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茫茫的长白山老林,一个猎鹰村屯中, 
  世代传承的捕鹰人留下了一段又一段悲壮而传奇的故事⋯⋯ 
  
  
  打猎归来的鹰屯猎鹰人,猎获了一只野鸡(图最右边人手中所提之物),个个喜笑颜开。位于吉林市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的打渔楼村又称为鹰屯,猎鹰习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满族世代相传的萨满祭礼,又强化并传承着满族的崇鹰习俗。 
  猎鹰人平时的工作就是遛鹰,在他身后就是传承几百年鹰猎文化的鹰屯。当年努尔哈赤就在这里设立了专职的捕鹰机构,相当于皇家猎鹰专供站。 
  过去,猎鹰人架鹰出猎都是骑马;现在,则改成了乘坐汽车。虽然换了交通工作,但传承自祖先的猎鹰文化并没有改变。 
  熬鹰成功后,鹰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鹰把式就要给鹰喂食牛肉、老鼠、鸽子肉等。每次喂鹰,鹰把式喊“这”的口令,目的是为了给鹰建立条件反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新浪-中国科学探险  2013年07月19日 10:21 【本文责编:思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