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苏永前]孙作云抗战时期神话研究的心路探寻
  作者:苏永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06 | 点击数:5134
 

摘   要:自晚清以降,随着华夏国族建构的自觉,愈来愈多的学人有意将黄帝追溯为中华民族的共祖,而将蚩尤视为西南边地民族的祖先。与此相异的是,抗战开始后身处北平沦陷区的孙作云,在一系列神话学论文中一再将华夏民族的始祖上溯至蚩尤,又进一步将蚩尤追溯为“中国第一位战神”。如果考虑到这些论文写作时的历史背景与作者处境,有理由认为孙作云上述写作别有寄托:通过对华夏源头的重新追溯,来曲折地表达救亡图强这一时代主题。

关键词:孙作云;神话研究;蚩尤;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

作者简介:苏永前,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学人类学中国进路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YJC751032)阶段性成果


  考察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知识人的心理世界,是一件颇有意味的事情,它可以让我们看到特殊历史境遇中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寄托。在博士论文《北平沦陷时期读书人的伦理境遇与修辞策略》中,袁一丹重点考察了周作人、陈垣、俞平伯、瞿兑之、傅增湘等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知识人的内心世界,提出了“隐微修辞”这一观照视角:通过诗文典故系统或史家春秋笔法的运用,这些知识人或者为自己的选择进行辩护,或者从中寄托家国之思与黍离之悲。笔者想补充的是,除文学书写与历史叙述外,学术研究也是此一时期北平沦陷区知识人安身立命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与出任伪职等政治活动相比,学术研究起码从表面看来更远离政治,更能从时代旋涡中暂时脱身而出;另一方面,作为良知尚未泯灭的知识人,通过学术研究中一些不易为人察觉的“弦外之音”,可以寄托自己对时局的思考与关怀。本文所要考察的,是中国现代神话学家孙作云抗战时期的神话研究,试图通过其表层的学术表述,发掘其掩藏在纸背的别样情怀。

  一  国难时期的孙作云

  抗战爆发后,随着华北的沦陷,北平学界经历了剧烈动荡:北大、清华与南开一道南下,在长沙作短暂停留后,最终迁徙至云南昆明,组建了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等高校则远赴西北,在陕南山区组建了西北联合大学;燕京大学等有着英美背景的教会大学,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或解散或南迁。与此同时,在沦陷区北平,日军加强了文化与思想控制,在原北京大学的基础上,拉拢汤尔和、周作人等附逆文人组建伪北京大学。另一方面,日军还组织各种学术机构,创办文学、学术刊物,试图对沦陷区进行思想渗透。

  对于身处这一历史境遇中的北平知识分子来说,面对山河沦陷、国破家亡的局面,无疑需要做出十分严肃的抉择。许多人从家国大义出发,纷纷随北大、清华等高校南下,或继续在大学执教,为国家培养“读书种子”;或辗转国内各地,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也有一部分知识人,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选择留在北平。时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孙作云便是其中之一。

  受资料所限,我们对孙作云抗战时期的具体行止所知较为有限,目前对其生平记述最为详尽的,是《孙作云文集》的编者、孙作云之子孙心一。据其记述:1936年,孙作云从清华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又于此年秋天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投身闻一多门下,致力于《楚辞》研究。“七七事变”爆发时,孙作云尚未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变故,他先是返回故里数月,1938年7月又回到沦陷后的北平,在“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任编辑,从事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工作。1941年秋,孙作云开始在(伪)北京大学文学院任教,讲授中国古代神话研究、民俗学、《楚辞》、中国古代史等课程。其间还在中国留日同学会出版的杂志社任编辑,在中学兼教国文课聊补生活的困窘。直至抗战结束后的第二年,孙作云转赴东北任教。

  从上述可以看出,孙作云在北平度过了八个年头,与整个抗战相始终,见证了这座故都的沦陷与光复。实际上,孙作云的离乡背井早在抗战前已经开始。根据孙心一记述,孙作云出生于辽宁复县(今瓦房店市),从东北大学附中毕业不久便遭逢“九·一八”事变,亲眼目睹了家园的沦陷。因为这段经历,孙作云在清华时期所发表的诗歌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深沉的身世之感与家国之思。

  不过,历史的发展往往呈现出另一番情形。与清华时期对国愁家恨的书写相对照,在抗战初期,当许多知识分子纷纷南下时,孙作云却选择留在日军控制下的北平。毋庸讳言,同当时滞留北平的多数知识人一样,这一时期的孙作云与日本人操控下的文化机构有着复杂的联系。前文所提及的“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成立于1925年,系日本政府用庚子赔款所建,抗战时期实质上成为日军操控下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组织之一。沦陷时期的“北京大学”,自然已非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而是沦为日军思想渗透的一个教育机构。所谓“中国留日同学会”,亦属抗战时期日伪所属的文化组织之一。该组织成立于1938年3月,会长是王揖唐,理事长为苏体仁,“文化部”部长为钱稻孙。上述人物,均在抗战结束后因失节罪受到国民政府的审判或通缉。该组织所办机关刊物为《中国留日同学会季刊》,由钱稻孙主持,孙作云任编辑;虽然钱氏声称编辑方针为“报报会况,谈谈学问,以联络情谊,交换知识”,但刊物中不时出现的“大东亚战争”“东亚共荣圈”等字眼,昭示出其背后的野心。

  此外,考察这一时期孙作云撰写的学术论文,大多发表于具有日伪背景的刊物。据笔者统计,抗战期间孙作云共发表论文25篇(次),其中7篇(次)见于《中国留日同学会季刊》,5篇(次)见于《中和月刊》,其他文章散见于《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新民报半月刊》《中国学报》等刊物。《中国留日同学会季刊》前文已述及;《中和月刊》创办于1939年12月,瞿兑之任总编辑,虽然刊物名称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但办刊宗旨(所谓“发扬东方文化,树立民众信念”)与经费来源(由具有日伪背景的出版机构“新民印书馆”提供),无不透露出这份刊物的日伪色彩。

  当然,上述所言并非有意对孙作云的民族节操提出苛责。实际上,正如部分研究者所指出,抗战时期滞留北平的文化人,多数有着生计方面的原因:“‘北京大学’的中国教员中,有甘心附逆者,但大多数教员为生活所迫,到伪校教书属于无奈之举。”在笔者看来,孙作云亦属后者之列,其滞留北平多半也是出于生计方面的考虑,尽管也在日伪控制下的机构从事文化研究,但与王揖唐、汤尔和、钱稻孙等出任伪职的甘心附逆者不可同日而语。即以参与编辑日伪刊物而言,大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中国留日同学会季刊》1943年第2期“编后记”中,孙作云写道:“我在第一期季刊的补白里选出志摩大师的《萨扬娜拉》,本想借此隐退的,想不到这笔责落到我的肩上。”我们可以推断:大好河山的沦陷,恩师闻一多的熏陶,在孙作云身上既激起强烈的国破家亡之恨,又有着不得不暂时寄人篱下的屈辱。这种微妙的历史境遇,当事人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借助“曲笔”形诸文字。抗战时期文学书写与历史叙述中的“隐微修辞”,成为滞留北平的文化人共同的表述策略。笔者想要追问的是,此一时期的孙作云,如何通过学术写作来表达类似诉求。

  二  神话研究:探寻中华民族的根脉

  初入清华园,孙作云在诗歌创作之余,跟随闻一多从事《楚辞》研究。因《楚辞》一书保留了大量中国上古神话,闻一多本人也是中国现代神话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人物,孙作云也因此转向古代神话研究。其第一篇神话学论文《〈九歌〉山鬼考》,便是在闻一多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又经闻一多推荐发表于《清华学报》1936年第11卷第4期。

  进入抗战时期,孙作云神话研究步入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从《楚辞》神话转向华夏文明起源期神话的研究,相继发表《蚩尤考》《黄帝与尧之传说及其地望》《饕餮考》《说鸱尾》等论文。综观这些文章,在孙作云看来,无论青铜彝器上的饕餮纹,还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上的鸱尾纹,其原型皆为蚩尤,因而《蚩尤考》便有了总纲的性质,在其神话学体系中尤显重要。本文对于孙作云抗战时期神话研究的分析,便着重围绕这篇论文展开。

  《蚩尤考》分上、中、下三篇,连载于《中和月刊》1941年第2卷第4期和第5期。主标题之下,还有副标题“中国古代蛇族之研究———夏史新探”,可以看出,作者在此文中所要探讨的是华夏民族的起源问题。

  上篇“论蚩尤与黄帝之战为蛇图腾与熊图腾之战”,孙作云从当时尚显时兴的图腾理论出发,在古书中旁征博引,又“以纸上材料,参以古物实证,益以民间传说”,提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作者首先运用文字学知识,援引《说文·虫部》:“蚩,虫也,从虫之声”,说明“蚩”字本义为蛇,进而推导出蚩尤为图腾社会的族徽。此外,《山海经》所载窫窳、旬始,孙作云均援引图腾理论进行观照,认为其实讲的都是蚩尤,也即蛇。又由于在孙作云眼中,龙实为蛇的变体,因而蚩尤所属部族,便以龙为图腾。与之相对,孙作云另从古籍中所载黄帝“居有熊”、黄帝“号有熊”、“黄帝为有熊”等材料出发,认为黄帝部族乃以熊为图腾。如此一来,中国上古史中有关黄帝、蚩尤的大战,孙作云有了另一番颇具戏剧色彩的解释:

  黄帝使熊罴貔貅貙虎及应龙攻蚩尤,果为何物乎?愚以为此种动物皆古代氏族社会之图腾,乃取象于自然界之动物以为族徽者也。换言之,熊即熊图腾部落,应龙为龙图腾部落,熊、罴、貔、貅、貙、虎六者,皆以陆上动物为图腾,彼此皆为近亲氏族,其应龙乃水虫部落,与野兽部落原不相通,盖为陆兽部落之内应。黄帝有熊氏,即熊部落,其所伐之蚩尤为蛇部落,因屡战不胜,乃合全族之众以伐之,又得蛇族之应龙为内应,故乃战胜蚩尤。然则黄帝与蚩尤之战乃熊部落与蛇部落之战争,即中国历史上一幕“龙虎斗”,乃熊部落与蛇部落决定民族命运之战争也。

  处于华夏历史开端部分的另一则传说“鲧禹治水”,孙作云解释为:“蛇部落灭亡之后,其人民沦为奴隶,其投降之‘应龙’族职司水土之工役,其后人竟以治水之功得以恢复天下,是即为三代之夏。”换言之,夏禹即为蚩尤的子孙。

  近代以来,关于中国历史的叙述,虽有“上下五千年”之说,但真正的中华文明史,学界多认为始于夏代(关于夏代是否为信史的争论,则是更为晚近的事情)。另外,就地望来说,孙作云认为最初黄帝族居于西方,蚩尤族则据有中原(具体为今河南鲁县一带)。由上述两方面综合观之,在孙作云的叙述中,中国历史与其说始于黄帝,不如说始于蚩尤。

  值得注意的是,受黄帝、蚩尤大战历史记忆的支配,在后人的印象中,蚩尤往往定格成一位不光彩的战败者形象,不过在孙作云看来,蚩尤的真正身分,不仅是夏禹的祖先(亦即华夏的祖先),而且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战神”。《蚩尤考》中篇“论蚩尤为战神”,正是对这一问题的考证。

  在今天许多人的心目中,黄帝不仅是华夏民族的“共祖”,而且是成就卓著的“文化英雄”,诸如衣冠、舟车、音律、医术等,悉由黄帝最先创制。相形之下,蚩尤作为西南边地族群的共祖,则被贴上不开化、野蛮、好战等负面标签。不过在孙作云看来,黄帝、蚩尤二者的文明程度恰恰相反:

  蚩尤为蛇族,乃南方图腾部落,先据中原;黄帝为熊族,乃西方图腾部落。黄帝与蚩尤之战即古代图腾社会之战争。蚩尤之族,十分强大,相传武器为其所发明。此事虽不敢确定,但传说必有所本,足见其文化已有相当进步。黄帝伐蚩尤,屡战不胜,后乃合全族之师以伐之,又得应龙为内应,始败蚩尤。论其文化,或较蛇族为低。

  与前文有关蚩尤族属问题的论述类似,孙作云在中篇也发挥其考据学优势,罗列《尚书·吕刑》《太平御览》《管子》等一系列文献,来证实蚩尤作为“华夏第一位战神”的身分:“蚩尤之族虽为熊族所灭,然其余威,犹令人谈而色变,因蚩尤善战,又传为兵器之发明者,故蚩尤后变为中国之战神。”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中国民俗学大家乌丙安
下一条: ·[冯庆]赫尔德:启示与启蒙之间
   相关链接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
·[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王宪昭]神话的虚构并非历史的虚无
·[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梁青]战后日本建国神话研究的理路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神话的历史化、合理化与系统化·[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 ——李子贤神话研究评述
·[霍志刚]傣族神话研究回顾与“朝向当下”的傣族神话研究·[袁学骏]河北耿村起源性神话研究
·[陆建芳]良渚文化去向及与蚩尤关系试考·[刘雪瑽]再论程憬的中国神话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山海经集释》首发式在成都举行·[王宪昭]试析记史性神话的历史真实与文化真实
·[刘宗迪]丁山的神话研究·[汪保忠]河南伏牛山牛郎织女传说圈研究
·[刘雪瑽]百田弥荣子的中国神话研究·[张洪友]神话旅行与救世情怀
·[苏永前]多重证据视野下的孙作云图腾神话研究·[王宪昭]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学术史探微——以《民族文学研究》为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