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艾米·加金-施瓦兹]考古学与民俗学中的物质文化、仪式和日常生活
  作者:[美] 艾米·加金-施瓦兹   译者:周惠英 尹虎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14 | 点击数:19607
 


[摘要]考古学家通常把仪式中表现的物质文化与日常实用的物质文化区分开来。为了厘清物质文化、仪式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笔者考察了这种区分模式,并运用17世纪到20世纪在苏格兰所记录的民俗资料,得出另一种基于连续统一体的模式。然后,指出该模式将如何丰富我们从考古学上理解那些构成关于古器物、现象、遗址和景观的文化语境的意义和信仰。

[关键词]仪式;古器物;苏格兰;民俗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2006)01-0053-09  


 
“为什么那个光秃秃的坑底有一颗完整的蛋?”
“噢,谁知道,一定是仪式吧。”
——20世纪70年代在苏格兰发掘一个罗马古城堡时听到的对话
 
物质文化、仪式和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难以理解的复杂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其内部意义和信仰的语境。这样一些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构成的语境,在文化上往往是很具体的。这些语境不易被“局外人”所理解,然而考古学家们试图弄懂的古代遗存正是在该语境之内生成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懂物质文化、仪式和日常生活是怎样交织起来构成文化语境的,而后者即呈现于我们研究的古器物、现象、遗址和景观之中。
考古学家要弄懂仪式对物质文化的利用,就要弄清什么是仪式、它怎样区别于日常生活,以及古器物在仪式和日常生活中各扮演什么角色。为此,本文利用17至20世纪在苏格兰高地记录的民俗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首先批评了当前以区别仪式用古器物和日常用古器物为基础的模式。然后利用苏格兰民俗材料,逐步生发一种新的模式,其基础是将仪式与日常生活看做一个连续统一体。最后,指出这种模式将怎样丰富有关文物的考古学阐释。
 
考古学关于仪式的传统观点 
考古学对物质文化、仪式和日常生活之间关系的界定,传统上是以它们的区别为基础的。仪式是特殊、独特的事物,与日常生活相分离。仪式在特殊场所举行,并且运用较为特殊的手段(Renfrew,1994:49),仪式中的物质文化以其反常规性被凸现出来。从形式和语境来看,仪式的古器物、现象都与日常事象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这些关于仪式特殊性的传统看法已被伦弗鲁(Renfrew)(Renfrew,1994;Renfrew and Bahn, 2000: 405-407)所证明,成为他从考古记载中识别仪式的有效标准。他列出的“考古学中的仪式标识”(见表一)包括特殊场所、特殊建筑(第1、2条),特殊设置、可移动古器物(第3条),膜拜画像(第7条),特殊的动作(第10条)、祭品和其他置于特殊仪式场所而显其用途的物品(第14条),因为特别丰富或装饰特别精细而显得特殊的物品和建筑(第15、16条)。
      表一  伦弗鲁考古学仪式识别标准
      关注焦点
1.仪式发生地,通常伴有特殊的、自然(洞穴、小树林、泉、山顶)相关物。
2.仪式或者发生于一座具有神圣功能的专门的特殊建筑。
3.仪式的建筑和设置,可能采用便于集中参与者注意力的设计,从建筑设计、特殊的固定装置……和可移动器物等可以看出来。
4.神圣区域通常有大量反复出现的一些符号……
现世与来世的边界地带
5.仪式会涉及明显的、耗资巨大的公共陈设,也有隐藏着的、特有的神秘仪式,我们能从建筑设计上找到实施这些仪式的迹象。
6.我们能从设施和神圣区域的维护中,看出清洁与污秽的含义。
神灵显现
7.从一个崇拜的偶像可以联想到对一个神或多个神的信仰……
8.仪式符号通常会在图示上与祭拜之神及相关神话有联系。可能经常用到动物象征……
9.仪式符号可能与通过仪礼中出现的符号有关。
参与和祭品
10.祭拜仪式应包括祈祷和特殊动作……这些可能从装饰物或偶像等图像显示出来。
11.可能采用各种方式诱导宗教体验(例如舞蹈、音乐、药物和苦刑)。
12.可能用动物或人作牺牲。
13.食物和酒类可能被带来作为祭品上供或者烧掉、倒掉。
14.其他可能被带来供奉的物品……
15.从装置的使用和祭品制作上可以体现大额的财物投入。
16.从建筑本身及设施上可以体现大额财物投入。
                                          ──材料来源:Renfrew and Bahn 2000:405-407.
伦弗鲁的标准对于识别某些语境的仪式是有价值的,我们能根据它很好地识别大规模公共仪式遗址,包括英格兰教堂和巨石墓群。在苏格兰,显然这些标准适用于很多中世纪小礼拜堂或国教堂,比如琴泰半岛的爱奥那岛、鲁德尔岛、哈里斯岛(Ritchie and Harman,1996),或者圣科伦巴岛、斯凯岛。很显然,这些都是特殊的、专门用于仪式的建筑,它们以封闭的围墙为界,它们的建筑饰有雕刻——在教堂院子和墓地石碑上——一些重复的神像,包括圣徒和圣母玛利亚。作为此地仅存的中世纪石头建筑(这里撇开城堡不论),这些建筑的陈设和费用都是十分可观的。考古学家通过这些遗址的独特面貌和特征,能够轻易地把它们与普通的日常居住建筑遗址区分开。
伦弗鲁对仪式的看法,更侧重于一种社会和公共的行为,认为它是一种特定行为,以特定方式在特定地点、特定日子和特定时机举行(Renfrew,1994:49)。这一观点让我们思考仪式对于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所具有的作用,并使我们考察不同的仪式遗址和物质怎样表达不同的社会关系。同时,对仪式遗址和仪式物品特殊性的强调,加强了我们对仪式与日常生活之间存在区别的看法。在伦弗鲁和其他许多考古学家看来,只有依据这些特殊遗址和特殊物质,我们才能辨认出宗教或仪式的种种行为: 
我们通常根据人们对特殊场所(它的遗留物会被保存下来)建筑的投入,通过这些场所特殊仪式的设置物(它们也会被保存下来)的使用,所用肖像代表意义的演变,以及某些材料中对仪式的描述,对过去的宗教有了大抵的了解。(Renfrew,1994:49)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叶涛]信仰、仪式与乡民的日常生活
下一条: ·[吕微]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的“性质世界”、“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
   相关链接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马盛德]仪式与舞蹈
·[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
·[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宁祥文]开锁仪式主持者身份的建构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林诗瑶]婚嫁仪式中的身体实践与身体意义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李丰]宝卷中的“回文”与仪式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