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岳永逸]没了眼睛与嘴唇的土地──忧郁的民俗学札记之十六
  作者:岳永逸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8-08 | 点击数:6930
 

  对迈入城市化进程后的当下土地,用生命在亿万中国人长期引以为自豪的人字形铁轨上写下最后诗句的独行诗人海子,有着更深邃的思考: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下
  在五月的麦地 梦想众兄弟
  看到家乡的卵石滚满了河滩
  黄昏常存弧形的天空
  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为众兄弟背诵中国诗歌
  没有了眼睛也没有了嘴唇

  五月的麦地满是哀伤的村庄!这是诗人海子的民俗学,也是我的民俗学。对我而言,乡土是关注现代性和都市生活方式的都市民俗学的根基,起点与终点。

  在中国,又有杜鹃鸟之称的布谷鸟有着多种传说和哀婉的故事。但是,不论有多少异文,在那个叫做槐树地的村庄,每当布谷鸟啼叫的时候,也就是该麦收的时候了。母亲曾在无数个有布谷鸟啼叫声伴奏下的月夜挥镰割麦。多年前的我,无论是在麦地与母亲一道挥镰,还是背着沉甸甸的麦穗步履蹒跚走在回家的山路,布谷鸟清脆的啼叫与我的汗水一道滴答滴答地混融进高一脚浅一脚的土块和岩石中。从此,如同响了千百年的北国木兰的机杼声,“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快快快黄!快快快黄!”“快快割麦!快快割麦!”“快快播谷!快快播谷!”的声音融进了我的躯壳与生命。无论在常住的京城,还是暂时栖居的剑桥,类似的鸟鸣常常将毫无睡意的我沉沉地唤起,遥望窗外没有麦地的夜空或晨曦,总会念想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的母亲。

  或者,我忧郁的札记可以用这两句诗行作结: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产经》 2013年第7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岳永逸]忍辱负重的“非遗”(下) 忧郁的民俗学札记之十五
下一条: ·[陈映婕]超越“遗产观”的中国民俗学发展
   相关链接
·华西民俗学论坛(2025)|“回向历史的民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蓉启幕·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征文启事
·坚持尊重原则 加大力度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巴莫曲布嫫代表:坚持尊重原则,加大力度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2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1-2月受理)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毛巧晖]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到田野研究新范式
·深切缅怀陶立璠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朝戈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进入非遗堂奥的好用指南
·[刘先福]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生成与演进·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1期活动预告
·第二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拉开帷幕·[郭翠潇]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1-12月受理)·[杨德亮 金明艳]民俗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周星] “民俗”的体系化与“民俗学”的体系化——对中国民俗学教科书的结构分析·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4)在济南举行
·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探索新近列入名录的活态遗产项目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