志·[曹晋 孔宇 徐璐]互联网民族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