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毕兹卡的阳戏
  作者:郭红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26 | 点击数:2925
 

  那一年,那一夜,我曾在湖南张家界一个叫王家坪的小镇,观看过一场盛大的毕兹卡阳戏,场面恢弘,荡气回肠。

  毕兹卡是土家族人的自称,意思是“本地人”。在张家界,土家族超过百万人,属世居民族。王家坪是一个美丽的小镇,是毕兹卡聚居的一方盛园,到处可见古老的宗教祠堂、古老的土家吊脚楼、古老的民族歌舞。

  戏台上,男男女女的演员所饰演的毕兹卡,讲土家话,有地方腔,身着土家服饰,古朴清丽。他们或带着面具,或画着脸谱,有旦角儿,有丑角儿,有生角儿。小旦的云步、碎步、十字步、轻盈步;小丑的鸭步、猴步、矮子步、小跳步;戏曲众生的上山步、下山步、捡田螺步、鬼魄步……那眼眸儿一睐一泪;那神情儿一惊一喜;那脸蛋儿一怒一嗔……道不尽的惟妙惟肖,演不尽的人间悲喜。那身段儿,那唱腔儿,那念白儿,仪态风情万千,实实地勾住了看客的眼和心。

  毕兹卡唱阳戏,甭管男的女的,伴奏都只要几把二胡、几面锣鼓。阳戏一开腔,场面就静了。鸟儿静了,风也静了。小伙子、姑娘们见着了阳戏,就像铁碰到了吸铁石,脚板再也扯不动。大家的眼睛尽往戏台上瞅,耳朵也竖起来,赶紧跑几步,拣条凳子,凑到戏台下。

  周围的世界,也都静了。只有舞台上甩着水袖、穿着木屐、眉眼儿生动的毕兹卡了……

  毕兹卡唱阳戏,豪情奔放,又宛转悠扬。配乐虽然只有几把二胡、几面锣鼓,音乐气氛却是异常热烈,其唱腔几乎可以和京剧媲美。毕兹卡的阳戏唱腔,平仄分明,“儿”化韵多。那高亢嘹亮的尾拖腔——“金线吊葫芦”,前面是真声大嗓门儿,后面突然翻高八度,逶迤为假声小嗓门儿,被誉为“三湘一绝”。

  沈从文先生曾说:“到湘西不看阳戏,等于只到了半个湘西。”安徽有黄梅戏,河南有豫剧,陕西有秦腔,在湘西,有阳戏。而湘西的阳戏,又以张家界的毕兹卡为盛。

  阳戏最初是巫戏,是一种对亡灵的祭祀礼仪。戏中巫师常施巫术,神秘诡异。老百姓按捺不住好奇,围观者甚众。年头长了,巫师们表演的成分就多了起来,逐渐发展成为还愿的民间戏剧——傩戏。谁家得了胖小子,谁家老人添了寿,只要是期盼已久的,就会搞个还傩愿的仪式还愿,顺便邀请亲朋好友来聚聚,嗑着瓜子,看看精彩的冲傩戏剧。巫师们带着鬼面具,表演着各种傩技,或赤脚站在烧得通红的铁器上,或徒手攀爬用锋利尖刀架成的刀梯。或者,干脆拉几个围观者,让他们陪着被施了法术满地跑的桌子满头大汗地一块儿跑……傩技过后,就开始唱戏。

  慢慢地,傩戏成了一种告慰,也成了老百姓的追捧。但傩戏毕竟和亡灵有些关系,热切需要娱乐的人们,干脆把傩戏分为阴戏、阳戏。阴戏酬神驱邪,阳戏娱人纳吉。有祭祀还愿时,阴阳戏同台演。没有时,就端端地赏阳戏。慢慢地,阳戏成了土家族的地方戏剧,相当地有特色。

  唱阳戏的毕兹卡们,多是半农半艺的村民。草台、祠堂、庙台、堂屋,都是毕兹卡们唱阳戏的好地方。阳戏又叫舞阳神戏,有唱阳春的意思。春归大地时,毕兹卡们会携着二胡,提着锣鼓更加热烈地唱阳戏。那戏台,那一声声逶迤华丽的尾拖腔——别人怎么也学不会的“金线吊葫芦”,多少年来,让多少人魂牵梦绕,欲罢不能。

  至今,我仍在想念毕兹卡的阳戏。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7年8月25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十美图》里的风筝家族
下一条: ·《呼伦贝尔·万岁》:记录行将消逝的民族文化
   相关链接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王生晨]玩儿·会儿·事儿:民间戏曲的展演场域与实践逻辑
·[罗兆均 何志强]从宗族到家庭:土家族村落信仰空间与权力走向·[孙正国 熊浚 刘梦]长阳土家族白虎文化的融合传承论
·[侯有德]湘西永顺土家族祭油神习俗研究——基于长光村的田野调查·[王庆]土家族舍巴日仪式的田野民俗志——以古丈田家洞为中心
·戏曲进景区 经典永流传·[王丹]生活歌唱与仪式表征:清江流域土家族人生仪礼歌研究
·[龙圣]清代白帝天王信仰分布地域考释·[孙正国]土家族丧葬礼俗的生存智慧
·[陈玉平]越过生命的“关口”·[柏贵喜 张晨]艺术场视角下土家族撒尔嗬重构研究
·[梁聪聪]人间路不平·[乔宗玉]《孟姜女传奇》:澧州大鼓动京城
·“郭汉城对中国戏曲的贡献”研讨会召开·百年侗戏述说百年故事
·京剧演员急需更多平台“炫彩青春”·[杨金源]民间戏曲作为重建在地社会符号之区域民俗事象研究
·“戏友戏迷在,戏曲不会亡”·山西平遥一老农出版20万字古戏台研究专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