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由齐鲁书社推出的《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获得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点科研项目“礼与俗:近现代民间儒学传统与传承——以山东百村田野考察为中心”资助,并被列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目前出版的6册,选题偏重于民俗学的田野研究,作者群体主要来自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包括:张士闪著《礼与俗:在田野中理解中国》,赵世瑜、张士闪主编《礼俗互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朱振华著《扮玩:鲁中三德范村的年节生活》,李海云著《空间、边界与仪式传统:潍北的乡村生活》,张帅著《个人叙事与地方记忆:鲁中地区的颜文姜传说》,张兴宇著《梅花拳与乡村自治传统:冀南北杨庄考察》。
张士闪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田野调查,华北地区“官民交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其关注点之一。2012年初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将礼俗研究立项,促使他循此思路深入探究,同时也对自己长期的田野工作展开反思。围绕这一项目,张士闪教授以“田野中国”的名义组织了多个小型论坛或学术沙龙,还邀约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共同召集了四个会议,即“礼俗互动中的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2013年)、“礼俗互动: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对话”(2014年)、“礼俗互动: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2015年)、“礼俗建构与中国社会传统”(2018年)。在这些学术活动中,他与学界同行讨论的内容已不拘于近现代,地域范围也大大超越了“山东百村”,但话题始终围绕“礼与俗”展开,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由赵世瑜、张士闪主编的《礼俗互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一书,便是对上述研讨成果的遴选结集。
在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学术团队的推动下,“礼俗互动”话题近年来引发了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学者的浓厚兴趣。民间生活中“俗”的存在,与国家政治中“礼”的运用,是人类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内在于迄今所知的任何一种文明之中,惟在话语形式上“各表一枝”、各有传统而已。“礼”“俗”之间,作为描述人类文明中二分的概念,引发了丰富的学术联想,促进了诸多学者的深入思考,颇受学界关注。就上述四次研讨会而论,就碰撞出不少有意思的话题:如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礼、俗是二元还是一元(赵世瑜);各社会阶层如何表述与运用礼俗话语(张士闪);《周礼》被中国社会奉为圭臬却缺乏执行“细则”,《宋书》中关于乡里设置“各有旧俗,无定制”的概括等现象,是否意味着中国历代政权青睐某种“大率”的弹性政治风格(罗志田);近世中国是否存在“秘密社会”,如果有,为什么要制造出来、怎样制造(科大卫、贺喜)等等。更可喜的是,会议吸引了包括博硕士在内的一批年轻学者,广泛使用各类田野与文献资料,深入发掘本土社会中的“礼俗互动”机制,其中就包括山东大学民俗学专业众多在读的研究生,如李生柱关于打醮仪式与地域社会网络编织的研究,朱振华对乡村年节“扮玩”社火表演活动的深描,李海云关于孙膑崇拜的正统化脉络与地方化过程的研究,张帅对于矿区老人群体与地方历史记忆的关注,张兴宇对梅花拳与村落自治组织的互嵌关系等等。在这些年轻作者的研究中,有两个共同之处:一是关注中国本土社会中大众生活与国家政治的关系,“礼俗互动”意味十足;二是在研究方法上“田野优先”,以鲜活生动的实证研究,显示出礼俗传统在当今中国依然发挥着的重大作用。
传统学术普遍将民俗误认作民间专享的文化,努力寻找民间精神的“独立性”。究其根本,是忽视了国家诞生以后“礼仪下行”的强大作为,也低估了知识精英“以礼导俗”的文化创造性与社会引导能力,看不到民俗文化与精英文化、官方文化之间的多维互动与微妙关联。的确,父老乡亲讲礼论俗,与国家制度或精英典籍中的礼俗话语不见得一致,而历代王朝的礼仪制度并非一以贯之,知识精英的礼俗话语亦多随时变,然而同样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不管是哪一社会阶层,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礼”“俗”之类话语引以自律,这说明在诸多社会差异的背后有文化逻辑的互通与共享,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同一性可能就建基于此。秉持这样的眼光,发掘乡村的民俗传统,就会有新的追问:父老乡亲为什么要将自身“民俗”的一部分界定为“礼”?乡村精英在援引“礼”的话语建立权威之时,如何确信就是国家之“礼”或是符合国家礼制的精神?即便乡野之“礼”与国家之“礼”明显有异,却在地方社会中发挥统合伦理、化解纠纷、运作公益等实际效用,并获得国家行政的稳定支持,何以致此?
扪心自思,如果说中华民族是多族群的集合,中华传统文化是在对多元地方文化的融汇、提炼中形成的,那么与礼俗相关的话语形式与社会实践,则涉及中华民族自古及今持续共享的“文化密码”。循此脉络,融通历史与当下,或可“在田野中理解中国”。田野研究的优势,是可以直接触摸已在民间存在久远、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一些知识和思想,无论它们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如村志、族谱、庙碑、俗语、节庆、礼仪等等),还可以持续观察它们为民众继续使用的过程与样态。从“礼俗互动”的传统来看,这些知识和思想总是以贴近国家礼仪正统自命,并不完全属于民间,而内在于国家一统进程中。
张士闪教授团队在长期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地方社会普遍存在着以“礼”“俗”为表征的不同话语流向,并呈现出多主体交互建构的特征。他们认为,这与国家一统进程中国家政治的“地方化”与地方社会的“国家化”的同时发生有关。一方面,作为一种国家政治模式的“礼俗互动”,涉及国家礼仪制度、精英教化实践与民众日常生活的交互关系,从而在中国社会内部创设出调谐、制衡的灵活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作为地方传统的礼俗,因应国家之“礼”而在不同时期有着多义衍生与多元表达,映照出国家一统进程中礼与俗相互建构的完整过程,并在广泛意义上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在地化表达与日常生活支撑。然而,国家之“礼”与民间之“俗”间的互动关系极为复杂,这从历史上“据俗成礼”“礼化为俗”“礼俗共处”“礼俗冲突”“礼俗运用”等纷繁不一的话语形式即见一斑,需要通过艰辛发掘和不懈阐释,才有可能窥知其来龙去脉。因此,现在这套丛书的研究仅仅是起步,是漫长探索的开始。
近期,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与齐鲁书社共同主办“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上,诸多学者谈礼论俗,畅所欲言。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刘铁梁认为,民俗学研究的最大价值,在于弥补传统学术对广大人民群众及其日常生活的忽略,张士闪教授的学术团队努力理解我们本土的文化,在不断深入的工作中体现出可贵的学术担当精神,特别是他提出的“田野中国”论题极具包容性,展现出一种多学科的对话形式,完全符合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建构民俗文化学、创建中国民俗学派的愿望,也符合费孝通先生“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理想。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陈泳超不约而同地提到,张士闪教授及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的最强优势在于扎根田野,当他们以礼俗的眼光来看田野,就在纷纭复杂、具体实在的各地社会生活中,窥见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结构和社会实践的模式,特别是中国社会如何通过礼俗融合的政治智慧来管理“天下”、通约文化,这是难能可贵的,由此可以生成更多可延展的学术空间。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黄永林认为,从钟敬文等老一辈学人起,创建中国民俗学派就成为众多中国民俗学者的愿景,以山东大学为代表的一批民俗学者长期扎根田野,深入民间调查,注意与民众之间的视域融合与文化同构,助推乡村发展,已经形成了某种“有温度的田野”的研究风格。他们脚踏大地做学问,为中国民俗学“田野学派”奠定了基础。
纵观一部中国民俗学史,“礼俗互动”可谓血脉不断。如果说20世纪初由北京大学发起的歌谣征集活动,是将与传统之“礼”相对的“俗”作为研究对象,由此揭开了现代民俗学在中国的序幕,那么在百年之后,中国民俗学者普遍走向田野,试图重新发现礼与俗的同一性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运行机制,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对北大歌谣运动的遥相呼应。这套《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的推出,也就并非偶然,而自有历史宿因。按照张士闪教授的说法,它秉承了20世纪30年代以顾颉刚、闻一多、丁山等为代表的山东大学深厚的民俗学术传统,并直接受益于80年代以来关德栋、李万鹏、山曼、刘铁梁等一代学者的薪火相传,是新一代山大学人面向新时代推出的集体之作。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山东民俗学” 2020-10-08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