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林继富]“民俗认同”与“文化自愈机制”:两个有用的概念
  作者:林继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6-07 | 点击数:3537
 

  “民俗认同”的概念关系到学科转向的问题,我觉得对学科建设关系重大。我所理解的民俗的基础是文化共同体,就是在共同生活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具有凝聚人心的力量。以民俗认同为中心的共同体,由多种民俗符号组成,包括核心的传统符号、次生性的传统符号等。每种民俗符号的功能有差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也会出现差异,但是,任何一种符号的变化都会引起民俗的变化,有的变异,有的消失。民俗的生命力源于民俗演化过程中的适应性调节,一些元素消失后,会有新的元素补充进来,变异的情节会与新时代的民俗相适应,由此构成民俗生活的自足性、自愈性机制系统。

  民俗认同与边界是有关系的,民俗认同是包容关系,同时与排斥有关系,与交融有关系。所以,民俗认同的根本是民俗核心符号的认同,这种认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动态属性。在民俗认同符号体系中,包含了民俗的核心符号和次生性符号。这些民俗符号系统在不同时代加入时代内容,这些加入的内容实质上就是适应民众生活而作出的改变和调整,它关涉到与民众生活的各种关系,这充分显示了民俗在认同之上作用于民众生活的自愈性功能。

  中国民俗延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民俗具有文化自愈机制,这种自愈机制的力量来源于中国民俗认同中的核心符号体现出来的信仰与价值体系。当社会出现转型,文化传统发生巨变的时候,民俗作为根基性的传统,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在民俗传统中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力量,以此获得文化自觉和自信,以民俗为核心的文化被传扬、重建,由此实现文化自愈过程中的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发展。

  当前中国的非遗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是文化自愈的实践。非遗的出现是全球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结果,大量的传统文化瓦解、消失,如何建立新文化体系,民众意识到民俗的根基性、根源性传统是新文化的土壤,非遗就是新文化核心创造力的源泉,是文化多样性、生活多元化的基础。非遗作为民俗认同的核心符号,再次激发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激活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自愈机制,也是实现中国文化“本土化”“中国特色”的路径之一。

  民俗认同是区域性、民族性的,民俗认同需要的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民俗认同表现自愈机制的过程中往往要对民俗进行地方性的改造,最终实现“本土化”,这些自愈性创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民俗认同与文化自愈机制,就会更加有意义。

(本文发表于《长江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刘晓春]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后传承时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
下一条: ·[胥志强]民俗学中本真性话语的根源、局限及超越
   相关链接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
·“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
·《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