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朱万曙]董永故事的汉、彝说唱文本
  作者:朱万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2-22 | 点击数:7999
 

  摘要:彝族唱本《董永记》是对汉族流传久远的董永行孝故事的文本转换。从主要情节的相似度审视,彝族唱本转换的汉族母本当是宣统三年(1911)刊刻的《大孝记》;比较两个文本,彝族唱本较之汉族母本在情节和细节上都有不少的丰富;同时,彝族唱本又在地域风物和信仰传说方面显示出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董永故事的汉、彝唱本的转换,体现了两个民族在尊敬师长、注重女德,特别是孝敬为先等文化观念的趋同性,是中华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共为一体的生动说明。
 关键词:董永故事;《董永记》;文化观念;



       董永行孝的故事是汉族流传久远的文学题材。早在汉魏时期,就有曹植的《灵芝篇》以及干宝的《搜神记》书写,唐代的变文中也有讲说。明清以降,以此为题材的戏曲、小说和说唱文学创作、改编不绝如缕。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黄梅戏《天仙配》随着电影的传播,更让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对此,不少学者都有深入的研究,或梳理其流变的历史过程,或对其文化内涵予以阐释和分析。但是,对该故事在其他民族中的流传,以往的研究似未关注,也未涉及。2016年,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普学旺等译注的彝族唱本《董永记》,为我们提供了董永故事在彝族传唱的一个重要文本。据整理前言,该唱本是2008年在云南新平老厂发现的,为民国十四年(1928)抄写;2014年,另外一个彝文唱本又被发现,“其抄写年代不晚于清代”,“其内容与民国十四年抄本有较大的一致性”,是前者的“母本”。这个彝族唱本《董永记》告知我们,在不同民族中,文化观念显示出趋同的走向,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一、彝族唱本的汉族母本

  《董永记》是彝族的唱本,据整理者的前言介绍,该唱本共有11000余行,6万余字,分别有清代抄本和民国十四年(1928)抄本。那么,这个唱本是从哪个作品转换而来的?
       董永故事最早有汉代刘向的《孝子传》记载,继而有《搜神记》书写,敦煌变文中亦有《董永行孝》,宋代话本有《董永遇仙传》,宋元戏文有《董秀才遇仙记》,明代有顾觉宇的《织锦记》以及心一子的《遇仙记》等戏曲作品。到了清代,以董永故事为题材的讲唱文学兴起,谭正壁、谭寻《弹词叙录》著录了《董永卖身张七姐下凡织锦槐荫记》,上海槐荫山房石印本;又有《新刻董永卖身大孝记》,戊午(1918)遵邑好乐山房刊本,“两书前详后略,但人物故事,完全相同”。但从谭氏所叙情节看,上述两个汉族唱本与彝族唱本情节差异不小。此外,英国伦敦亚非学院藏有《董永卖身》唱本一种,五桂堂刊,丹桂堂藏板,卷首题“新刻董永全套仲舒寻母卷之一”,后题“后学顺德龙江马学愚编”。因笔者未能寓目此本,难以比勘。
       宣统三年(1911)刊刻的《大孝记》(以下简称“宣统本”)或许是彝族唱本的母本。该本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封面正中为竖刻唱本名《大孝记》,右边为小字“宣统三年新刻,三百六十册”,左边为小字“董永卖身,长寿李长兴存”。刻本的末尾,有“合州崇兴楼刻”一行字。正文版式有框,版心题《大孝记》,每页12行,说白每行22字。唱词版式分两种:一种是每行三句,均为7字句,如“董永卖身”开头:“混沌初开盘古氏,历代帝王治乾坤。大清圣主登龙位,风调雨顺国太平”。一种是每行两句,为10字句,如“仙姬送子”开头:“这孩子身长大必定成名,将念定来嘱咐小心一二”。全本分为“董永行孝”“槐荫分别”“状元及第”“仙姬送子”“仲书降妖”五个部分。
对比该唱本和彝族唱本,两者在大的情节框架和具体内容上有不少相近和相似之处。
       首先,宣统本的地名、人名和彝族本基本相同。宣统本的故事地名是“湖广有个黄州府,麒麟县内董家村”,彝族本的地名也是“湖广黄州府,润州麒麟县”。宣统本的人名:董永父亲叫董精庵,母亲叫冯氏;彝族唱本分别为董金安和冯氏,董永父亲之名两本文字不同读音相同。两本中,董永的小名都叫“荣生”,都由其读书先生改名为董永;两本中的七仙女在向傅员外诉说身世时,均称自己父亲姓张,母亲姓李,姐妹七人,自己排行第七。两本中的傅员外均名傅华,有两个儿子,分别称傅大、傅二,女儿傅赛金。董永进京赶考,住的小店的店主名叫李梅;中状元后,被朝中赵阁老招赘,女儿叫赵金定。七仙女为董永生的儿子叫董仲书,傅赛金为董永生的儿子叫董仲遗。这些人名两本均一致。只有董永的读书先生,宣统本叫傅文显,彝族本则叫“徐文显”,另外还增加了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索先生”。
       其次,两本的情节框架和许多内容基本相同。
       (一)董永卖身葬母。《搜神记》写董永“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说的是董永无力葬父,所以卖身为奴;其他作品只是模糊地说董永双亲亡故而卖身为奴。但宣统本和彝族本均写董永幼小时父亲去世,母亲冯氏独力抚养,送他读书。董永考中黄州府第一名秀才,喜报刚刚送到家,冯氏却被石头绊倒,跌跤而死。为了安葬母亲,董永才卖身傅家。换言之,董永不是卖身葬父,而是卖身葬母。
       (二)七仙女开礼单。七仙女受玉帝之命下凡帮助董永,到傅家之后,傅家老大垂涎她的美貌,叫董永将七仙女让给他做妻子,免去他的卖身奴役,还给他银子作为补偿。董永告知七仙女,七仙女回答说,如果傅大能够按照她开出的礼单,她就可以嫁给傅大。宣统本的礼单这样写的:

  七两太阳八两月,三两清风四两云。天上玉帝来下定,王母娘娘娶亲人。四脚地神来抬轿,要回车马太白星。珍珠玛瑙要百斗,千根龙须吊彩绫。龙肝凤胆装礼盒,千两金来万两银。千斤猪腿八百肘,少了一斤也不成。礼物人夫四千个,傅家送到董家门。车马猪头一百二,海宽酒壶一百瓶。绫罗缎匹不要短,傅家牵到董家村。还要几匹好锦缎,苏州拉到杭州城。

  彝族本同样有此情节,七仙女的礼单则是:

  月光要四两,山风要三两。日光要七两,白云要八两。要到天宫里,请来策更兹,让他来主婚;请来王母娘,让她来做媒。东南西北方,四方四大神,为我抬轿子。请来太白星,让他来拉车。请来八大仙,来做唢呐师。七位天仙女,给我当伴娘。天神勿阿妈,他做陪酒郎。二十八星宿,全部请下来。为我来撑伞,为我举彩旗。还有龙胡须,需要一千两。鲤鱼眼珠子,需要两三斗。龙虾眼珠子,需要两三瓢。金子一千两,银子一万两。肥猪两千头,绵羊两千只。丝绸和缎子,各要一百担。海参和人参,各拿一百斤。

  礼单的内容,两种唱本有同有异,可以见出两个本子的内在关联。到了傅家后,七仙女一夜之间给傅华夫妇各做了一双鞋子,一夜之间又给傅华夫妇织了三匹锦缎。但并没有以此作为条件将三年长工改为百日。她和董永在傅家呆了三年。期满之后才和董永分别返回天庭。她用教给傅家之女傅赛金做鞋织锦的手艺,同时告诉她董永将来会做官,她会和董永成为夫妻。
       (三)董永赶考住店。董永到京城赶考,住到了李梅的店里,李梅看董永衣着陈旧,没有随从,很是怠慢。董永在房中被蚊虫叮咬,只好躺到磨子上面。李梅妻子夜里梦见磨子上有一条大蛇(彝族本梦见的是金龙),起来后看到董永睡在上面,知道董永不是凡辈,于是夫妻二人善待董永。
       (四)董永参考及娶妻。董永参加科举考试,三道考题分别为“王之好乐甚”“天下国家可均也”“三月不知肉味”。考中状元后,傅大、傅二也参加考试,将妹妹傅赛金许配给董永为妻,但朝中赵阁老有女金定,先招赘其为婿。董永被授官黄州知府,上任之后,七仙女下凡送子,要他迎娶傅赛金,并将儿子托付给傅赛金。
       (五)董仲书寻母。七仙女所生之子取名董仲书,傅赛金也生一子,取名董仲遗。兄弟二人上学读书,董仲书在学校被其他孩子嘲笑没有亲生母亲,卦命先生袁天罡指点他,六月二十四日,七仙女在会仙桥沐浴,可以与之相会。董仲书经历种种困难前往,终于与母亲相会。七仙女交给他一本天书,一个银盘,几粒瓜子,然后离去。董仲书回来,将银盘交给袁天罡,结果将袁的卜卦书烧毁。因为寻找生身母亲,董仲书误了功课,考试成绩差于弟弟董仲遗,遭到父亲董永的责怪。恰在此时,朝廷因错杀无辜之人而被闹鬼,董仲书依据天书知晓其情,主动请求处置此事,他拘来五个无辜之鬼,审明情由,禀告皇帝,给他们各有封赠,鬼事消除。朝廷封他为镇国状元。
       (六)董永抚恤孤寡。皇帝下旨,宣董永进京做阁老,陪伴自己。董永离开黄州之前,先是拜望自己的先生,然后广颁告示,劝告黄州民众孝敬父母,多行善事,同时接济贫困。得知有一郭氏女子守寡却对婆婆行孝,董永将她接到家中,让傅赛金款待她,又赠她绸缎银两。其二儿子董仲遗也考中状元。董永离开黄州之时,百姓夹道欢送。
以上情节框架,宣统本和彝族本完全相同。就具体内容而言,如董永睡磨、三道考题、仲书寻母、抚恤郭氏等,两本也基本相同。当然,彝族本在具体内容上对宣统本还有丰富和差异(详下文),但上述情节框架如此相同和接近,特别是一些独特的情节和细节相同,足以说明,它的汉族母本即为宣统本。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敏】

上一条: ·[专题]百年前的中国音声之美:走近劳弗录音档案
下一条: ·[陶阳]英雄史诗《玛纳斯》工作回忆录
   相关链接
·[毛巧晖]文化观念与技术变革:嫦娥神话文本演化的关捩·[吴玉萍]文化遗产关键词:牌位
·[吴玉萍]祖先信仰与牌位演变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