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黄永林]追踪民间故事 建构故事学体系
——刘守华民间故事研究评述
  作者:黄永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18 | 点击数:5571
 

摘要:刘守华在民间故事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六十多年,他多层面多角度对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传承的民间故事这一百科全书式的艺术宝藏进行研究开发,在民间童话、比较故事学、故事文化学、民间故事史,以及故事诗学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为中国民间故事学之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关键词:民间文学;刘守华;中国故事学


  如果从1956年在《民间文学》杂志上发表《慎重地对待民间故事的整理编写工作》这篇文章算起,刘守华在民间故事研究领域已辛勤耕耘了六十多年。他从各个侧面对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创造传承的民间故事这一百科全书式的艺术宝藏进行研究开发,在故事学理论和学术史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先后出版了《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故事学纲要》《比较故事学》《中国民间故事史》等十多部故事研究专著,撰写了《中国民间故事结构形态论析》《世纪之交的中国民间故事学》《一个多民族传承的故事类型之比较》等两百多篇故事研究论文,为中国民间故事学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一 理论探究与学科建构

  刘守华是一位具有很强学科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学者,在中国故事学领域具有多方面的开创性成果,为构建中国民间故事学术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拓展民间童话研究新领域

  民间童话是以少年儿童作为主要对象,富有幻想性与趣味性的民间故事,是具有世界性的一种口头语言艺术。刘守华研究故事就是从民间童话开始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在大学时代最大的课余爱好就是收集各种民间故事和民间童话的小册子,并选择了民间童话作为研究方向。1956年,他完成了一篇四五万字的关于童话研究的文稿。在此基础上,他一边学习相关理论,一边充实修改这篇文稿,并陆续将其中部分内容整理成单篇论文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1982年,他对这部起笔于二十多年前的文稿作了进一步的扩展与修改,六易其稿,由早先几万字的论文扩充到二十余万字的书稿,1985年,这部名为《中国民间童话概说》的著作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在这部著作中,刘守华广泛吸取前人成果,在中外现代学术史上一批著名学者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探讨了中国民间童话的具体形态、艺术特征以及童话发展、搜集整理与创作的诸多问题,第一次对民间童话的范围与分类作了详实可信的论述;阐述我国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民间童话相互影响的原因与途径,从而指出了中国民间童话不同的民族特色,使其具有了区别于前人研究的原创性意义。他还选取中国各民族的53个民间童话代表作进行分类分析,既阐释思想特点,又分析艺术特征,深入浅出。这部著作出版后,立即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先后有多种报刊相继发表评介文章予以肯定。认为它标志着“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中国各族民间童话的思想和艺术、探讨童话艺术发展史及其民族特色的专著”产生。香港《文汇报》于1986年5月11日刊出的海外著名民间文艺学家谭达先的《喜读〈中国民间童话概说〉》一文认为,此书“是当代中国童话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它研究的观点新、资料新、方法新,建立了独创性的民间童话科学的新体系。可以说,在促进当代中国民间童话理论科学的发展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这部书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具有开创意义,建立了民间童话科学的新体系,1995年获得国家教委主办的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二)努力建构中国比较故事学

  比较研究是人文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季羡林指出:“在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最早流传而且始终流传的几乎都是来源于民间的寓言、童话和小故事。……没有比较文学,则民间文学的研究将流于表面,趋于片面。没有民间文学,则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也将受到限制。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再加上我们丰富的古典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必将光辉灿烂,开辟一个新的天地。”民间故事比较研究既包括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故事异同之比较,也包括故事形态的历史演进之比较,它能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上更深刻地揭示故事艺术的特点和规律。比较研究是刘守华在改革开放初期萌生、20世纪80年代倾力经营与建构民间故事学的一个学术起点。

  1979年,刘守华的《一组民间童话的比较研究》在《民间文学》第9期刊发,同年,创刊不久的《新华文摘》第11期全文转载。这篇论文标志着他在故事学研究方面的一个新发展,即有意识地尝试从方法论层面去深化故事学研究,思考故事学体系的宏大建构。他曾经这样满怀激情地展望比较研究的前景:“进行中外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目前更为近切的是对我国各兄弟民族的民间文学作系统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学派的比较民间文艺学(包括比较神话学、比较歌谣学、比较故事学等),比较研究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由此,他开始探索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方法,建构比较故事学学科,在这方面发表论文25篇,这些文章发表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半数被转载、引述和评介,6篇被选入中英文版的比较文学论集之中。

  1986年,刘守华的第一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间故事的著作《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由著名民间文艺学家贾芝作序、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论著以开阔的比较视野从单一类型的比较,到整体性的文化系统之间相近类型的民间故事的宏观比较,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人类学、民俗学及比较文学的方法与成果,对中国民间故事与日本、印度、阿拉伯等民族与地区的民间故事的影响或特色之异同性作了多侧面论析,其比较范围广博、比较方法运用灵活。这部著作原创意义在于学术视野的扩大与方法的突破,以及对此后建立比较故事学体系的奠基性贡献。此书出版后,得到了学界的一致好评,专门就此发表的评论有《刘守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浅介》《多侧面运用比较方法的尝试———读刘守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探索者的足音———评刘守华近年来的民间故事比较研究》《走向综合的思考———评刘守华的〈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和《世界故事圈里的探宝者———刘守华教授及其比较故事学研究》12等,该著还荣获我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奖二等奖,这表明了学术界对它的充分肯定。

  1995年,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一书出版。他曾谈到撰述此书的意旨,在于借鉴西方比较故事学的理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故事学理论体系,促进中西方故事研究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通过民间故事这个窗口,探寻世界文化变迁的潜在律则与人类心灵深处的奥秘。它是对前一本书的拓展与深化,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比较故事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面而深入地梳理世界比较故事学的历史与学派,充分肯定钟敬文、顾颉刚、季羡林、丁乃通等人对中国比较故事学作出的突出贡献,梳理了比较故事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严谨而科学地提出建构中国比较故事学的初步构想,倡导多侧面系统而深入地开展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下编则是运用上编提出的理论原则来具体审视中国民间故事与日本、印度、阿拉伯、意大利等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间故事之间的异同及相关性,对不同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宗教文化影响下的民间故事作具体比较,立足中国民间故事,对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影响的多个故事类型进行探讨。上下两编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比较故事学理论建构与微观研究相统一的整体。

  这部著作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在当代比较文学的科学殿堂上,以一种达观、开放的学术精神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与领域,通过富有说服力的多民族之间的民间故事比较研究,支持了中国比较文学界关于比较文学内涵的理论;另一方面,吸取西方比较故事学理论,结合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具体实际,为系统、科学地建构中国特色比较故事学理论体系做了新的拓展。为此,以乐黛云为代表的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认为:“新时期在比较故事学方面投入最多、成果最多、影响最大的,当推刘守华教授。”2001年这部著作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一等奖”。

  (三)探索民间故事文化学

  刘守华广泛吸收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比较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性地运用于中国民间故事研究中,既剖析民间故事的“母题”和“类型”,又注重发掘其被形式所遮蔽的民族文化底蕴;既研究宗教中的民间故事运用和民间故事之中的宗教文化因子,又重视挖掘民间故事与宗教文化的深层联系;既分析民间故事传承人及其故事的“思想”和“艺术”特点,又重视社会历史文化对作品及其创作和传承者的巨大影响。他努力开掘民间故事与社会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开创了民间故事研究的文化学范式。

  其一,探索民间故事类型流变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的民间故事比较研究,受西方民俗学的历史地理比较研究方法影响较大,更多着眼于具体作品的微观比较和不同文化体系影响的宏观考察。但由于西方民俗学把民间故事只看作是民俗的衍生物,而非独立的口头语言艺术作品,因而传统的民间故事比较研究较多关注和研究民间故事类型的形式比较。但刘守华借鉴西方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相关学派理论,吸取和改进芬兰学派的历史地理方法,在深入考察民间故事形式与内容的基础上,交叉运用多种方法,即运用母题与类型分析方法对民间故事开展跨国、跨民族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以揭示跨文化体系的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民间故事的类同与变异;同时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找出民间故事和其他相关文化事象的区别与联系,进而从理论上阐明造成这些故事异同的历史文化根源,探求民间故事在历时与共时的文化背景上产生、流传、演变的规律,揭示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比如他最初写作的一组总题为《一个著名故事的生活史探索》的文章,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淌来儿”故事、“蛇郎”故事、“求好运”故事等类型的“生活史”的追踪研究,不仅使他跨入了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乃至比较文学研究的殿堂,更重要的是使他的故事研究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民间故事的文化学研究。20世纪末他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与传承研究”,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一书。课题选择和归纳了60个常见的中国故事类型加以剖析,以全面体现他对故事类型研究“本土化”的学术理念和重视文化背景与价值评判的特征。他强调,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的文化根脉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宝库深处探求。有学者认为:“以刘守华为首的故事学家们所从事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是在确认了既定故事类型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充分掌握该类型的所有文本及既有研究成果,然后,(1)描述该类型的形态特征;(2)回顾该类型的既有研究状况;(3)对该类型的历时传承和空间传播进行历史地理学的复原与描述;(4)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如人类学派故事理论、神话原型理论、精神分析学说等),尽可能地对情节及母题的文化内涵加以阐释;(5)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故事的演述状况和传承语境进行描述和说明;(6)如果需要,还可从文艺学的角度进行美学分析。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典型的中国式、全景式的关于故事类型的文化研究,我们可以称之为‘故事文化学’。”

  其二,探索民间故事与宗教文化的内在联系。宗教和民间文学都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特质不同而又密切相关。刘守华多年来持续进行宗教与民间文化关系的研究,其中道教与民间文学、佛教与民间文学的关系研究更是他倾力以赴的。这既是开拓一个尚无人涉足的新的学术天地,也是对民间故事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入开掘。1982年,他发表《道教与中国民间的故事传说》,开始致力于道教文化和中国民间叙事关联的探求。为此,他曾七次前往武当山这一湖北道教胜地搜集以张三丰传说为主体的武当故事传说,并担任湖北省道教学术研究会副会长。经数年耕耘撰写成《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先于1991年在台北出版繁体字版,后于2008年在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推出简体字增订版,随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佛教虽说由印度传入中国,但其对中国民间文学具有深远影响。中国有众多民间故事即脱胎于佛经故事之中。刘守华先从《经律异相》这部佛经故事总集入手,撰写成《从〈经律异相〉看佛经故事对中国民间故事的渗透》刊发于《佛学研究》获得好评。随后用几年时间通读《大藏经》,搜寻相关故事,并同中国活态民间故事进行细致比较,完成涵盖17篇论文的专著《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一书,于201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以上两个项目属于比较文学研究中跨学科比较,它们是中国民间故事史研究的两个侧翼,突出展现其民间故事研究朝向更宽广更深文化维度拓展的力度。

  其三,探索民间故事传承与社会生活文化背景的关系。受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影响,改革开放前,我国对民间文学作品的分析惯常采用简单分析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方法。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刘守华就密切关注民间故事及传承人的形成与其社会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重点对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考察和研究。围绕着故事家的成长和故事村形成的诸多文化因素,先后发表了《文化背景与故事传承——对32位民间故事讲述家的综合考察》《中国鄂西北的民间故事村伍家沟》《湖北“故事村”里传承的梁祝传说》《故事村与民间故事保护》《清江流域的女故事家孙家香》《汉族杰出的民间故事家刘德培》等多篇论文,对民间艺人(故事家、歌手)成长和故事村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展开深入研究,将故事及故事家的研究置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分析。

  这一时期,刘守华在坚持中国学术文化传统基础上,充分吸取现代国际民间文艺学和比较文学成果及方法,既不闭关保守,也不盲目西化,其故事研究的文化学术视野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展,为下一时期的突破性研究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正如刘锡诚评价的那样:“他的学术视野不断扩大,研究方法逐渐从单一到多元综合,从地理历史研究法,到把类型研究与功能研究、意义研究结合起来,从跨国跨民族的比较研究到跨文化研究,从文本研究到历时的、共时的、多侧面的比较研究,再到结构形态研究……一言以蔽之,文化研究的介入,不仅打破了他的民间故事研究的单一的文艺学研究,也打破了西方来源和背景的类型研究的困局。”“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可以视为刘守华故事研究的一个转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杨利慧 张多]神话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探索之路
下一条: ·[贺滟波 刘光洁]“白毛女”故事源流考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胡南]回到人的立场·[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