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土司遗址何以成为世界遗产
  作者:《中国民族报》综合报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7-26 | 点击数:10010
 

永顺老司城是研究土司制度和土家族历史文化的珍贵物证。 资料图片

土王墓是唐崖土司城的精华之一,也是我国西南地区保存最好、最大的一座土司墓,修立于明洪武初年。资料图片

海龙屯以石块垒砌的高大城墙关隘,形成三层防御体系,是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相当完好的中世纪城堡遗址。资料图片


  近日,由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和贵州海龙屯遗址捆绑申遗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评估报告中指出,中国土司遗址展现了中央政权与地方族群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方面的人类价值观交流。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表示,土司遗址不仅给人们带来艺术美感,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当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状况、生产力水平和管理体系。此外,土司遗址也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入选世界遗产能够让世界更加了解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使生活在中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在中国更广大区域和更多民族间得到传播,中国政府在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努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肯定。

  湖南永顺老司城:

  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土司遗址

  简介:位于永顺县城以东灵溪河畔的永顺老司城,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地。彭氏土司政权始建于后梁开平四年(910年),鼎盛时期辖20州,范围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省市边区,止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归流”,历经28代,共35位刺史或土司。

  城池遗址依三级台阶地形而分为三区:居民区、衙署区、首领生活区。遗址为“三纵五横”的棋盘式布局。

  价值:老司城遗址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治所遗址,它完整地反映了土司及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全过程。

  同时,老司城遗址也为研究土家族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土家族摆手舞、茅古斯舞、土家织锦等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流布在这片区域。此外,老司城遗址与周边美丽的山水融为一体,体现了文化与自然紧密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湖北唐崖土司城:

  借鉴汉族王城布局的“小故宫”

  简介:位于咸丰县尖山乡唐崖河畔,覃姓唐崖土司世代宦居于此。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代初期,明代末期扩建,辟3街18巷36院,包括衙署区、宗庙区、军事区,以及书院、花园、养马场、狩猎场等,占地100多公顷。清朝“改土归流”后,唐崖土司被废,土司城逐渐湮没。

  唐崖土司城遗址现有城防设施、交通设施、建筑基址、墓葬、苑囿、手工业遗址等多种类型的遗存,特别是保存完整、井然有序的道路、院落体系,呈现出城市主体一次性规划、营建的特征,被誉为“小故宫”。

  价值:唐崖布局独特,彰显出土司权力的至高无上和土司王宫的尊荣华贵。唐崖土司城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汉族王城的规划理念,在功能上参照了中国古代都城的特点,被民间称为“土司皇城”。

  唐崖土司城遗址独特的自然选择、内外有别的规划体系,承载了山地城市、家族墓地等多种功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其山居社会形态与皇权思想的结合,突出反映了以土家族文化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共存、碰撞。

  贵州海龙屯遗址:

  体现古代中国“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

  简介:海龙屯遗址位于遵义老城北约30里的龙岩山东麓,始建于1257年,毁于1600年。遗址所在山峰相对高度约350米,三面环水,一面衔山,地势险要,如今周长约6公里的环屯城墙尚存,屯东铜柱、铁柱、飞虎、飞龙、朝天、飞凤六关,屯西后关、西关、万安三关依然屹立。

  海龙屯屯顶平阔,屯内遗有“老王宫”和“新王宫”两组重要建筑基址,面积均在2万平方米左右,大体为“横三纵三”的布局,是集军事屯堡、衙署与行宫为一体的土司遗存。此外,尚有金银库、四角亭、采石场、校场坝、环屯马道和敌楼等遗迹。

  价值: 海龙屯设计构思精巧,建筑工艺精湛,设施配置齐备,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令人赞叹不已。它是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相当完好的中世纪城堡遗址。

  作为土司制度的重要实物遗存,海龙屯遗址完整地见证了我国古代民族政策从唐宋时期的“羁縻之制”,到元明时期的“土司制度”,再到清代“改土归流”的变迁。这座古屯,闪烁着古代中国对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这一管理智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有助于国家的长期统一,并在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5年7月24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几多民俗几多乐──走进北京民俗博物馆
下一条: ·民族题材纪实影像的非遗价值
   相关链接
·冲绳世界遗产遭遇火灾,教科文组织表达关切·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与自然融合:世界遗产管理与研究的新方向
·创意联结竹子与世界遗产:UNESCO-INBAR联合平行论坛于6月26日成功举办·贵州梵净山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巴林麦纳麦揭幕·创意联结竹藤与世界遗产
·中国文化遗产:英姿飒爽走向世界·纪念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十年座谈会召开
·世界遗产委员会克拉科夫会议诞生21项新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年度会议在克拉科夫开幕
·《中国民俗学年鉴2015》展示我国民俗学研究全貌·中国首部《中国民俗学年鉴2015》发布
·《中国民俗学年鉴2015》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户晓辉]《世界遗产公约》的修订及其中国意义
·[钱梦琦 姚兆余]刘皇神信仰的功能变迁研究(1949-2015)·中国是保护世界遗产的典范
·2016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清单·中国岩画实现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