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罗苹]神话·天文历法·形而上学
——重估上古神话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价值
  作者:罗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8-31 | 点击数:4330
 

   按:中国哲学史在学科建立之初,写作者和研究者在“疑古”思潮与科学主义的双重影响下,把上古神话排除在学科研究之外。如果能够借鉴和吸取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神话学等学科的新成果,中国哲学史史料应该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通过神话—天文历法—形而上学这一研究路径,一方面,确定上古神话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证明中国古代形而上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寻绎出建构它的天文历法基础,才能褪去它神秘、虚幻的外衣。

  一、神话思维: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缺位

  在中国目前的学科分类研究中,神话资源已经是文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但是却很少进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视野。古希腊神话对西方哲学影响颇为深远,但中国上古神话在哲学领域一直被漠视与悬置。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并没有多少研究者重视神话思维的存在,以及它对整个民族思维的影响。造成中国哲学研究者这种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大程度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论语·述而》有言:“子不语怪、力、乱、神。”2000多年来,儒家正统思想认为神话是荒诞不经的而加以排斥,导致神话思维在中国思想世界的缺失。“许多人(评论态度则有褒有贬)都观察到,在中国,神话一直是残碎的和边缘的,而且最终未能在高层文化的文学经典之中得到体现”。学界对这方面的论述不少,这里就不再赘述。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哲学史在学科建立之初,写作者和研究者在“疑古”思潮与科学主义的双重影响下,把上古神话排除在学科研究之外。1912年,北京大学哲学门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哲学史进入了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胡适1917年到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1919年2月正式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在写作《中国哲学史大纲》时,胡适对神话是不屑一顾的。他在对哲学史料的审定上断言:“中国人作史,最不讲究史料。神话官书,都可作史料,全不问这些材料是否可靠。却不知道史料若不可靠,所作的历史便无信史的价值。”胡适批判谢无量高谈“邃古哲学”“唐虞哲学”,全不问用何史料。“以现在中国考古学的程度看来,我们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至于‘邃古’的哲学,更难凭信了。”胡适不明白,神话作为“哲学史前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是我们了解先民思维方式以至整个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最好史料。正如有学者分析:“由于夏、商两代以及更早时期文献的佚失,我们根据现有的、已经明显被后世儒学所历史化和伦理化了的古籍材料,要想还原中国神话的本来面目,显然是难以从心。因此中国神话的原始面貌和脉络谱系对于我们可能永远都是一个难解之谜。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可以从大量修改过的神话典籍中发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留下的印迹,通过分析中国神话传说演化的轨迹,总结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诸多特征,以及统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精神和核心意识。”胡适这种审定史料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史辨派的创始人顾颉刚。顾颉刚秉持“古史即神话”的理念,推翻了传统所谓的“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而在哲学界,胡适的研究方法直接影响了冯友兰。

  在北京大学当学生期间,冯友兰对陈黼宸的授课方式颇有意见:“在我们班上,讲中国古代哲学史,就从三皇五帝讲起。讲了半年才讲到周公。当时的学生真是如在五里雾中,看不清道路,摸不出头绪。”冯友兰当时迫切希望有一部用近代的史学方法写出的中国哲学史。顾颉刚则评价陈汉章的授课方式说:“他从伏羲讲起;讲了一年,只到得商朝的‘洪范’。我虽是早受了《孔子改制考》的暗示,知道这些材料大都是靠不住的,但到底爱敬他的渊博,不忍有所非议。”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问世,冯友兰认为是有划时代意义的,把三皇五帝都砍掉了,对于当时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扫除障碍、开辟道路的作用。“他用汉学家的方法审查史料,确定历史中一个哲学家的年代,判断流传下来的一个哲学家的著作的真伪,他所认为是伪的都不用了。”冯友兰后来在写作《中国哲学史》两卷本中,也延续了胡适这种审查史料的方法,最早从孔子讲起,没有给上古神话、三皇五帝的历史留有任何余地。

  蔡元培在为胡适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序时评价道:“中国民族的哲学思想远在老子、孔子之前,是无可疑的。但要从此等一半神话、一半政史的记载中,抽出纯粹的哲学思想,编成系统,不是穷年累月,不能成功的。适之先生认定所讲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发达史,不是中国民族的哲学思想发达史,所以截断众流,从老子、孔子讲起。这是何等手段!”这种截断众流的做法,从一开始就受到不少人的批评,让人们觉得老子、孔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老子、孔子之前的哲学史被剪切了,上古神话的历史更不会被纳入哲学研究的范畴。但仔细分析蔡元培的这段话,我们发现,蔡元培并不是一味地褒奖胡适的写作手段,他还是有保留意见的。第一,蔡元培确定中国民族的哲学思想远在老子、孔子之前已经生成。第二,蔡元培区分了“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发达史”和“中国民族的哲学思想发达史”。胡适选择了前者作为书写哲学史的内容。哲学史多按照人物思想出现的时间顺序去书写,胡适采用这种方法也无可厚非。但在中国哲学史中,这种书写方式也会带来弊端,一些包含哲理的典籍,因为作者无法考证,或者作者不是学界认定的哲学家,其理论就无法被书写进哲学史中。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蔡元培并非主张不要去研究神话,而是说要研究这块领域需要穷年累月的时间。而当时北京大学哲学系包括全中国的哲学界,都迫切需要引入新式的写作与研究方法,暂时放弃这块领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只是当时和后来的研究者都没有体悟蔡元培的苦心。蔡元培其实隐含了这样的意思:等以后学界有条件、有能力,应该转而研究老子、孔子之前的哲学史;研究中国民族的哲学思想发达史;从一半神话、一半政史的记载中,抽出纯粹的哲学思想,将其系统化。而在当今中国哲学界,应该是有条件、有能力来完成这些任务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2016年8月22日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张多]女娲神话重述的文化政治——以遗产化运动为中心
下一条: ·[毛巧晖]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与《刘三姐》的创编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孙媛媛 刘宗迪 吴蕴豪 张超]山东地区民间星座知识调查·[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
·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