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杨利慧]中国民俗学如何推进“朝向当下”的转向?
——《民俗研究》专栏·遗产旅游:民俗学的视角与实践
  作者:杨利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17 | 点击数:5032
 

【主持人按语】

  一个不可否认的社会事实是:旅游已然成为今天大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内容。作为一种流行的旅游类型,遗产旅游(heritage tourism)主要是指将“遗产”—值得珍视的、具有选择性的过去——作为消费品的旅游形式。世界旅游组织(UNWTO)对“遗产旅游”的界定是“深度接触其他国家或地区自然景观、人类遗产、艺术、哲学以及习俗等方面的旅游。”(转引自[英]戴伦·J.蒂莫西、斯蒂芬·W. 博伊德著《遗产旅游》,程尽能主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页)尽管研究者们对遗产的范畴以及遗产旅游的界定众说不一,但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遗产”包容广泛,可以包括不可移动物质遗产(例如古建筑、河流、自然景观等)、可移动物质遗产(例如博物馆中的展品、档案馆中的文件等)以及非物质遗产(比如价值观、习俗、礼仪、生活方式、节庆和文化艺术活动等)(同上,第3页)。与民俗学界熟悉的“民俗旅游”(folklore tourism)或者“民族风情旅游”(ethnic tourism)相比,遗产旅游包容的范畴显然更加广泛。

  遗产旅游的研究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既已开始,如今已成为诸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活跃在这一领域里的先行者主要包括了地理学者、经济学者、管理学者、社会学者以及人类学者等,民俗学者的身影稍晚才出现在这个舞台上——本学科长期形成的“向后看”、关注文化遗留物的传统无疑是阻碍民俗学者投身现代生活的关键。但是社会的迅猛发展不容忽视。当民俗学者日益发现曾经熟悉的村落里的民歌民谣、民族服饰甚至宗教舞蹈,越来越多地跨出村寨的边界,出现在繁华都市的艺术舞台、旅游景点和商业广告中的时候,民俗学界兴起了一场有关民俗本质以及民俗学学科范畴的大讨论。欧洲民俗学界有关“民俗主义”(folklorismus/folklorism)的探讨、美国民俗学界有关“伪民俗”(fakelore)的论争、中国民俗学界对包括民俗主义在内的一系列西方理论的译介和讨论等,都促使本学科的从业者逐渐拓宽视野、开放胸襟,以积极的态度关注身边急剧变迁的当代社会——民俗学出现了从“向后看”到“朝向当下”的转向。对于遗产旅游,民俗学者也很快参与到众多学科的讨论和研究中去,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例如Regina Bendix, Backstage Domains: Playing "William Tell" in Two Swiss Communities, Peter Lang AG, 1989; 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 Destination Culture: Tourism, Museums, and Herit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民族出版社2006年),他们的成果不仅进一步推动了民俗学向当下的转向,而且也对其他相关学科做出了贡献。

  中国民俗学自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出现了“朝向当下”的转向(拙文《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文献考据和文本溯源式的研究逐渐为对当下的民间传统进行田野调查和研究的民族志所取代(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但是,无疑,这一转向尚需要大量深入思考和实践来进一步切实向前推进。比如,在当下的村落中考察存留和变迁的民俗固然重要,被挪移出村落的边界、经由各种中介而进入其他商业性、政治性、文学艺术性以至于学术性的语境中的民俗也急需加以具体、深入的研究。再如,当民俗学专业的青年学子们满腔热情地预备探索遗产旅游、动漫电影、网络游戏和cosplay(真人角色扮演)时,民俗学的学科训练能够提供给他们哪些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助益,这些也需要民俗学者认真、自觉地加以反思和总结。

  美国民俗学家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认为民俗学的训练对于她研究旅游很有帮助,特别是表演的视角使她关注艺术家们,并通过他们扮演(enactment)的自反性(reflectivity)来探索新的理论(“Performing Live: An Interview with 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 Adrian Franklin, Tourist Studies, 2001, vol.1 (3):211-232)李靖认为:“以民俗事象的特质为核心”的视角有效地引导了民俗学家在解读旅游语境中的节庆空间时,把旅游化看成节庆自身发展变迁过程中内在的一部分,从而避免了把旅游化简单化地理解为异化性的外来因素,或者把旅游化作为主导视角这样本末倒置的问题(见本期);德国民俗学家Wolfgang Kashuba认为:无论在过去还是在当下,移情投入和行动者导向都是民俗学家和民族学家的方法论优势(沃尔夫冈•卡舒巴:《民俗学在今天应该意味着什么?——欧洲经验与视角》,彭牧译,《民俗研究》2011年第2期);刘铁梁认为:民俗学的特殊之处在于民俗学家是经由模式化的民俗来感受生活(刘铁梁:《感受生活的民俗学》,《民俗研究》2011年第2期)。在我看来,无论研究的具体对象是什么,民俗学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它将“民俗”——日常生活中那些具有传承性的生活文化,而并非全部的日常生活——在生活中的生存和变迁状态置于研究的中心位置;第二、具有移情地理解民俗主体(或者说“传承人”)的主位(emic)视角;第三、运用民族志方法,对民俗生存和变迁的语境及具体过程进行参与观察和深度描写,并对相关的社会关系和话语做出细致分析;第四、从本学科得以安身立命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视角出发进行研究,这些概念和视角包括文本、语境、传承、传统、集体、文类、表演等等(可参考Burt Feintuch, ed. Eight Words for the Study in Expressive Cultur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3. 笔者有修改);第五、管窥见豹,由案例的考察引申至对民俗学的一些基本学科问题的关切和探索,例如,“民”是谁?什么构成了“俗”的内核?民俗以及相关的变体(民俗主义或者民俗化的表达文化)对于共同体或者个人的意义是什么?从民俗到民俗主义或者民俗化,哪些变了,哪些没变,为什么?大众旅游和媒介的变迁是腐蚀民俗的罪魁祸首呢,还是可以成为民俗保护的助力?个中转换的条件是什么?……从这里也可以(而且应该)进一步参与到更大话题——例如文化多元化、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遗产经济学等等——的讨论中去。上述特点构成了民俗学参与现实社会建设以及跨学科讨论的基础,也是其优势之所在。确立了这样的学科意识和自信心,并认真加以实践,那么无论我们研究的对象是村落里的秧歌小戏还是都市舞台上的校园民谣,是旅游景点的导游还是《魔兽世界》的玩家……不管作为对象的风筝飞到哪里,我们手中都会把握住民俗学这根线,而我们的研究也将成为连接昨天和明天的重要桥梁。

  本组专栏便是出于上述思考和追求而组织的。它力图以当下如火如荼的“遗产旅游”为窗口,进一步展示并探讨民俗学在研究这一新兴领域时的特点和潜力,切实推进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学术转向。受邀参与本辑专栏的作者大都有民俗学的科班背景,正在从事与民俗学相关的科研、教学和实际保护工作,或者虽受训于其他学科,但是研究方法与问题意识有着鲜明的民俗学取向。其中前三篇论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民俗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李靖的论文立足于云南景洪市傣历新年节旅游化的民族志个案,生动地描述了地方政府和地方宗教上层人士如何影响着节庆空间的表述,并使其呈现出多元复杂性。文章注重权力的流动性和对权力利用的创造性,细致考察角色的具体多元性、角色本身的行动话语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所上演的“戏剧”,由此对学界流行的、注重对节庆空间的单向权力结构进行分析的做法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张巧运的个案描述了2008年汶川地震后羌族民俗传统经历的重建——震后由政府主导并迅速兴起的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让羌族浴“难”重生,羌族的传统民俗也随之绽放出新的活力。论文探讨了目前国际国内民俗学界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旅游与民俗保护如何双赢,并指出只有正确认识民俗活动和遗产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区别,在利用和表现民俗文化上进行相应的取舍,才可能探索出一条既能保护民俗、又能促进其旅游发展的道路。这一主张对于当前中国民俗的保护和利用,无疑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安德明的论文主要探讨了边境旅游如何使“国家”的意识和认同得以具象化和强化。通过对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类型的概括和分析,文章指出,当地旅游是以“边关风情”为主题而构建的一个系统,通过运用口头艺术及其他多种民俗资源,并以不同手段表演各种“边疆元素”,边境旅游客观上为来自中国内地的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自己国家的边界并强化国家意识的特殊场域。论文从边境旅游的独特视角,为深入考察国家在场以及国家意识形成的复杂多样性做出了贡献。笔者的论文则将国内民俗学很少注目的导游的叙事表演纳入观察的视野,通过对河北涉县娲皇宫景区的导游词底本以及导游个体的叙事表演的田野研究,展示了遗产旅游语境中神话主义的具体表现和特点,并倡议研究者将神话的整个生命过程综合起来进行整体研究。专栏的最后一篇文章来自美国公共民俗学家的旅游开发实践。威利·斯迈斯(Willie Smyth)博士是美国一位有成就的公共民俗学家,长期在华盛顿州帮助当地社区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他的文章细致地展示了美国民俗学家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地方社区开发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并解决旅游开发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对于中国民俗学者的公共实践,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专栏主持人: 杨利慧)

(本文刊于《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

【《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专栏】遗产旅游:民俗学的视角与实践
·[杨利慧]中国民俗学如何推进“朝向当下”的转向?(主持人按语)
 ·[李靖]印象“泼水节”:交织于国家、地方、民间仪式中的少数民族节庆旅游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的案例研究
·[安德明]体验国家的边界──以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为个案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词底本与导游的叙事表演为中心[1]
·[威廉·斯迈斯]华盛顿州的文化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解[1]
下一条: ·[李靖]印象“泼水节”:交织于国家、地方、民间仪式中的少数民族节庆旅游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你好!中国”旅游推介会在巴黎举行
·《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