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吴晓东]“朝向当下”的神话研究
  作者:吴晓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21 | 点击数:4035
 
  杨利慧领衔的《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以遗产旅游和电子媒介的考察为中心》,将神话研究的目光瞄准了遗产旅游和电子媒介,考察了遗产旅游与电子媒介中神话的传播、变异等诸多问题。为了突出研究视角的转移,提出了“朝向当下”的口号。
 
  “朝向当下”涉及到神话界定的问题,因为传统上学者们多认为神话是原始先民的遗留物,是具有神圣性的故事,当下是否存在“神话”便成了一个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我觉得“朝向当下”的提法没有任何问题。神话概念的形成,需要两个观念完全不同的人群,一个群体认为或曾经认为神话是真实的,是神圣的,而另一群体则完全否认其故事的真实性、神圣性。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第一个群体,此“神话”则是历史;如果只有第二个群体,此“神话”则是说着玩的故事。一个故事,有一部分人信,另一部分人不信,那么,在不信的那部分人眼里,才是神话。以《圣经》中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为例,对于基督徒来说,这个故事是历史,对于不相信此故事的真实性的非基督徒来说,它是神话。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基督徒,那么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只是历史;如果全世界没有人相信或曾经相信此故事的真实性,那这个故事也不能成为神话。一些与神灵有关的故事,无论是在遗产旅游语境中讲述,还是在以电子媒介为传播手段的公共空间里传播,它们都可以被认为是神话,因为它们在一部分人眼里是真实的、神圣的,或者曾经神圣过、真实过。
 
  对《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可以从时间维度来理解。朝向当下是就时间来说的,但问题是,在哪些方面朝向当下?是材料的运用还是问题意识?在《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之前,杨利慧的《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已经将目光锁定在“现代口承神话”,在材料的运用上,已经是朝向当下了,《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是这一项目的延续。如果仅仅是就材料而言,学者一直没有忽视“当下”的材料,比如孟慧英的《活态神话》,也是将目光转向目前依然存活在各民族中的口承神话,所以,朝向当下其实主要是就问题意识而言的,以前的研究多是研究神话的起源、原型等历史问题,虽然这种考证也运用了目前从各民族中搜集来的口承材料,现在是要研究当下的问题,即目前的状况怎样,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变化,等等。
 
  另外,也可以从空间方面来理解。将遗产旅游和电子媒介中的神话主义摘出来进行研究,给人一种时间转移的感觉,其实这不止是时间问题,也是一个空间问题。遗产旅游中的神话讲述也是在原来社区的讲述,比如涉县娲皇宫导游讲述,也是发生在原来的社区空间里。
 
  语境问题是“朝向当下”研究的一个生长点。不过,我们应该意识到,语境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我们不仅要注意神话讲述的场景语境,比如居所的火塘边,村边的榕树下,更要注意文化语境、认知语境,语境是在脑海里的。最重要的是讲述者是面对什么人来讲述的。遗产旅游中的神话讲述同样是在原来的空间中讲述,但不再是面对原来的村民,而是游客,听众变了,这是影响神话发生改变的一个主要因素。
 
  电子媒介目前已经成为传播神话的重要手段,但是,电子媒介是一种媒介而不是语境本身。电子媒介可以把神话快速传播到任何一个角落,神话是依赖这种媒介存在于广阔的社会空间。当一个人运用电子媒介来传播神话,或创造神话段子的时候,他很明白自己面对的是整个社会,而不再拘泥于火塘边的几个小孩子。显然,这种媒介的变化,导致受众的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到传播者或创编者的叙事行为。这都是“朝向当下”研究要考虑的。通过互联网构成的社区不是虚拟的,而是实实在在的。
 
  神话有不同的传播媒介,如口头、文字、图像、影像。不同叙事方式会影响创作者的态度与策略。遗产旅游与电子媒介虽然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但它们依然从属于这些传播媒介,比如遗产旅游依然是导游通过口头来讲述,受众依然通过耳朵来接受神话故事。所以,传播介质的研究也会是“朝向当下”的神话研究之重要组成部分。
 
  与“朝向历史”相比,“朝向当下”的研究目前貌似还没有十分重大的问题来吸引学者。朝向历史的研究,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积累了众多目前尚未解决而众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比如大禹治水是历史还是神话?涿鹿之战是否真的发生过?伏羲女娲神话的起源地在哪里?盘古神话是诞生于中国还是来自印度?等等。由于研究历史较长,这些问题亟待学者去解决。“朝向当下”处于起步阶段,问题尚未全面铺开,研究的学者还不是很多,有的问题还没显示出其“重大”性。但问题的重大与否,不在于问题本身,而是由关注度决定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向当下”的一些问题意识会越来越吸引学者们。
 
  无论是“朝向历史”还是“朝向当下”,其目的无非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是研究的性质决定的。两者都可以为社会服务。举例来说,盘瓠神话是苗、瑶、畲等民族非常关心的问题,它的起源问题牵涉到民族的来源,所以,这些民族都十分想知道盘瓠神话的起源到底是怎么回事。同时,犬祖的说法又十分敏感,这些民族目前怎样讲述盘瓠神话,我们该回避和注意些什么,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而这些正是“朝向当下”的神话研究可以和应该解决的。在以前的研究中,因为我们多运用文献记载的材料,很难获得神话讲述的语境,而朝向当下,我们能很好地观察神话在实际的语境中发生的变化,这也有助于“朝向历史”的研究,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神话在历史的演变中到底被什么因素所左右。
 
  (本文刊载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5期)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苏茜]中国口头诗学理论与现实意义评述
下一条: ·[刘守华]《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
·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