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互联网民族志调查扩展人类学新领域
  作者:刘秀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1-25 | 点击数:4773
 

  【核心提示】互联网田野在很多方面区别于传统田野,除了具有匿名性、隐身性等基本特点外,互联网在中国不只是一个工具,更具重要的平台意义。在上下连接机制缺乏的现实状况下,互联网将下层声音传达至上层,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表达风险,由此,中国的线上文化具有特殊意义,是具有文化差异性的重要田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上展开了一幅幅丰富的文化图景。线上联络、线下聚集的事件时有发生;微公益等慈善活动方兴未艾,甚至影响国家决策,如“免费午餐”项目的推出。我们已不能简单地将互联网现象当作技术现象来对待了,基于互联网展开民族志调查日益重要。由于网络研究者及调查对象身体不在场,沟通具有匿名性,存在网络分层现象等原因,使得网络民族志研究与传统的田野调查具有很大的不同,面临调查伦理、田野边界等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网上调研经验,就网络民族志研究谈一些感受。

  调查形式:问卷与访谈相结合

  一个网络事件往往涉及成千上万网民,其中,有几个关键人物可称之为意见领袖或者“运动创业家”。对于普通研究者来说(他们不同于某些大型网站,可以在网页上直接发布问卷),是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众多网民,还是采用深度访谈的形式调查重要人物,就成为第一个纠结的问题。问卷法有利于了解网民的普遍状况和行为动机,进而对调查对象有一个整体认识,难点在于网民的易退出性导致找到被调查者非常困难——他们可能就一件事发表完意见就消失不见,也可能很快转入线下活动而销声匿迹。因此,对成熟的网络社区、QQ群等相对较为“封闭”的网络社群较容易采取问卷法,而对于微博等开放的网络群体则很难适用,这样,访谈关键人物就成为重要的调查方式。访谈法能够深入了解网络事件的内在机制,获得许多“珍贵”一手资料,缺点在于难以确保观点的全面性,有以偏概全的风险。当然,在人力物力和基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种调查方式相结合能够取得更好效果。

  研究者立场:列好访谈提纲 抑制主观性影响

  在网络上,研究者见不到访谈对象,而有的访谈对象是社会名人或者网络名人,虽然在网络条件下,大大降低了联系对方的成本,即常常打开微博私信就能够直接对话大V(微博认证用户),然而,研究者容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担心对方是大V,没空或不愿意回答自己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会有一种想要跟访谈对象“套近乎”的冲动,表现出自己同意对方的观点和态度,以获取访谈资格。然而,对于研究者来说,尽管未必能够做到价值中立,但客观冷静的调查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如此,便发生了研究立场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纠结。笔者认为,调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是必要的,可以列好访谈提纲,也可进行一些半结构式访谈,以确保调研过程的可控性,抑制个人主观性影响调查结果。

  进入时机:锤炼问题后进入田野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人们就体验到了什么叫作信息爆炸,Web2.0时代的到来加剧了这一情况——只要接入互联网,人人都是发声筒。研究者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就存在一个何时进入田野的问题。以进入一个网络事件为例,事件发生时即刻进入利于获得一手资料,可实时监测其发展动态,缺点在于没有经过前期论证的调研往往缺乏问题意识,在调研过程中才发现研究价值不大,却已经浪费了不少精力。这样,调研结果往往呈现出表层化特征,沦为简单的事实描述,难以彰显社会学想象力。一项调研如果经过长期论证,研究者带着问题意识进入事件,则能够深入事件机制,发现潜在的运作逻辑,但同时可能错过事件直播的精彩细节,比如大量一手资料很快被删除,事后调研无迹可寻。因此,何时进入、怎样进入便是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比较好的情况是,研究者在一个领域内长期研究,并密切关注网络相关动态,在事件发生时敏锐捕捉信息,将可能有用的内容复制粘贴下来,结合先前的研究基础,锤炼问题后再进入田野,将即时性与深刻性结合起来,达到最优效果。

  访谈技术:适当采用网络用语

  在传统的调研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考量的是使用口语还是书面语;而在网络民族志中,使用日常语言还是网络语言则成为一个问题。不得不说,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文化,“ORZ”、“打酱油”、“河蟹”等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在互联网田野上,使用日常语言有利于保持研究者的客观独立性;而使用网络语言则有利于沟通,适合互联网场域。笔者认为,这可以分为两个场景:如果是相对公开的态度调查,一般可以采用日常语言,因为网民是开放的,尽量用平实易懂的日常语言可让他们明了调查问题;而如果是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在联络访谈对象和访谈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网络用语,以拉近研究者与访谈对象的距离,使后者感觉是在轻松地回答问题,避免脱离网络场域而导致的应付式虚假回答。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把握火候,不能因为使用网络用语而暴露了研究者的倾向。

  田野边界:主要田野点在线上 适时转入线下

  互联网田野在很多方面区别于传统田野,除了具有匿名性、隐身性等基本特点外,互联网在中国不只是一个工具,更具重要的平台意义。在上下连接机制缺乏的现实状况下,互联网将下层声音传达至上层,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表达风险,由此,中国的线上文化具有特殊意义,是具有文化差异性的重要田野。但是,与此同时,多数网络事件都与现实问题紧密相关,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正在被打破,线上与线下同样真实,因此将互联网田野称作“虚拟民族志”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样,研究者是调查线上还是转入线下就成为一个问题——前者有利于更好地体验网络文化,而后者则能够拨开迷雾,获得更加完整的真相。笔者认为,在调查设计时,研究者可以将主要田野点放在线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线下约见被调查者,进行多地点式的田野工作,取得更加立体的一手田野资料。

  由于互联网是一片新的田野,经营者、体验者和管理者都刚刚登陆这块领地,互联网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研究者在这些变化中常常应接不暇。在传统田野领域里,人类学研究曾有“抢救式人类学”(salvage anthropology)的主张,即记录濒临消失的文化,使它们不被遗忘。在此意义上说,记录每天都在消失、每天都在生长的互联网特质是极其必要的。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链接

  虚拟社区中的人也生活在真实世界

  网络空间创造了与我们既有经验不尽相同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既是真实空间的一种延伸,同时在人们的交流和互动中又具有了某些新的特征,因此在网络空间进行的民族志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真实空间的民族志。同真实生活中的田野调查一样,网络上的民族志研究也需要一定的规范。

  首先,应遵守一定的网络礼节,随时提醒自己面对的不是虚拟的空间,而是真实存在的人,应以现实生活中的礼节来对待对方,尊重对方的隐私、原谅对方的错误以及平等友好的态度等。

  其次,作为虚拟民族志调查者,还需格外注意自己的职业道德,譬如在聊天室中进行访谈时,应该公开自己作为调查者的身份,明确告知对方自己正在为某一项研究进行调查,所获取的资料将被怎样使用。

  再次,一般不要过多询问对方的真实身份,以防引起对方的戒备心理,除非已经建立起彼此信赖的良好关系。有时调查者还需要考虑应该怎样来保护自己的调查对象,可建议其尽量使用公共互联网资源,或者以普通信件的方式返回打印出来的问卷等。

  (摘自朱凌飞、孙信茹:《走进“虚拟田野”——互联网与民族志调查》,《社会》2004年9期)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15日第524期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海外民族志研究与文化间性
下一条: ·[刘铁梁]劳作模式与村落认同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
·[杨雨秋]当代互联网“姨妈神”俗信的文化解读·[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
·[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
·[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李扬主编:《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
·[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