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刘阳]《中国民俗史》留下民间记忆
  作者:刘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8-27 | 点击数:5218
 

  2008年夏天,我国首部国家课题形式的中国民俗史研究著作《中国民俗史》(六卷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这部历时7年完成的著作,用400万字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传统社会的民众生活和文化习俗。

  2000年,经人民出版社提议,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的协助下,申请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民俗史》。在全书的跋中,萧放写道:“为了搭建研究班子,拟定写作体例,钟先生煞费苦心……中国几千年以来没有专门记录老百姓生活的著作,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没有这样一部历史他觉得交代不过去。”

  几易寒暑,《中国民俗史》的成书过程中经历了2002年初钟敬文先生的辞世,写作一度停滞之后,萧放接手了项目的具体工作。浏览《中国民俗史》的编委会名单,刘魁立、董晓萍、晃福林、华觉明、郭必恒等20多位专家学者的名字赫然其中。“作为中国民俗学的前辈,在病重住院期间,钟老还念念不忘民俗史的写作工作。我们有义务完成他的心愿。”萧放说。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就有民俗工作者从事民俗搜集整理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3年民俗学会成立,民俗研究工作才在全国开展起来。1998年,由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出版,奠定了我国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框架。时至今日,《中国民俗史》的编写仍然按照《民俗学概论》构建的方法和框架进行。“可以说,我们的工作都是在钟老建立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中国民俗史》凝聚了中国两代民俗学家的心血”。

  按照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中确定的研究方法和框架,《中国民俗史》对传统社会的民众生活和文化习俗按照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民俗、信仰民俗、民间文学、民间工艺、民间戏剧、民间游戏与民间歌曲杂艺等部分进行分类著述。

  萧放强调,民俗学最大的特点是关注精神。“民俗学关注的范畴很广,但我们最关心的是生产生活中蕴藏的精神的东西。只有对观念的精神的东西理解得深入透彻,在描述生活习俗的时候才能更加准确详尽。”

  由于历代正史中缺乏对老百姓生活的关注和记载,地方志、笔记、野史、考古发现成为《中国民俗史》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中国民俗史》从先秦至民国,用断代史的形式对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尽量客观、细致的描述,展现了其中微妙的延续与流变。

  说起《中国民俗史》的意义,在关注民间、记录民间之外,萧放特别强调了民俗史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民俗史就是告诉大家我们的现在是怎么来的,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把什么东西遗传到我们身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你脑子里的很多信息都来自民族文化历史的遗传。比如我们在书里讲秦朝的人怎么过元宵节,明朝的人怎么过元宵节,清朝人怎么过元宵节,这促使我们思考现在是怎么过这个节的,应该怎么过这个节。比如过年,压岁钱是怎么来的,放鞭炮是怎么来的,一看就很清楚了”。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条: ·[于宏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下一条: ·[萧放]历史民俗学与钟敬文的学术贡献
   相关链接
·[李欣]长平之战与民间记忆·[徐宝成]明清易代:惠世扬形象的多维建构
·冯骥才:《平安夜》的民间记忆和历史记忆·[陈雪莲]东河戏、钟谷及古村民间记忆
·[张怀群]民间记忆田野调查没有完成之期·乡村博物馆珍藏的记忆:“在那里,让人有了根”
·《中国民俗史》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郑杭生]中国民俗学界的一部争气之作
·[黄景春 郑艳]凝固民间记忆的宏伟史诗·《中国民俗史》喜获“山花奖”
·[代洪亮]民间记忆的重塑:清代山东的驱蝗神信仰·[张勃]历史民俗学的奠基之作
·[蔡榆]故纸堆的秘密──浙江发现一批典据、契约等清代文献·《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三批优秀成果出版座谈会在京西宾馆举行
·[于宏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书推荐:《中国民俗史》(民国卷)
·新书推荐:《中国民俗史》(明清卷)·新书推荐:《中国民俗史》(宋辽金元卷)
·新书推荐:《中国民俗史》(隋唐卷)·新书推荐:《中国民俗史》(汉魏卷)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