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田兆元]神话的三种叙事形态与神话资源转化
  作者: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6-19 | 点击数:9607
 

   如何实现文化资源的转化,是当前国家、社会与文化界关注的大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从学术上说,文化资源的转化是如何实现的,也有很多可以探讨的问题。作为优秀文化资源的传统神话,已有一些现代转化的案例,但是它们是如何实现转化的,我们还是不太清楚。

 
  近年来我们对于神话的形式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神话的构成形式讨论可以找到转化的路径。探讨神话的形式有很多的维度,比如情节的维度,这就是神话母题,或者神话类型的维度,也有人说是原型的分析。这种形式是与内容密切结合着的。它们是不是与转化密切相关的形式呢?目前看起来,可能对影视作品、游戏作品有参考意义,但是不具备根本的变革意义。那么真正带来传统神话现代转化的形式要素来自哪里?
 
  神话最为本质的呈现是叙事形式的呈现。在神话的诸多定义中,“神话是一种神圣叙事”是获得最多认同的观点。在有的神话学家看来,以叙事理解神话更加简单。“神话是故事,神话是叙事性或诗性文学。”或者说,“神话就是艺术”,把神话理解为哲学或者认知方式,是因为艺术本身具有这样的功能。[1](P13)这样看,把神话形式理解为叙事形式是最为简洁明白的一种方法。现代的转化是借助形式的转化,所以,神话的现代转化便成为叙事形式的转化。
 
  叙事本身也需要进行形式的解构,这样才能发现叙事形式的构成方式。关于神话的形式,最早梁启超先生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就提出神话与民俗的关系,即神话以民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就是神话的叙事与民俗叙事的同构。[2]大夏大学文学院院长谢六逸先生在其神话学名著《神话学ABC》中明确提出,神话学就是民俗学,民俗学就是神话学,二者就是表达的不同。①于是我们发现,神话学与民俗学的互文关系,民俗学与神话学的同构关系,是神话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一直都在强调,神话发展的演变,有一个鲜明的现象,就是神话民俗化。讨论神话学的叙事与讨论民俗学的叙事,二者讨论的几乎是相同的问题,于是我们便将神话叙事与民俗叙事结合起来讨论了。梁启超开启了神话的语言与仪式研究的先河。国外人类学家弗雷泽等人也提出,仪式是神话的展演形式。特纳指出,宙斯与其父的故事,是时间的神话,核心是重复的故事,是把不可再生的生命过程,叙述为如白天黑夜再生循环的过程,以期盼生命的永恒。与此相关的出生礼仪、死亡仪式,把死亡当作象征性的再生,这些仪式与古老的神话具有相同的意蕴。神话和仪式是具有相同的象征意义的不同的叙事。[3](P487~502)关于民间叙事之仪式叙事,程蔷老师等也有阐述。而对于景观叙事则有更为广泛的讨论。
 
  学界提出神话学叙事或者民俗叙事的语言文字叙事、仪式行为叙事和景观图像叙事三种形态,以及三种形式的综合,前后有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分别讨论语言叙事、仪式叙事和景观叙事,已经有更长的历史时期。将三者组合在一起,形成神话叙事的谱系(形式与结构谱系),则是对于神话结构形式的立体考察。
 
  姜南博士在研究诸葛亮传说的时候,采用了民俗学的路径。在历史、文学、军事、管理,甚至经济等领域的学者都对诸葛亮传说加以研究的背景下,民俗学研究的路径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
 
  首先,民俗学的研究是搜集那些没有被记载的,流传在民间口头上的语言叙事形态。我们发现,云南那些关于诸葛亮与孟获的故事,其内容含量远远超过了《三国演义》之类的通俗小说的记载。诸葛亮与孟获之间的故事情节,远比通俗小说曲折多变。尤其是诸葛亮与云南各民族的关系,深刻体现出各族人民对于诸葛亮的崇拜,诸葛亮被说成是各民族建筑文化、农耕文化和服饰文化的发明人,他们亲切地称诸葛亮为“孔明老爹”。我们看到的来自田野的诸葛亮传说文本,丰富了诸葛亮文化的内涵。各族人民对于诸葛亮文化的认同,实际上是对于中国文化认同的生动体现。这些故事的活态属性,显示出诸葛亮的故事对于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
 
  其次,遍布西南地区的诸葛亮的文化景观,形成了民俗物象的叙事形态,无论是武侯祠,还是各种庙宇,各种诸葛亮的塑像和画像以及墓碑,都在静静地叙述诸葛亮在云南的辉煌故事。建筑和塑像对于故事传说的稳定性流传起到重要作用,是静态的叙事形式。云南地区的诸葛亮文化景观十分丰富,仅明代就有武侯祠28座,到清代增加到34座。这种叙事形态为民俗学研究所重视,因为这是语言叙事的物化形态。姜南博士对于这些文化景观的考察,体现出民俗学对于景观叙事的关注,在景观叙事中挖掘出不同寻常的意义。
 
  民俗学强调仪式行为叙事的研究,民俗学家认为,仪式是神话故事的演出形式。云南诸葛亮故事的活态特性,除了口头表述、景观塑造,更有信仰仪式行为的表现。诸葛亮叙事在云南演化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民间信仰习俗。云南著名的节庆火把节,与诸葛亮祭祀密切相关。而家喻户晓的云南茶产地普洱地区所举办的茶祖节,都要祭祀孔明。在云南保山,纪念诸葛亮引进农耕技术的犁钯会,至今在哀牢山年年举办,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这是笔者所亲历,十分令人震撼。这些与诸葛亮相关的信仰活动和节庆活动,是老百姓在用他们的行为,世世代代传承诸葛亮的文化精神,叙述着一段难忘的历史,维护着坚实的地方文化传统。[4]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曾祥委]关于南雄珠玑巷移民故事的研究
下一条: ·[陈景娥]社会转型中的民歌传承与变迁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
·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