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出版资讯

首页动态·资讯出版资讯

《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作者:商务印书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17 | 点击数:6886
 

  2016年10月15日,“《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举办。此次活动由商务印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会议特邀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副教授赖立里,中山大学文化人类学家邓启耀,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杨清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朱靖江,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春宇,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主编孔德继,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宋颖女士,中国社科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鲍江、吴乔、李荣荣、郑少雄、林红,商务印书馆学术出版中心副主任李霞出席,商务印书馆营销中心、百年资源部、太原分馆等部分人员参加。商务印书馆太原分馆总编辑李智初、中国社科院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郑少雄主持。

  四处浪迹的人类学家回到书斋后的产出是什么?那就是高头讲章。田野工作中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难道他们之间就不会发生一些更激情四溢、更具鲜活“人”之特征的故事吗?答案是“有”。刚刚出版的《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就道尽了人类学家田野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罗红光研究员创意并发起,郑少雄和李荣荣主编。在3年多的选题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80多位人类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共征集到110多篇文章,最后遴选出75位作者的98篇激情四溢、清新鲜活的田野小故事。本书涵盖的田野范围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北美,乃至北极圈以内,内容五花八门,风格多种多样,故事所述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以上。这些看似个人化的跨文化经历的故事不仅短小精悍、意味隽永、逸兴横飞、清新可读,而且蕴含着弥足珍贵的方法论意义和理论价值。同时还有著名哲学家赵汀阳教授慨然所作的漫画插图,为本书增色不少。

  本书的撰写和出版是中国大陆人类学界最值得期待的首次尝试。

 

  文章来源:商务印书馆
【本文责编:赵昱】

上一条: ·多彩中华 丝路民俗
下一条: ·田素庆:《“原生态”的幻象: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剑川石宝山歌会研究》
   相关链接
·[郭俊红]山西聚宝盆传说的文本结构与叙事动力·[刁统菊]“田野作业”概念的发展史
·[梁珊珊]阿凡提故事的历时演绎与情感诗学·[左怡兵]缀合与分化:《西游记》通天河老鼋故事生成考述
·[朱依凡]论靖康故事在明代通俗小说中的衍化·[周腾]从故事到非遗:苕瓜打金牛传说的地方实践探颐
·[周春雨]匠心琢玉:《庄子》中技艺故事的诗性智慧·[赵秋谨]明清民间故事漂泊母题研究
·[张芸朵]“幻述木人”:巧匠造人故事的技术想象与诗学意蕴·[张雨]明代小说“猿猴盗妇”故事的重述与伦理反思
·[张宇萱]遗产化视角下传承人口述史的作用机制与当代价值·[张京京]灰姑娘故事的精神内核
·[张韩]从故事形态学到计算机故事生成实践·[媛媛]关于中国灰姑娘型故事形成与传播路径的相关思考
·[叶冰洁]六朝隋唐“凶宅捉怪”故事的叙事动力·[姚苏笑]角色功能、故事类型和仪式:《日瓦戈医生》中的民间文学书写
·[杨雨秋]都市活态叙事实践的形塑机制·[杨茜]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故事的诗学研究
·[杨佳怡]家庭灵媒故事的代际传承·[徐金龙 张晓雨]跨媒介叙事:《哪吒》系列动画电影的故事世界建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