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尼木措毕”祭祖送灵仪式是凉山彝族宗教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仪式,讨论研究凉山彝族的祭祖送灵仪式,对全面、深入研究彝族的宗教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祭祖送灵“尼木”及其仪式、送灵仪式的类型、送灵仪式的内容、送灵归地祖界、祭祖毕摩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讨论。
关键词:彝族;尼木措毕;祭祖送灵;研究
彝族祖灵信仰是彝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稳定性、共同性的部分。稳定性表现在彝族祖灵信仰赖以存在的基础——家族家支制度的长期延续,祖灵信仰的观念长久地影响着彝人的思想和行动;丧祭、安灵、送灵等祭仪在彝族山村一代一代地传承着。共同性是指彝族虽然居住分散,解放前社会历史发展不平衡,接受其他民族文化的程度不同,但各地彝人对祖灵有相同的认知、相似的情感心态和趋于一致的行为方式。这样一种传统文化,在历史上对彝族家族家支社会的延续,对彝族自身的认同、内聚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尤其是祭祖送灵仪式由于其规模大、类型多、内容丰富、程序复杂、参与人数众多而最为充分地体现了彝族祖灵信仰的观念、情感和行为。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祖送灵仪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在彝族社会中,对其进行考察研究,对全面、深入研究彝族的宗教信仰和彝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送灵“尼木”及其仪式
凉山彝族祭祖送灵仪式,凉山彝语为“尼木”,要了解“尼木”的意义,先从“尼木”一词说起。“尼木”是彝语ꆀꃅ(nip mu)的音译,“尼(ꆀ)”指“尼杜(ꆀꅍnip ddu)”意为灵牌,也称“玛杜(ꂷꅍma ddu)”,“玛”意为竹,“玛杜”直译为竹灵牌。按照彝族传统习俗,人死后,其灵魂被招附在竹根做的灵牌上,因此“尼杜”灵牌也被称为“玛杜”即竹灵牌。“木”意为做,“尼木”直译为做灵牌仪式。由于该仪式的目的是把亡人灵魂送归祖先的世界,因此“尼木”意指送灵仪式。“尼木”一词在彝语中还有几个相关而又不同的说法,可以揭示其丰富的内涵。
第一种说法是“尼木措毕(ꆀꃅꊿꀘ)”,“措”意为亡人,“毕”意为念经文,“措毕”直译为亡人念经。送灵仪式的重要部分就是由彝族的神职人员毕摩为亡灵念诵经文,表达追思,慰藉亡者,教导亡灵,驱鬼除邪。“尼木措毕”表达了“尼木”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通过念诵经文来超度亡灵的目的。另外一个词“玛杜毕(ꂷꅍꀘ)”也是为亡灵念诵经文的意思。
第二种说法是“尼木伟洛(ꆀꃅꃥꆦ),“伟”字面意思是客人,这里指“玛杜”,“洛”有宴请或款待之意,“伟洛”指用牺牲来祭奠亡灵。在尼木送灵仪式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用牛、羊、鸡、猪等牺牲祭祀亡灵、祭送亡灵。
第三种说法是“玛杜侍沙(ꂷꅍꏃꎭ)”,“侍沙”意为护送,“玛杜侍沙”意为护送亡灵灵牌。“玛杜侍沙”说明了“尼木”的目的,这就是要送亡灵回归祖先居住的地方。
通过念诵经文来超度亡灵,用牛、羊、鸡、猪等牺牲来祭祀亡灵,把亡灵送归祖先居住的地方,这就是凉山送灵仪式的重要内容。在彝族地区,送灵仪式成为彝人一生中所要履行的一项重要义务,是子女晚辈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的重要内容。彝谚曰“父欠子债,为其娶妻安家;子欠父债,为其养老送终”。彝人的养老送终包括老人在世时尽孝,老人去世时举行丧葬仪式、安灵仪式(制作灵牌、供奉亡灵)、送灵仪式。丧葬、安灵、送灵构成了彝族人养老送终的全部内容。其中,送灵仪式是最为复杂隆重的典礼,它关乎父母先辈灵魂的最终归宿,也关乎子孙后代的发展繁衍。
那么,为什么要举行送灵仪式呢?彝人认为,已故祖先的亡灵只有通过送灵仪式才能被送归先祖发祥分支之地,与祖先团聚,共同生活在的祖先灵魂居住的乐土。举行送灵仪式后,一方面能使亡灵摆脱鬼怪邪祟的控制而成为祖灵,永享子孙供奉,而不会沦为孤魂野鬼无所依托,受人驱赶;另一方面使亡灵找到归宿,而不滞留人间,降祸降灾,作祟后代。因而,送灵无论对于亡灵还是后代关系都十分重大。举行了成功圆满的送灵仪式后,亡灵将把福禄、健康、子嗣、五谷六畜和财运等赐给其子孙后代,让他们世代繁荣昌盛,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为此,为了送灵归祖,子孙们历尽艰难困苦,省吃俭用、千方百计地聚集财富,争取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完成人生重要的任务和使命。有谚曰:“汉人攒钱修建房屋,彝人攒钱祭送亡灵”。
送灵仪式的对象无疑是祖先亡灵,究竟送几代祖先的灵魂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是三代,即为曾祖父辈、祖父辈和父辈三代灵牌举行送灵仪式。按彝族《玛木特伊》训世诗中说:“三代共祭祖,室宇亮堂堂。”但如果三代子孙后代中若无绝嗣、残疾、憨痴等现象,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也有推迟至四代、五代时才举行。如果祖先有凶死或因患麻风、痨病去世,或子孙后代中有绝嗣、残疾、憨痴等现象,或人畜不兴旺、五谷无丰产,则必须提前举行,有的甚至把丧葬仪式、安灵仪式和送灵仪式连续举办,将亡灵以最快的速度送离世间,离开子孙。
送灵仪式主体依据其与仪式对象祖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四类,即主祭方、辅祭方、与祭方、执祭方。主祭方是仪式对象的直系男性血缘后代,即曾孙、孙子和儿子家。辅祭方是仪式对象的直系姻缘后代,即已出嫁的曾孙女、孙女和女儿家。与祭方多系亲朋好友邻里,一般多来自本村或邻村的本家支和姻亲家支的亲友。执祭方主要指尼木毕摩(ꆀꃅꀘꂿ)送灵毕摩、执祭(ꀘꂿ)助祭(ꑭꃅꇇꃅ)。其中,送灵毕摩是核心。执祭方中的送灵毕摩、执祭和助祭在仪式中的承担的义务、责任不同,权力地位不同、获得的报酬也不同。主祭方中又以亡者的幼子或幼孙或曾孙为主祭户。送灵仪式中,室内仪式集中在主祭户家里举行,室外仪式场地也选在主祭户家屋前的常耕地上举办。
二、送灵仪式的类型
(一)按举办仪式时间长短可分为三种类型
大型仪式需要九天九夜,中型仪式需要七天七夜,小型仪式需要三天三夜。采用哪种类型,由主祭方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定。
大型仪式。大型仪式举行“宴请亡灵仪式”时,每代亡祖的儿子必须用一头未服过役的阉牛作牺牲祭奠生身父母;“献畜仪式”中,儿女双方各用一头牛作牺牲敬献给生身父母。辅祭方前来参祭时,每家姻亲家支至少也要送五头牛。有的姻亲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和家族势力强大,有送十几头甚至几十头牛的。献畜时只用去一头,剩余的送给各自的叔伯或兄弟,以示资助。亡者在世时降生并见过面的孙儿女和外孙儿女每人出一只绵羊或一头仔猪献祭,表示为祖尽孝。据老人讲,近代以来美姑地区只有一户叫斯杜克古的富豪在民改前夕曾举行过类似这种规模的祭祖送灵仪式活动。另外,祖籍在凉山金阳县灯厂区则祖乡的前云南省主席龙云先生委派其妹纳甲嫫妞牛回家乡负责举行送灵仪式时所采用的就是这种类型的仪式。据说,当时凉山各地的许多头人和毕摩慕名前去参观,祭场上人们遗弃的牲畜骨头堆垒如山。总之,只有历史上有权有势的土司和土目才有能力采用这种规模的大型送灵仪式。
中型仪式中型送灵仪式需要七天七夜。“宴请亡灵仪式”上可用牛作牺牲,也可以用绵羊;“献畜仪式”上主辅祭双方都可用绵羊;孙儿女和外孙儿女只用仔猪献祭。在旧社会,黑彝和富裕的白彝一般采用这种类型的规模。
小型仪式小型送灵仪式只需三天三夜。在“宴请亡灵”和“献畜仪式”上,主辅祭双方都只用棉羊;孙儿女和外孙儿女只用仔猪献祭。一般平民百姓大多举办小型送灵仪式。现今,凉山彝人流行的送灵仪式大多是三天三夜的小型送灵仪式。
送灵仪式,按照亡人死因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死亡属“善终”即正常死亡,就举行一般的“尼木措毕(ꆀꃅꊿꀘ)”送灵仪式。如系非正常死亡,要按亡者的死因,有针对性的做特定的咒鬼仪式,这些特殊的送灵仪式有三类。第一类是“日尼木”(ꍂꆀꃅ)即为凶死者举行的送灵仪式;第二类是“粗尼木”(ꋄꆀꃅ)即为生前患麻风死者举行的送灵仪式;第三类是“纽尼惹尼木”(ꑙꆀꏓꆀꃅ)即为生前患痨病死者举行的送灵仪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