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齐心协力保护非裔活态遗产
  作者:UNESCO   译者:IEL4ICH   摄影/图:René Silveira Toledo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05-19 | 点击数:42799
 

   【非遗动态】

  发布日期:2022年5月12日

  涉及缔约国: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
 
  
  海地奴隶将名为“法式鼓舞”(Tumba Francesa)的舞蹈、歌曲和击鼓风格带到了古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雷内·西尔维拉·托莱多(René Silveira Toledo)
 
  伯利兹、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和多米尼加共和国都是2003年《公约》的缔约国,也是中美洲一体化体系(SICA)的八个成员国。在最近一次SICA教育和文化协调组织(CECC/SICA)的文化和教育部长理事会会议上,他们与古巴一起同意实施保护非洲裔社区文化遗产的战略。
  该倡议得到了拉丁美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中心(CRESPIAL)和中美洲黑人组织(CABO)的支持,CRESPIAL中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第2类中心(C2C),总部设在秘鲁;CABO组织是由代表非裔社区的多个民间社会组织组成的国际网络。教科文组织驻圣何塞多国代表处也将积极参与这一举措。
  该倡议旨在建立致力于促进和保护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不同非洲裔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团体。将推出基于社区的清单编制,以确定活态遗产的实践和传承的遗产项目和现在面临的威胁。该项目在促进不同国家社区交流对话的同时,倡导按照《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开展区域间合作。
  该倡议还力求加强参与国和民间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以保证尊重非裔社区的文化权利,让他们参与涉及他们自身及其遗产的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
  参与该项目的国家有若干已列入《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其实践者和传承人是非洲人后裔,例如:
  •加里富纳人的语言、舞蹈和音乐(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
  •可可洛舞蹈戏剧传统(多米尼加共和国)
  •法式鼓舞(古巴)
  •刚果文化的仪式和节日表达(巴拿马)
  
 

  文章来源:教科文组织非遗网 2022-05-1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迎虎年,将这只“镇宅神虎”请回家
下一条: ·5月20日:世界蜜蜂日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加快落实“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保护我们的活态遗产”:2003年《公约》名录增加 “新成员”·“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开幕式在摩洛哥拉巴特举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即将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全七册出版·[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
·[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
·[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徐鹏飞]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研究
·[徐金龙 李威威]文化强国背景下九曲黄河阵灯俗的传承发展·[徐家乐]新疆毛皮画艺术及传承保护研究
·[辛海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王淑慧 周波]疫情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
·[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王丹]融入国民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践路径研究
·[唐璐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实践中的概念误用与路径混淆·[沈昕 黄琳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三河羽毛扇的保护与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