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马知遥 刘智英 刘垚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作者:马知遥 刘智英 刘垚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2-15 | 点击数:14685
 

摘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经历了由起步到发展,到推动和加速期,再到稳定和反思期及目前的“发力”期五个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实践中逐步深入,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到关注传承人能力的提高,再到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发展壮大。非遗研培计划旨在使传承人获得文化自信,非遗经纪人或文化中介人队伍也可为非遗的推广与创新助力。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属性正在不断增强,也逐渐得到各地政府的关注,但现代产业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使得手工劳作面临批量化生产的危机,因此要更加重视稀缺的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需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文化中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标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人与社会长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正在从一个全民性的文化热题转向全民性的文化事业,从而使得非遗的保护理念与原则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并在具体的非遗工作推进中不断反哺与匡正。非遗保护理念如同非遗本身的活态性,也需要“活态”调整。保护工作者对保护理念不断地作出思考与调整,才能使得非遗保护理念与实践相得益彰,共生共赢。因此,为做好当下非遗保护工作,我们有必要回溯非遗保护的理念,结合目前实践保护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立足我国非遗保护的政策环境,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考,为当下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一、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脉络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进行了19年,这19年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做一个历史的回顾,我们大体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分为五个阶段:

  2001-2003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起步阶段。以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标志,从此学者们开始投身于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中。同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包括我国昆曲在内的19项代表作获得通过。此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特定的专业学术术语进入学术界的视野。在中国知网输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进行查询,期刊、论文、新闻稿、会议记录、访谈等文献分别显示2001年305篇,2002年611篇,2003年1097篇。通过梳理与研究这三年文献,笔者发现,这时期“非遗”作为新生热词出现,学术研究还处于启蒙探索阶段,缺少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深厚的积淀,学术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差,往往是国际组织、政府、社会或地方出台、颁布或者申报完成一项任务或事件,学者专家争相研究。

  2004-2006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蒙阶段。期间最为显著的事件是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获得中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正是这一决议吹响了中国非遗保护的号角。2006年,随着政府推出一系列非遗保护相关的政策与方案,如5月20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10日设立“中国文化遗产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获得广泛关注。这一关注辐射到各个高校,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教育成为热点话题。

  2007-2011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和加速阶段。2007年,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意义非凡。这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主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举行各种展演活动。这一时期,保护主体各司其职,积极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元并举。2011年关于非遗保护实践的理论研究有很多,尤其是对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更加关注,对非遗保护实践工作中总结、提炼出的理论进行反思与探究,试图为公共文化机构在非遗传播和传承中的作用指明方向。作为承担非遗整理、研究与学术交流任务的高校,也开始进行各种教育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工作。《非遗法》的颁布让我们弄清了非遗保存和保护的区别,怎样去保存,成为学术界需要思考的问题。于是,作为最有效、最便捷、最科学的数字化保护在学术研究中成为热点问题。

  2012-2015年是“后申遗时代”的起步年,又属于非遗保护的稳定期和反思期,申遗热潮逐渐淡去。这一阶段主要涉及的热点关键词有生产性保护、生态保护、非遗的产业开发、旅游开发等以及2011年颁布的《非遗法》。这一时期,保护与认识非遗的实践维度愈发获得重视,保护热词“生产性保护”在学术探讨中频出。非遗产业化与非遗的产业开发的区分成为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非遗中的经济属性更受关注,表现为旅游产业与非遗具体融合。对于非遗的保护,除了保护名录措施日臻完善、警告退出机制设立外,生态性保护成为这一阶段非遗的一种重要保护方式。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保护理念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过去一向被专家和保护工作者挂在嘴边的“原汁原味”的保护不再被提起,过去谈非遗创意即色变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针对非遗保护工作中越来越明显的博物馆化、过分强调原汁原味带来的非遗僵化、过度旅游开发和其他商业行为带来的非遗歪曲化等现象,政府部门强调要进一步明确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主体地位、成效衡量等。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根本指导。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讲话中提出:“1.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基本理念。2.注重实践。实践是非遗传承延续的核心,是非遗活力的基本体现。3.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可以说政府主管部门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统一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规定,是通过大量实践获得的、带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思路和智慧。与过去的保护思路比较,非遗保护已经不仅仅只强调保护,而是在保护中强调对非遗传承人传承能力的提高,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壮大。

  在有些掌握话语权的专家口中,非遗应该保持“原汁原味”,否则就是破坏,这样的思想延续了多年。大量的田野案例,大量的基层声音,大量的乡土实践,反馈给我们的并不是这样。非遗主要活跃在乡村中,其创作者是乡民,使用者是乡民,观赏者也主要是乡民。非遗的“原汁原味”不应该是专家的田园诗,山水画。我们要知道传承人不光有非遗,还有生活,让他们保护与传承,最主要的是要让他们活下去,活得好。笔者采访天津市刘家园永音法鼓杨奎举传承人时,他如是说:“还嘛原汁原味,你看嘛,不原汁原味都传承不下去了,(都)没人学了。”先不说技法、步调等的改良,法鼓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传承方式早已不再“原汁原味”,杨奎举说:“老外也收啊!太欢迎了,我们老祖宗的文化就不能传到国外嘛?”天津刘家园庆音法鼓田文起说:“你只要是来学,不但不用你交学费,过后我还给你点小奖品。”

  第二批国家级非遗草编传承的状况,进一步说明了“原汁原味”的保护是不可能实现的。草编最初的样式是草辫,草辫是草编艺术品的原始雏形,通过麦秸草、芦苇、玉米皮、拉菲草等乡土材料挑拨编织,掐出最初长辫形的样式,这个过程称为编草辫。在草辫基础上,通过设计者提供的样图对草辫进行编制的过程称作草编。在莱州,草编最早的原料是麦秸草,建国前主要是用小市麦、蝼蛄腚、大红麦、小芒麦、白沙麦等麦秸草。建国后至今,小麦品种更新6次,引进推广优良品种78个。随着新技术的引进,麦茎短而粗壮,使得麦秸草无法继续作为草辫原料使用下去。民国初年,曾在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特别奖的草编四大名品“沙河黄”“沙河白”“莱州锯条”与“莱州花”已然绝迹,当地乡民被迫在实践中不断改良与变化。

  草编另一个主要原材料玉米皮,在以玉米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农机推广及脱皮技术的背景下,也难逃“厄运”。当地乡民为了让编草辫工艺继续活下去,开始引入蒲草、三菱草、拉菲草等,甚至出现了当下比较多见的纤维质地的草绳。省级非遗传承人郑金波认为,编草辫虽然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但是草编(不管是材料、工具还是技艺)在近一百年的变化,比过去一千多年都要多。事实已然表明,僵化的保护方式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自然规律的。如果无视当代生活的需求和变化,如果传承人本身不去作出主动改变,而要按照专家设想的去“原汁原味”保护,必将被群众和社区(乡村)生活淘汰。失去自我造血功能的非遗,一旦离开国家的扶持就会陷入困境。显然,“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原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非遗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必须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变化才能生存,它们本身就是民众劳作模式的一部分,就是传统的重要内容,让他们在生活中实践就是保护,就是发展。民众会根据需要进行改造和变化,没有实践能力的非遗必然会逐渐失去活力。过去专家们提出的“民间生产,精英挑选”的原则,是对民间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尊重。笔者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面塑技艺研培研修计划的前期走访调查中发现,越是获得四邻八乡认可的、生意红火的传承人,越渴望获得进一步提高的机会。“你是不知道啊,之前是没有渠道,只能通过自己的摸索和一些机构组织的评比活动得到提升,老娘前几年瘫痪在炕,日夜守候,伺候老娘,很多机会失去了,现在老娘去世了,有了这个机会,我哪怕一个月不赚钱,也要去提升提升自己。”这是莱州市吴三村小有名气的面塑艺人盛乐文说的心里话。其实,他们才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他们有权力解说他们的作品,有权力走出乡村获得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政府和专家倾听传承人的心声,进行适时引导和帮助,是目前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的良好思路。“民间创造,民间挑选”是非遗保护中更为可行的方式,“批判的立场帮助在日常生活中造成文化遗留物,反思的立场把文化遗留物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遗留物重新成为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机遇”。当我们的国家和民众已经将过去的传统视为被保护的对象时,非遗的发展就迎来了机遇,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来说就更是机遇。

  2016年至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发力”期,“后申遗时代”迎来了厚积薄发的阶段。2015年,文化部、旅游部、教育部共同决定《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着眼于“强基础、拓眼界”,旨在利用高校资源,对资深从业者或较高水平的从业者进行研修、研习与培训,实现跨界交流,助推非遗保护与传承。2016年以后继续延续了高校研培计划,使非遗进入高校的保护和传承模式得到强化和推进。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意见》),非遗作为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任务出现在《意见》中,涉及全面传承发展非遗工程,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制度,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等方面。同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针对非遗名录十大类中的传统工艺从国家层面作出了针对性计划,提出要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扩大非遗传承人队伍,将传统工艺作为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实施重点,将顶层设计与现实实践进行对接。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就戏曲专项扶持工作作出通知,试图有效解决戏曲面临的紧迫与突出问题。

  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在此时段显得更为从容与自信,实践工作与顶层设计互动,顶层设计助推实践工作,着眼于现实,立足于未来,既有全局把控,又做到了重点突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赵迎芳]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条: ·[黄永林 余欢]智能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运用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