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专家学者谈数字时代的非遗传承与创新
——腾讯非遗培训班
  作者:严圣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15 | 点击数:12316
 

   在数字时代如何对非遗进行保护与传承?曲艺与戏曲的区别是什么?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如何探寻其文化的基因与原型?5月13日,“腾讯非遗培训班”吸引了130多名互联网工作者现场聆听,两千多名腾讯员工同步观看了直播。

  据了解,此次培训班是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指导下,由中国民俗学会和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TGC腾讯数字文创联合举办的,旨在帮助互联网从业人员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非遗等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活化和创新。培训班邀请5位文化专家讲授非遗专项课程,推动互联网公司利用多元化的数字文创的形式对非遗进行更好地挖掘和呈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领域专家朝戈金认为,如今的非遗保护工作,从立档、搜集、整理到传播等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愿意跟腾讯一起以专业的合作方式来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数字时代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授课专家之一,朝戈金的授课题目是《非遗伦理原则与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问题》。他以老鹰之歌、千里走单骑等国内外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遗伦理的12条原则。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以《曲艺的文化特征及其在数字化时代的应用》为题作了分享。吴文科从曲艺的概念、分类、特性等方面综合诠释了曲艺的文化特征,特别强调指出了曲艺和戏曲的不同之处。在内容为王的数字化时代,吴文科认为曲艺原创严重不足,亟待优质资源的接入,但优点是技术带来的传播进步,“希望腾讯能用现代化的、前沿的数字技术进行游戏开发,其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承载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的授课题目是《怎样探寻中国文化的基因与原型》,他从非遗四重证据法出发,总结出绵延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文化基因是玉石文化,对玉的崇拜和信仰。叶舒宪认为,以《山海经》为代表的深化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想象的原型范式,数字时代的游戏等文创作品可以更多从中国神话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创作出能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佳作。

  同济大学教授、著名玄幻小说家朱大可的授课题目是《如何处置我们的文化遗产》。他从灰姑娘、美人鱼等案例来讲述中外文艺作品中的文化原型。他表示,要注意区分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历史,哪些是传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朱大可提出,要想激活传统文化,就需要让将其与当下生活和现代性进行融合,比如《山海经》是一部具有全球视野的神话作品,对《山海经》进行数字化的呈现,也需要考虑其全球性基因,“还要寻找文化的内核,并且要对人性有深度的认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叶涛以牛郎织女为例讲述了《民间传说的在地化》。他认为理解非遗,就要深度理解非遗的活态传承和共享性原则,才能在数字时代创作出符合非遗伦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作品。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19-05-14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西北“非遗”花儿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下一条: ·“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李向诚 李彤 陈仰珩]非遗保护视角下澳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
·[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黄永林]中国非遗保护的制度建构与实践创新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
·[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姜晶晶]浅论非遗展馆(厅)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作用·[高鹏程] 不离世间觉:非遗运动中的寺院角色
·[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