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于2024年7月19日至21日在山西太原圆满举行。本届论坛由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组委会和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山西大学文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省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联盟联合承办。
本届论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为主题,包括“非遗的传承保护”“非遗的双创利用”“非遗与日常生活 ”“非遗与乡村振兴”“新媒体与非遗”“非遗传承人研究”“非遗与人才培养”“非遗政策研究”等主要议题。会议采取专题报告、分论坛发言等方式对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7月20日上午,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24年年会在山西大学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郑伟教授致辞,开幕式由山西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卫才华教授主持。
郑伟教授代表主办方,对参加本届论坛的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山西大学文学院和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山西大学、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相关进展情况。他指出,本届论坛不仅是为了学术上的交流与碰撞,更是为了共同研讨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如何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成为促进文化多样性、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力量,探寻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和谐共生之道。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高忠严副教授向大会介绍了“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获奖情况、评审委员会组成及奖金资助者。此次论坛奖评选出“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作品15篇,其中论坛奖10篇(民俗学组6篇、民间文学组4篇),特别评审奖5篇(民俗学组2篇、民间文学组3篇)。除获奖证书外,“论坛奖”获得者还获得2000元奖金。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郑伟教授、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栗永清教授为获奖者颁奖。
开幕式后进入论坛主旨演讲环节,各位专家分别从节俗传承、非遗保护、学科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发言。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刁统菊教授作了题为“冬至节俗在当代的传承与保护”的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毛巧晖研究员作了题为“北运河流域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孟凡行教授作了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生保护与活态存续”的报告。
山西大学文学院段友文教授作了题为“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互构共生”的报告。
7月20日下午至7月21日上午,3个分论坛共12个小组分别进行汇报。来自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7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20余名青年学者参加了讨论。
闭幕式上,山西大学郭永平教授、山西师范大学石国伟副教授、山西师范大学武红霞博士,分别对分论坛一、分论坛二、分论坛三的会议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发言。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栗永清教授作闭幕式致辞,他对与会学者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是扎根大地、生根田野的学问,青年学子应以足够的锐气和锋芒展现出传统知识体系中被遮蔽的内容,以发展的视野构建属于这个时代的理论。
印信交接环节,作为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组委会代表,本届论坛主办方宣布第二十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25年年会将在温州大学举办。温州大学王辉博士表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非常荣幸能够承办下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期待明年与学界同仁在温州相聚。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