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
  作者: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2-24 | 点击数:11016
 

  前些年,我们一直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加强民众的都市认同,尤其强调通过年俗认同来加强都市认同,把工作的都市当做自己的家园。对于那些在城里生活了好几代的人来说,这当然不是问题;但对于在城里务工的外地人,对都市的年俗认同感并不是很强。

  从前,在如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每年过年的时候,都市里生活的外地人会一拨一拨地离开。过年是亲人团聚的时间——学生、农民工回家那是理所应当的,即使是在都市生活了20年以上的人,也都是回到外地和乡下过年了。在都市中,这类群体还没有建立起亲属谱系,过年到谁家去拜年?谁会来你家拜年?这是个问题。本地人的一套过年的习俗也不能参与,混居在一起的各地方的人,其年俗不完全兼容,也很难形成过年的气氛。刚进入都市的新人,甚至还不如在国外生活、过年能凑在一起的华人,他们可以形成一些年俗的共识。所以在大都市过年有时是颇为冷清的。即使是重要景区的热闹场面,也难以消除部分都市人心理的冷清。这就是城镇化过程中外来群体缺乏对于都市的深厚认同,导致春节期间逃离都市——长期生产生活的城市,仿佛只是一个工作的所在,没有真正建立起对于都市的情感依恋。

  今年,疫情改变了人们很多习惯。2020年农历庚子年,回家乡过年的人们,因为响应防控疫情的要求,很多人很久都没有重回大都市,对于工作、生活产生了影响。当然,对于疫情期间的有效管控,换来了下半年的经济复苏,也有效保障了民众的生命安全。中国有效控制了疫情,但是在一个交流日趋密切的世界,很多国家依然还存在严重的疫情,威胁着我国国民的健康安全,尤其是在冬春流行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春节回乡,风险重重。于是,2021年春节,即农历辛丑年春节,很多人响应有关部门号召,就地过年。据媒体报道,今年的春运十分平稳,客运量比往年大幅下降,这就是说,有大量的民众在城市里过年。

  很多人经历了一次被动地卷入都市年俗氛围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温情的,是我们主动将其融入都市的过程。留下过年,应该受到热烈的欢迎,而不是冷面的管制。有些城市的措施可能过于理性——我们在一些城市的街巷看到相关通告,告诉留下来的人需要去到某处登记。就地过年,遵纪守法是肯定的。但其操作要人性化,否则可能会带来对于都市的隔阂。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的措施措辞是非常温馨的:“亲爱的外来务工朋友,欢迎你在本市就地过年”。除了详细交待防疫事务,还列出了诸多的服务项目——在哪里检测核酸,在哪里购买年货,打电话找谁解决什么问题等,这样,都市的温度就体现出来了。化被动为主动,让人们就地过年,过个好年。现在的都市都在搞“抢人大战”,能够让人过好年,就就是成功的“抢人”,它让外来者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之中。

  就地过年还给都市的“原住民”带来了巩固都市年俗传统的机会。近年来,春节旅游持续升温。很多都市人选择旅游过年,实在说,这对都市年俗有一定负面影响。本来外地人回乡已经让都市有些冷清了,都市人再选择外出,社区人员锐减,也就真的减弱年味了。春节旅游当然有其合理性,年假相对较长,外出休憩放松可以理解,况且,旅游经济发展也有其需求。但是春节旅游也是把双刃剑,把本来属于家庭团聚的日子变成了旅途周游,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团结家庭、巩固亲情的时机。而冬春季节往往是疫病流行最为危险的时间,在外旅游也不够安全。过去是在小的区域间行走,即便是有流行传染病,扩展面也不是太大,但是现在的流动是全国性的、全球性的,所以这个时间外出旅游就有很大的风险。因此也有一些人觉得春节旅游不宜大规模开展,一是防疫的需要,二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今年的就地过年,本属于防疫的战略之举,无意间也成为春节文化传承、都市年俗认同的历史机遇。就地过年把相当多的一批都市新人留在了城市。由于今年对于饭店的年夜饭也有限制性规定,在家吃团年饭进一步强化了过年的传统氛围。这是多年来逐渐淡化的家庭年夜饭传统的整体性回归。而在年夜饭的操办过程中,家庭的和谐关系会进一步强化,年俗正向着传统的方式回归。留在城市的农民工和其他务工人员中,有很多是举家来到城市工作、生活的人,家里的房子本来是锁闭的,甚至很多已经在老家没有了房子,回到老家后,很多人只能在县城或者镇上的旅馆居住,回家只是出于“乡愁所系”的行为。

  其实,留在城里过年,也是可以让自己记住乡愁的。比如年夜饭的操办,也只是换了个地方;同时,在都市的住所也可以祭拜祖先,以此寄托亲情。过去,我见到过留在都市过年的农民工,在大年三十晚上摆好祭祖的桌子,桌子不大,但是香火、纸钱齐全,酒杯斟满,祭奠祖先,非常感人。待在城里的孩子,可以去逛大街,长见识。并不是说孩子回老家捉泥鳅、爬树才是最“有年味”的。夏天时,我在城市中,看到一个大的骑车的场子,上百个孩子在那里骑小车玩,每个人的车子都不同,但是孩子们互相交换着车骑,骑三五天再换一辆。城里的孩子与农民工的孩子没有界限,这加强了不同地域人的融合。如果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孩子们玩乐的年俗活动,那他们一定是开心的。孩子们的心在城里,未来对城市的认同度就提高了。毕竟,过年是大人的集会,更是孩子们的狂欢节。

  都市中富有魅力的年俗活动,是年俗认同的重要内容,也是就地过年的关键所在。比如广州的花市、上海的灯会、北京的庙会,等等。现在的情况下,大规模的节庆活动不在提倡之列,但这并不是说要禁止所有节庆活动的举办。比如上海豫园牛年灯会灿烂无比,也是就地过年的人们享受美丽中国年的最好机会。过去都市中举办节庆活动是给旅游者看,现在举办的年俗活动是给自己看,这样就真正符合就地过年的宗旨了——都市中人们其乐融融的欢乐局面就随之出现了。

  如何缓解都市居民与外地亲属之间的思念之情?回不了家,我们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当下各种视频聊天软件非常方便,“春节家庭团拜网络会议”也能变为现实了。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网络教学形式得以普及,也培育了一批网络教学软件,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国内国外的学术交流,以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举办的国际会议,现在可以轻易举行了。将网络教学课堂、网络会议的方式移植到拜年的活动上,不是轻而易举吗?所以,现在不能面对面拜年的苦恼,可以通过网络形式纾解。与此同时,大屏幕电视、投影电视的普及,也能使这种“网络拜年”活动变得更具现场感。所以,就地过年不仅可以回归传统,网络也会使人们的交流更具现代感。

  就地过年与疫情防控是密切关联的两个问题。往年加强流行病防控,大家往往会觉得是出于突发的情况;今年的春节疫情防控,也能引导人们了解,“防疫”本来就是春节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实,“防疫”是我们一直忽视的春节主题之一。我们可以从很多的史料中发现,从很早开始,春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防疫”之节。

  我想就明代嘉靖版《松江府志》来说说这个问题。在江南,春节“防疫”是一个连续性的行动。腊月二十四,扫屋尘,“名曰除残”;“二十五,举家食赤豆粥,避瘟”。江南地区,从宋代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五食粥避瘟的民俗活动。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数粥行》这样写道:“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轑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腊月二十五吃粥避瘟疫,竟然是如此普遍。江南潮湿,香道发达,品香是雅事,也是健康医疗的俗事。所以大家就认为香味让疫鬼无处逃。食粥实际上是即将到来的大年的“防疫”活动启动仪式。赤豆确实有“防疫”的作用,《本草纲目》中提到它能解热毒,现在的医学著作也认为赤豆可以解毒,增强身体免疫力。除夕夜,不仅鞭炮驱邪,还要“烧苍术避瘟”,苍术是祛毒的中药材。《松江府志》还记载书写绘制吉祥符号辟邪,“绘瘟神”以祭祀,体现出对于自然的敬畏。另外,对于有开口的坛坛罐罐,都要清洁消毒。尤其是对于饮水之井,要保持洁净,“恐降瘟灾”。这一系列操作,正是把防瘟疫放在头等的大事上。

  前人给出的生活智慧,今天我们也要重视起来。都市要成为年俗文化的传承空间,成为一个温暖的生活场所。

  (田兆元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2021年2月24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
下一条: ·[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
·[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刘晓峰]成长的中国 成长的年
·[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乌丙安:“年”和“春节”的渊源与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