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二十四节气

首页民俗学专题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千年智慧照耀现代生活
  作者:记者 侯雪静 周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13 | 点击数:3451
 

  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文化融入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结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远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

  民俗学家刘魁立说,过去常说我们的历法是阴历,实际上,我们是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即是阳历的部分,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到太阳影响,其次是海陆地形差异性分布等因素。”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周兵说。

  “二十四节气”客观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

  “申遗成功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总结的雨热运动规律的承认。”南京农业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严火其说,“二十四节气”几千年来在指导我国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大实践意义。”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农耕文明的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利用自然环境特点,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反映了我国独特的气候特点。“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北方西伯利亚冷空气双重影响,我国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严火其说,“二十四节气”主要指导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业生产。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也深深影响着东亚国家。韩国、日本有很多与我国相似的习俗。

  现代生活重要坐标

  屋外大雪漫天,屋内瓜果飘香……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强了,设施农业、大棚蔬果等让我们不再受节气的严格制约。

  “但农业生产还是要以利用自然为前提,我们这片土地上雨热变化和大的季风变化的特点没有变,‘二十四节气’对当前生产生活还在发挥基础指导作用。”严火其说。

  在农业生产上至今我们还遵循着很多农谚,调节休息和劳作,比如“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至今依然是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坐标。

  今天有的地方,仍有相关节气的活动,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有的地方仍把冬至等当作节日一般度过,比如非遗项目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

  “二十四节气”和相关活动,有着凝聚族群、和谐天人的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现代养生更看重节气,如“三月八,吃椿芽儿”,又如依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等等。

  “二十四节气”进入小学课程,成为培养孩子认知自然万物的时间坐标,遵循这些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承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专家认为,这次成为人类非遗代表作,除了表明其作为中国人文化认同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中国对于整个人类的文化贡献。对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说,由“二十四节气”而生成的农耕经验在实践过程中,由乡村社会来传承。因此,申办成功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项目的尽快落地——让真正的传承者发挥作用,以显示出项目自身应用的社会效益。

  文化部非遗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将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根据已制定的保护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道积极实施系列保护措施,认真履行各项义务和责任,让更多的国家、社区、群体和个人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活动。

  同时,创造条件确保相关社区和群体在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与保护的行列中来,激发其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新华社-新华网  2016年12月01日  20:16:48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华师大民俗学研究所茶博士创立校园“节气茶会” 大雪夜围炉煮茶
下一条: ·二十四节气:秋分
   相关链接
·[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巴莫曲布嫫]申遗与履约: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进程看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
·刚刚申遗成功的“送王船”,是一种怎样的民俗?·关于征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研究课题”选题的通知
·[巴莫曲布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可持续性——以“藏医药浴法”申遗实践为主线·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
·[刘卷 王敏]基于二十四节气与地域文化符号的叙事性产品视觉设计研究·[张婉婷 刘芳芳]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传播的创新方式研究
·[童方云]《二十四节气菜·宴》在常州的呈现·关于召开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网络视频会议)的通知
·[谢中元]非遗传承主体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倡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经验
·“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我国3项自然遗产地进入申遗预备名单
·专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刘晓峰]二十四节气与古代科学精神
·[郑艳]春秋代序 日月不淹·[张勃]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
·[梁珊珊 祝鹏程]从田园到城镇:二十四节气之于当代的意义·[杨秀]人间四月天之立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