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述史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口述史

口述史的独特作用
  作者:定宜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9-11 | 点击数:6580
 

  口述史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它的个人性。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使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做同一件事情,每个人和每个人也都是不一样的。这些不一样表现在哪?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哪怕是生活经历相似的人,他们的体验也并不一样,他们的判断标准也不一样,最后对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一样。

  每一位非遗传承人同样有他的特性,一定有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这正是他的价值所在。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无论某个非遗项目有多么重要的价值,都是通过传承人表现出来的,那么他的优缺点、喜怒哀乐等都会体现在作品或者成果之中。正是由于非遗传承人有这种“个人性”的特点,因此给传承人做口述就比用其他的方式要有价值得多,能够找到很多亮点。而且如果能把口述做好,它将非常有价值。

  我曾经去海南给一个做黎锦的传承人做口述史。老人在当地很有名,她织的花纹特别繁复精美。我就问她女儿:“你母亲做得这么好,你学了没有?”她女儿就跟我说,这个东西不是光靠学就能学会的,要靠天赋。我们怎么理解这个天赋呢?这个传承人为什么能有这种天赋?其实,这就是做口述史的人有用武之地的地方。在这种时候,就需要我们去跟传承人聊,了解她到底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她是怎样传承下这门技艺的,哪种经历启发了她的灵感,等等。

  每一个作品,出自不同的人,甚至是出自同一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它都会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这些是由他的出身、经历、性格、爱好等各种因素集合起来的,我们做口述史就应该着力去探讨这些因素,细细地和传承人聊。(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以上为专家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培训班”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9月9日第8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岳庆平]关于口述史的五个问题
下一条: ·[中村贵]关于口述史在现代民俗学应用中的思考
   相关链接
·邮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创新交融论坛举办·[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中山大学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全国高校非遗政策与实务培训班招生简章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