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高志明]民间文学当代传承的特征
  作者:高志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4-01 | 点击数:7931
 

摘  要:民间文学的传承是由一些基本要素共同参与完成的过程,从传承场、传承人这两个要素入手,可以考察其传承的当代变化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就传承场而言,新媒介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民间文学传承的渠道或场域,其中以互联网及其衍生品最为突出;这一变化导致民间文学集体性的消解、口头性的削弱,以及变异性的增强。就传承人而言,伴随着各层次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之相关的民间文学传承人开始分层分化,原来积极的传承人可能因未被认定而渐失积极性,原来消极的则会因利益无涉而愈加冷眼旁观,此外,在文化资源的利用上,作为积极传承人的地方文化权威和文化代言人,其社会角色呈现出一定的职业化倾向。

关键词:民间文学 传承场 传承人

作者简介:高志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生,保山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神话学、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传统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民间小戏、谚语、歇后语、谜语等口头文学诸形式。这些口头文学形式遍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时空,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它们随着代际的更迭而承传,随着人际的交流而播布,随着种群的兴衰而荣枯,随着时代的取舍而沉浮。

  一、民间文学的传承性

  随着人们生活空间的逐渐城镇化、都市化,生活方式的日益现代化、全球化,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指向传统和底层的民间文学形式表面上似乎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而走上了末路,但其实它们从未而且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只不过换一种形式存在,或者换一个场域展演罢了。

  民间文学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这也就是说民间文学诸形式是参与构筑并维系人群共同体的支柱和粘合剂,因为民间文学是人群共同体共有共享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道德体系、信仰体系的载体,同时它们的流传和展演也是在不断宣扬和强化这些社区共有观念。所以,只要有人在,这部分人所需要的民间文学形式就不会消失,当然人们会以符合时代需要的旨趣和形式对之加以传承和享用。这就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性。虽然民间文学的种类繁多,特性不一,但传承性是诸形式共有的。学者们对传承性的公认程度,致使传承性成了一种标尺,是否具有传承性常被用来衡量一种文学形式是否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

  由此,在民间文学研究中,对于传承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通常而言,民间文学的传承,有一些基本的维度可以供研究者观测,这些维度也可以称之为构成传承过程的基本要素,比如传承场、传承人、传承内容等。这其中,广义的传承场可以涵盖传承时间、空间、表演者、受众等所有传承形式上的东西,而狭义的传承场只是传承的空间形式和作品的载体形式,本文所言传承场以狭义为主;传承人一般是指进行传承活动、承担传承任务的主要人员,通常是仪式或展演中的主角,而从另一个层面讲,所有受众都是潜在的传承人。传承内容,也就是传承人所展演、被观众接受的内容,比如仪式、唱词等,相对于前两个要素,传承内容更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更多的灵活多变性。

  每个时代又总是具有其各自的时代特色,时代潮流会在很多方面留下它的烙印,民间文学也是时代烙印的承载者和体现者,而其传承过程本身,也会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众所周知,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的裹挟下,很多异于以前的价值观念、技术手段等新生思想和事物层出不穷,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对民间文学的传承带来冲击和影响,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今民间文学的传承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接下来本文从传承场、传承人两个要素的变化来回答这一问题,并讨论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

  二、民间文学传承场的转移

  1、经典的传承场

  民间文学的经典传承场,一般具有一定的演述传统、具体的演述事件、具体的演述人和明确的受众,基本可以对应于巴莫曲布嫫提出的“五个在场”[1]中的四个要素,只需把研究者排除掉。以神话、史诗、传说等散文类民间文学的演述为例,经典的传承场可以是这样一个概貌:出于祭祀或某种仪式需要,由祭师或其他专门人员,按照一定的规程或因地制宜的举措,当着特定的群体而演述特定的文本内容。

  在民间文学经典的传承场中,演述传统最容易受到时代的影响,因为人们的观念一旦发生变化,老的演述传统往往会变得难以接受,于是掌握技艺的演述人不得不调适旧传统以适应人们的新需求。演述传统的变化通常导致演述事件的不确定性,而且演述事件也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不统一的状态。相对而言,演述人和受众是四个要素中稍显稳定的存在,但也不绝对,因周遭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演述人也可能不再固守作为职业演述人的社会角色,受众也可能因对某个演述传统和具体某次演述事件丧失兴趣而流失。

  狭义的传承场,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传承的空间形式,二是文本的载体形式。空间形式指的是物理空间,比如火塘、庭院、墓地、祭场、田间地头、街头巷角等等;文本的载体形式之所以能作为传承场的一个层面,因为它有时决定着传承场的其他外在形式,比如单纯的声音演述对光线没有特别的要求,但借助书面的演述则只能在白天进行或需要有灯光的传承空间。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载体形式本身逐渐决定着传承的物理空间,甚至可以说载体即传承场。

  不管是广义上经典的传承场,还是狭义的传承场,只要其中的某个要素或该要素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我们即可以说某个文化事象的传承场发生了变化。

  2、新媒体、新场域成为民间文学新的传承场

  经典的传承场在人类历史当中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直到近百年来才逐渐被新的媒体形式和新的展演形式打破进而取代。

  虽然不能排除有的民间文学门类很早便会借助文字或图画传承,但历史上受教育的人群毕竟有限,传统的民间文学传播形式仍是以口耳相传为主的。换句话说,历史上也有不少集子收录有民歌、笑话、谚语、民间故事等,但这些集子多数时候只能视作一种记录,即使客观上它们使得有些作品流传到今天,但这个过程与真正活跃在民间的传承是两回事,因为多数进行民间文学传承实践的人并不认识或者根本无缘见到这些文字。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当有机会接受教育时,摆在面前的书面文字也近乎一种新媒体,它让人有机会以一种前人未曾体验过的方式获得民间文学的知识。

  就当代而言,以神话这一最为古老的民间文学形式的传承为例,2010年神话学者杨利慧在其课堂上做过一次调查,问题是“你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神话的?”(允许多项选择),参与调查的103名中国学生中,选择“读书”方式的约占总数的96%(99人),“听老师讲课”方式的约占93%(96人),“观看电影电视”方式的约占82%的人(84人),“听长辈或朋友讲述”的约占73%(75人),“听导游讲述”的占41%(42人),“网络浏览”方式的约占40%(37人),“听广播”方式的约占3%(3人)”。[2]从中可以看出,很多当代大学生知道神话故事的首要渠道不再是口耳相传时代从祖辈或父辈的口头讲述,而是让位于图书和影视作品。

  当然,书面作为民众进行民间文学传承的介质是个渐进的过程,没有清晰的时间界线。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艺术形式多样化追求,民间文学的呈现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它可以是广播电视中的,可以是舞台上的,还可以是在课堂上讲授的,在导游词中讲述的,而所有这一切又都可以是数字化之后放在网络上的。当民间文学以这些形式或借助这些载体出现时,这些媒介便成了其经由传承的场域。而且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结合后,以日益普及的智能设备和网络终端为基础的网络媒体俨然已经成为民间文学传承的最重要场域之一。

  我们来看看网络等新媒体与传统的传承场有什么区别。网络是近年来最为流行和便捷的传播媒介,几乎所有可以看得见听得着的民间文学形式,都可以放到网上加以传播。在这种传播形式下,传播行为的施动者(传播产品的制作者、发布者)是不限定的,可以是演述者本人,可以是受众当中的一员,可以是研究者,也可以是偶然的旅游者等等。传播行为的受众或传播对象也是不固定、无边界的,不同时区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人都有可能随时随地浏览传播产品;而且,受众的观感及后续行为也是开放的,浏览者是否有共鸣,是否有向他人传播的意愿,都是未知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潜在传播者的人群基数是增加了的。再有,演述事件的发生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演述者的一次表演可以反复地被浏览或播放,这每一次的浏览和播放都可视作是一次传播事件的发生。网络相比于经典的传承场,通常是原来在场的有些要素缺席了一个或两个,但这不影响它使民间文学得以“传”和“承”。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下一条: ·[叶舒宪]创世神话的思想功能与文化多样性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