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非遗网红”唱响平谷老调
  作者:张小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9-28 | 点击数:2868
 

   

        “平谷在北京的最东边,半是平原半是山,两条大河水不断,日夜奔流向西南……”伴着抑扬顿挫的鼓声,打起清脆悦耳的鸳鸯板,李克文在北京市“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的舞台上,唱起悠扬婉转的平谷调。

 
  家住王辛庄镇齐各庄村的李克文,是土生土长的平谷人,她卖过粮油饲料、跑过保险、当过婚礼主持人。五年前,当她听了平谷调代表性传承人杜润启唱这首《平谷的山》后,决定拜师学艺。
 
  “当时就觉得用本土的乡音和鼓曲,唱家乡的青山绿水、风土民情,别有韵味。”年逾不惑的李克文却不曾料想,刚开始,单是打响两块半圆的黄铜板,就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后来再加上鼓点,更是掰不开镊子,学了一年多才敲利索。”
 
  平谷调又称平谷大鼓,是一种鼓曲艺术。1880年,由平谷南太务村民间艺人王宪章根据本土乡音及民歌并吸收其它大鼓的音调创建,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但由于练习时间长、见效慢,一直没人学,师父64岁才同时收了我们五位弟子。”李克文说,“如今,会唱这种鼓曲的,在平谷也不超过15个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克文把平谷调唱进了网络直播间。“2017年,一家直播公司要我在直播平台展示才艺。我知道看直播的都是年轻人,就问能不能唱平谷调,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当时就得到了负责人的支持。”李克文笑着说,“没想到,这百年老调还真受到了不少年轻人关注。”
 
  之后,李克文每天下了班,来不及吃几口晚饭,就匆匆上妆、布景、装声卡,打开手机摄像头,开始她的网上直播。她不仅自编自唱平谷调,介绍平谷的历史文化、土特产,还邀请平谷榜样讲述他们的故事……一年下来,李克文的主页有两百多场直播,累计人气值有十几万。
 
  “每次在线观看都有几百人,还有许多人每天晚上专门等着看直播。这些数据虽然不能和其他直播网红相比,但只要有一名观众愿意听,我都要唱到最好。”李克文说,“有很多年轻人给我打赏,我还劝他们要适可而止,留着钱去孝敬自己的父母。”
 
  为了给直播间注入新的内容,李克文闲下来就看书、学习,每天思考着把身边的好人好事、社会正能量都演绎出来。有人说,她唱着百年老调,成了“非遗网红”。她却笑着说,“是首都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成了网红。”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2019年8月20日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济南泥塑兔子王:希望将手艺传承下去
下一条: ·二人台:老百姓常看常新的不老艺术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
·[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
·[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杨雪]拉祜族芦笙舞的文化特性及其现代传承保护·[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谢晨]红间绿花团锦簇:滩头年画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