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一带一路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一带一路

[李阳]“一带一路”视域下的藏彝走廊
  作者:李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14 | 点击数:5955
 

      族走廊的概念是费孝通先生首先提出来的,根据费孝通的理解,我国历史上主要存在三大民族走廊,即“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南岭走廊”。研究民族走廊是打开中国各民族之间关系的钥匙,也是理解历史上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一条重要线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民族走廊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发展要求。本文在对藏彝走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藏彝走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和现实发展的需求中,藏彝走廊在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藏彝走廊地区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藏彝走廊是一个历史—民族区域概念,20世纪80年代前后,费孝通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工作中,逐渐提出了藏彝走廊的学术概念。在后续的民族识别过程中,费孝通多次阐述藏彝走廊的概念,明确了藏彝走廊的地理范围并强调其在全国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假如我们能把这条走廊都描写出来,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诸如民族的形成、接触、融合、变化等。”

      这张中国地图中,左下角的白色区域基本就是六江流域所在的区域,也就是“藏彝走廊”所在地。从西向东六条蓝色的曲线分别指代了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和岷江的位置。

      藏彝走廊主要包括今四川、云南、西藏三省(自治区)毗邻地区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系与河流所构成的高山峡谷区域,即地理学上的横断山脉地区,特别是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由北而南的六江流域在横断山脉地区内的这一部分。在这片区域中,现今居住着藏缅语族中的藏、彝、羌、傈僳、白、纳西、普米、独龙、怒、哈尼、景颇、拉祜等民族。在该区域的南部,同时还居住着傣、壮、苗、回、汉等民族。藏彝走廊现今共有人口1000余万,其中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这条走廊自古以来就是藏缅语族诸民族先民南下和壮侗、苗瑶语族诸民族先民北上的交通要道和众多民族交汇融合之所。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郝苏民]“一带一路”视野里的回望与自我担当的心声
下一条: ·专题║ 《西北民族研究》:“一带一路”与文化交流
   相关链接
·[袁瑾]一带一路上的蚕桑丝织文化交互传播机制研究·[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宗学良 李琦]甘肃永靖傩舞的黄河文化解读·[张帅]“非遗运动”中乡村文化发展的民间策略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 暨“一带一路”与河北传统文化研讨会隆重举行·[邢莉]民俗学的研究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戚剑玲]文化涵化与地域认同的庙堂表征·[巴莫曲布嫫]“丝绸之路”作为方法
·北师大文学院召开“‘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日程
·[樊枫]“互联网+”下的民间文化发展现状·2018“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在华揭幕
·[张多]从哈尼梯田到伊富高梯田·[马千里]“一带一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策略
·走进“一带一路”非遗传承文化交流论坛举办·朝戈金:从三个故事看文化遗产保护与“民心相通”
·[宋建晓]全球治理视野下妈祖文化的独特价值·[郑少雄]康定土司与“藏彝走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