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鞠熙]身体、家庭与超越:凡女得道故事的中法比较
  作者:鞠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07 | 点击数:6589
 

      摘    要:在中国与法国的宗教传说中,有一类极为相似的故事,它们都讲述一个凡人女孩生来美丽,却因宗教信仰而遭致磨难,最后舍去身体而获得神性,成为被崇拜和祭祀的对象。这类“凡女得道”的故事与中法两国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仰有关,在两国都有相当强大的生命力。对两国同类故事的相似之处进行描述并深入故事的母题细节后,可以发现故事所反映出来的,是中法两国关于女性的身体、家庭和超越截然不同的观念。

      关键词:宗教传说;故事类型;中法比较


      中国的女神崇拜中,最普遍存在与深入人心的,当属观音、碧霞元君和天后。这三位女性神灵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述其源流的民间传说中,都有说她们是凡女经过修炼后得道成神的一类。杜德桥(Glen Dudbridge)曾深入研究过讲述观音来历的妙善传说,并发现了这一故事的类型学意义。他认为,中国的观音故事属于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类型:923B“负责主宰自己命运的公主”,不过在这一核心故事之外,包裹上了宗教文化的外衣。[1]

     然而事实上,妙善传说与923B有一处显而易见的不同,即少女对待婚姻的态度,这也是它作为宗教故事的关键母题。在妙善传说中,正是少女妙善对婚姻的抗拒才引发其后的一系列冲突,而女性在最后成功之前,都有磨练和修炼的内容。类似的情节同时也可见于碧霞元君、妈祖、金花娘娘等女神故事中,因此可以被归纳为同一种故事类型。由于它们都讲述女性成神的过程,我们姑且命之为“凡女得道”类型。无独有偶,在法国广泛存在的地方性女圣徒崇拜中,我们再次发现了此类型的众多文本,它们不仅在情节形态上与中国故事相似,而且从写本时间来看,这些女圣徒故事大多从12-13世纪开始出现在世人面前(与中国的“妙善故事”出现时间大致相当),且都有经过宗教人士加工的特点。这类时间相近、成书过程相似,并都与“女神”崇拜有关的中法故事,在情节上属于同一类型:都从反抗父亲开始,都通过象征性的死亡得道,最后实现自我与他人的救赎。[2]但在细节上它们却又大有不同:西方女圣徒的反抗是用一种宗教取代另一种宗教,而中国女神却意在追求个体(包括肉体)的自我价值;西方女圣徒的超越建立在肉体的痛苦与毁灭之上,而中国女神却是通过进入自然来领悟大道;西方女圣徒将家庭看做宗教的反面,以世俗的对立面作为神圣的标志,而中国女神却正是在与家庭的和解中得到最后解脱。

      以下,本文将首先粗略描述中国女神故事的类型,其次参考法国人类学者关于女圣徒的研究成果,分析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天主教世界中的凡女得道故事。与经典的故事类型研究不同,本文并不着眼于探讨故事的最初形式或最早发生地,而是将目光投向不同文明的宗教观念比较。情节如出一辙的两国故事,为观念比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而不至于陷入无的放矢的乱比一通。从类型出发,本文试图粗浅探讨故事中所反映的宗教文化、民俗思想与女性意识等问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郑土有]民俗场:民间文学类非遗活态保护的核心问题
下一条: ·[侯儒]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家族式传承口述史研究
   相关链接
·[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
·[丁晓辉]俗语故事化与故事俗语化·[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
·[唐植君]日本蛇郎故事从神话到民间的传承与演变·[孙国江]六朝隋唐“凶宅得宝”型故事背后的“五姓相宅”思想
·[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文芳]秦始皇修长城主题故事群研究
· [祝秀丽]嵌入、连缀、复合——蛇郎故事的组合形态·[漆凌云 万建中]“母题”概念再反思
·[顾希佳]口头与文本: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谫议·[朱婧薇]中国鼠婚故事研究90年
·[祁连休]中国故事的独特魅力·[陈建宪]故事类型的不变母题与可变母题
·[祝秀丽]包公断案传说中“箭垛式人物”的生成·[漆凌云 万建中]故事学“母题”概念再反思
·[漆凌云]他山之石与本土之根:故事类型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丁晓辉]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盲点
·[祝秀丽 蔡世青]“五鼠闹东京”传说的类型与意义· [鞠熙]法国故事类型索引编制史与口头文学研究思潮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