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乡村振兴战略拓宽古村落活化之路
  作者:记者 张志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08 | 点击数:3253
 

  “所谓活态,就是不要让古村落成为过去式,而要让古村落在‘五位一体’发展中成为一个有活力、有希望、有生机、有生命力的美好家园。”近日在河南鹤壁召开的中国古村落活态保护大会上,中国民协顾问、中国民协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会长罗杨指出,要防止古村落在建设中被拆除、在开发中被改变、在旅游中变质、在发展中消失、在被发现之后而消亡的问题。

  其实,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许多国家都遇到了乡村衰落的问题,其中多数国家也出台了促进乡村发展的政策,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国古村落的保护也存在这种困境。清华同衡规划院传统村落研究所所长孙娜认为,古村落现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缺失导致经济困难,基础配套落后导致城乡差异扩大,“空心化”导致人才缺失,文化认同断裂导致缺乏保护意识。

  专家表示,古村落是乡村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村落的活态保护不能孤立地看,要放在整个乡村衰落与振兴的大背景下寻求出路。前不久,继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乡村振兴作为2018年的主要工作之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提出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保护古村落提供了重要机遇。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古村落其实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取代的历史参照价值。山西省太原市文物考古所原所长李非说,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生存、生活、生产的基本载体,是社会组织的细胞,是传统观念、习俗与家庭等多元文化孕育而生的中华本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活态保护古村落?一方面,专家认为,要充分体现古村落有别于当代的独特价值。古村落活态保护不能用工业文明的方法取代农业文明,也不能用简单的城市文化替代农耕文化,不能用城市建设的方法建设农村,也不能用现代规划设计的理念完全改变古村落传统的风水布局。

  另一方面,也不能静止地看待古村落保护。乡村社会从其产生开始就没有停止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乡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乡村振兴必须要顺应这些变化,而不能对抗这些变化,如果与之相对抗,那么乡村振兴就无从实现。

  “古村落的保护发展需要多专业的协同推进,保护古村落绝不是原封不动。古村落进入当代,生产和生活都要现代化,村落中的人们有享受现代文明和科技带来的便利的权利。”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陈兴义说。

  专家认为,活态保护古村落,其实就是传统村落的振兴,其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有产业支撑、有文化传承、有传统风貌、有基础配套。

  归根结底,古村落的活态其实体现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之中,基于不同地区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古村落活化之路,真正发挥古村落的功能,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而实现乡村和城市的共同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2018-01-08头版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展走进柏林
下一条: ·众声喧哗中的古琴新路在何方
   相关链接
·[王淑慧 周波]疫情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关旭耀]资本介入下古村落公共空间的变迁、消解与重构
·[孙发成]传统工艺活态保护中的“身体”价值与“活态”空间·[沈建东]试探国家级非遗项目—吴歌活态保护与传承路径
·[许思悦]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途径的探索·[杨军]京族海洋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模式研究
·[高忠严]社会变迁中的古村落信仰空间与村落文化传承·[符腾]浅谈琼侨歌谣活态保护与传承
·古村落保护如何留住乡愁·古村落:学术研究不可忽略的角落
·过年也是家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国古村落活态保护大会在河南鹤壁召开
·保护古村落 留住我们的乡愁·濒临消失的中国古村落:10年间减少90多万个
·[谢承珊]荣昌夏布制作技艺的活态保护·古村落保护需要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
·[郑土有]民俗场:民间文学类非遗活态保护的核心问题·大数据如何为古村落画像?
·中国各地拯救正在消失的传统村落·[陈新民]对高演古村落重塑乡土民俗调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