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
  作者:郑宇 胡梦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3-24 | 点击数:8818
 

   摘要:对云南多个苗族村寨的田野调查表明,他们的山岳文化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族群结构、村寨建筑布局,服饰、文学艺术,以及仪式与宗教等方面。这种山岳文化的核心特征,是在苗族人与高地自然环境资源之间相互适应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游动性、有限性与互偿性。不断迁移流动的生计方式是形成这种山岳文化基础。它们在现代变迁中持续地调适,从而演化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苗族;生计方式;山岳文化

        据《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数据统计,中国苗族总人口约894万人,云南省为104万。云南与东南亚各国的苗族,普遍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20℃,属亚热带气候。他们总体上自称Hmong。其中较为特殊的,不同于以上其他支系的另一支系,是云南东北部与中部一带的大花苗“Ad Hmaob”,他们以信仰基督教为突出特点。关于该区域苗族的研究,有美国苗族学者Yang Dao的《Hmong at the Turning Point》,Jean Michaud和Jan Ovesen的Turbulent Times and Enduring Peoples:Mountain Minorities in the South-East Asian Massif,以及Cziasarh Neng Yang的Cultural Capital:Old Hmong Culture in Modern Times等。另外还有J.Lemoine的青苗社会组织分析,W.R.Geddes的社群与生计方式的关联研究,N.Tapp(王富文)的宗教、难民与族群结构性适应,Gar Yia Lee的苗族传统宗教文化的保存与延续等。其中,越南学者陈友山的《赫蒙族文化》,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越南苗族的基本状况。而中国的研究者主要有石茂明的《跨国苗族研究》、杨渝东的《永久的漂泊:定耕苗族之迁徙感的人类学研究》,本人关于越南苗族仪式的专著,以及古文凤、熊玉有、台湾王乃雯等的研究。本文将主要从苗族的生计方式变迁,来讨论该民族山岳文化的特点。

  一、苗族山岳文化的传统内核及其现代延续

  苗族的传统山岳文化体现在他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囊括了人们对待自然和资源的观念与实践,涉及他们的生计方式与行为模式,与之相关的超自然文化体系和文学艺术等方面。

  云南苗族山岳文化的基点,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游动性。这是苗族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原因所在。而民间俗语还有“桃树开花,苗族搬家”;“苗家吃水竹筒背,翻山越岭行路难,一到桃树开了花,干旱到来忙搬家”,以及“老鸦无树桩,苗族无地方,背着犁铧去讨饭”等谣谚。

  苗族的山岳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从苗族先民建立“三苗”王国,到“荆蛮”兴起,迁居武陵和五溪,最后到现代的散居云贵高原。他们持续地保持着朝向东南方向较大规模的迁徙。不仅如此,在各区域内部,还不断发生着短期的、持续不断的、往返不定的小规模迁徙。

  直至当代,苗族人的频繁迁徙仍在持续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国家不断要求各民族从游动状态稳定下来。但即便是在1950至1990年代初期的严格管理时期,苗族人仍存在不同形式的流动。如在跨境流动方面,1950至1960年代初期,部分苗族因为受中国社会政治运动影响,尤其是在1959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便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迁出。其间,还有零星地从中国嫁往越南的苗族新娘。而在国内流动方面,也有少量家庭在一定区域的不同村寨之间不断迁徙。如昆明周边的B村,1960年代便有两户家庭依托姻亲关系迁入本村。此后的另一次较大规模的跨境流动,发生在1979年中越战争期间。因为越南实施的排华政策,大量苗族边民迁入了中国。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因为没有分配到土地而成为难民。如在中越边境马关县的C村,当时便有8户迁入,并且后来全部成为了难民。

  更具代表性是在1976~1999年的15年里,越南黄连山省有32121赫蒙族人自发地移居。甚至1990年代初期,该区域每年仍有3000人左右的不断移居。而在中国当代,这种游动同样没有消失,而是以其他少数民族中较为少见的举家搬迁,即彻底离开本土的打工方式继续延续着。在西双版纳中国老挝边境的G村,有8户以烧荒垦地为生的苗族,是分别从文山、红河等地辗转迁徙过来的。而当地政府只是给较早到来的2户落户,其他6家则选择继续迁往别处。昆明附近的B村,同样先后有2户家庭因为租种其他村寨的土地,彻底迁出了本村,但他们的户籍仍在当地。最值得重视的是,他们搬迁后绝大部分都再也不回原居住地。可见,苗族在当代的迁徙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长期的迁徙传统在该群体身上烙下了深刻痕迹,它们表现在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是生计方面,苗族人长期开展不断游动的刀耕火种。其次,在社会生活方面,他们的社会结构显得极其多样化,不同国家、区域的内部的社会具体结构方式复杂非凡、灵活多变。他们表面看来极为零散,但却又能通过周期性仪式、族群与民族认同等实现较大规模的整合,甚至发动类似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挝“秘密战争”等大规模社会运动。最后,在文化方面,数百年的迁徙让该族群产生了内部文化的高度多样性。迁徙元素深刻地体现在他们的语言、支系、村寨布局,文学、服饰、建筑等艺术,以及仪式与宗教观念等几乎所有方面。

  其一,在语言方面,云南与东南亚苗族所使用的语言属苗语三大方言区中的西部方言。这种方言内部又分为八种次方言。其中部分差异超过30%。此外,这部分苗族的支系达数十个之多,包括Hmongb Shib(或Hmongb Lens)、Hmongb Nzhuab、Hmongb Dleub、Hmongb Shuat、Hmongb Soud、Hmongb Buak(或Hmongb Dlob)、Hmongb Bes等。他们之间的重要节庆、仪式、风俗习惯等均存在系统性的差异。有的支系之间甚至因为发生过战争而严格禁止通婚。

  其二,在村寨建筑方面,首先是苗族的村寨乃至家庭的土地大多边界模糊。村寨边界的模糊绝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同时也是社会和文化心理的。如云南苗族村寨几乎都不存在寨门,对村寨边界人们的认识也不够精确。于是导致今天仍广泛存在的“插花地”现象。它是指各个家庭乃至各个村寨之间土地相互交杂并存的现象。较为极端的个案,是有的家庭的土地竟然是由不同位置的六七个小地块构成。而在文化层面,则具体表现为村寨性的仪式活动——祭龙,每年的主持者均为各家轮流担任,由此表明他们的村寨中不存在族长、首领等传统权威。村民各家庭建筑也倾向于高度零散的格局。这种较高程度的均质与平等,应该同样是长期迁徙流动的产物。

  其三,在文化、服饰艺术等方面,该区域苗族神话传说许多都与迁徙、战争等直接相关。如苗族众多的关于民族起源、发展的神话传说。而服饰的花纹,则被视为对迁徙路线的记忆。大花苗的包裹式的独特发型,据说是用于紧急情况下搬迁时储存粮食种子之用。最后,他们的部分传统房屋只是极为简易的、由树桩和茅草构成的“叉叉房”。

  其四,在仪式与宗教观念方面,如“做嗦”家族仪式主要只在Hmongb Nzhuab中存在,不同支系在婚丧嫁娶等人生重大仪式的环节和先后顺序等方面,都有极大差别。甚至在支系内部的各家族之间,他们的很多家庭的重要仪式的具体环节都是差异极大的。进而,他们的神灵的谱系,特别是极为重要的祖先神灵,同样表现出短暂性的特点,即他们缺乏汉族安土重迁的观念。而且,他们对于祖先的祭献大多仅限于三代之内。

  由此可见,迁徙是构成云南苗族山岳文化的核心所在,并广泛地渗透、体现在他们文化的方方面面。也许正是认识到这一特点,东南亚苗族研究学者王富文(Nicholas Tapp)才指出,苗族驾驭“边界”的能力尤为突出,他们“擅长于边界的跨越”。相关研究对苗族迁徙文化的文化艺术方面已有较多关注,我们将集中探讨这种迁徙文化的形成基础。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志强】

上一条: ·[孙金菊]回族民俗医疗体系研究刍议
下一条: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相关链接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李若慧]礼俗生活实践中的“文化遗产”
·[方守永]《苗族古歌》的叙事艺术研究·[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
·[刘海平 李琳]巴赫金狂欢诗学理论视域下的城步苗族庆鼓堂·[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苏明奎]文学与记忆:苗族口头文学《仰阿莎》的跨媒介书写·[刘然]信仰、生计与王朝教化
·[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胡琳]灾害叙事与埋岩习俗的文化阐释
·[何佩雯]苗族民间叙事中的灾害母题表述研究·[何佩雯]苗族民间故事中的灾害伦理
·[石寿贵 石维刚]浅谈苗族的赶秋节文化·[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吴晓东]“苗族杨姓不吃心”故事的演变与习俗的起源 ·[肖远平 奉振]苗族民间故事善恶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林继富 彭书跃]民间故事讲述人与苗族“花场”的建构·[吴照辉]高排苗族婚俗调查与探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