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4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4年两会专区

[乌丙安]两性关系与难以控制的婚姻习俗模式
——两性民俗学的发生论题之二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02 | 点击数:3333
 

 

中国民俗学会2014年年会论文•
 
两性关系与难以控制的婚姻习俗模式
——两性民俗学的发生论题之二
乌丙安
(辽宁大学)
两性关系的民俗发生论话题还不得不回到原始婚姻习俗的形成特征上来。
我们总不能用生物学分类的科学话语说:因为我们是人科(Hominidae)动物,在生物界被列入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羊膜总纲- 哺乳纲- 真兽亚纲- 灵长目- 类人猿亚目- 狭鼻猴次目- 人猿超科-人科-人亚科-人属-智人种,我们就只能按照动物学的性本能知识解读其真兽性特征;也就是说人科动物最古久的性本能活动,特别是两性交合的本能活动,是不是就等于两性关系的原始婚姻习俗?这种假设的提问是否成立?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温小兴]傣族村寨的风水实践与文化整合
下一条: ·[乌兰]民族宗教学视阈下的蒙古族“腾格里”信仰
   相关链接
·[朱佳艺]地方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
·[肖永晖]山花烂漫新时代、凝心聚力话民艺·[吴言]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的关系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孔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空间规划的要求、模式与建设原则
·[楚惬 张子程]“云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及其保护模式研究·[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姚慧]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沈德康]论瑶族神话的分类体系、情节模式与思想特质·[高梦芬]主体在民: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另一种模式
·[陈昭玉]民间故事母题链与故事变异模式关系研究·[徐茜]自媒体时代畲族民歌的“活态”传承研究
·[陈科锦]浙江省慈溪市旧盐区海星村劳作模式变迁考察·[孟凡行]手工艺共同体的理论、意义及问题
·[八木透 晁汐]民俗学中婚姻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罗妹梅]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