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在天津成立
  作者:记者 田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6-07 | 点击数:3144
 


  中新社天津6月4日电 (记者 田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4日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在此间表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冯骥才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自2000年至2010年,中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十年间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相当于每一天消失近百个村落。”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冯骥才说,伴随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国村落数量锐减,大量吸附其上的民间文化迅速消失,少数民族聚集地濒临瓦解,保护传统村落已经迫在眉睫。

  2012年4月,在冯骥才的倡议下,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并颁布了首批646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列入国家重点项目。

  当日成立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由人类学、建筑学、民俗学、遗产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将致力于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完整的资料体系与数据库,制定保护标准,研究保护方法,提供保护与发展的范例;同时,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传统村落的现状,传播各地传统村落保护的新观念新方法。(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年06月04日 20:48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非遗后时代,传承人更需呵护
下一条: ·乌丙安教授赴德讲学
   相关链接
·[沈昕 孙宇梦 葛惠芳]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代表性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存在现状调查研究调研报告
·[白莉 张晓玫 袁浩哲]传统村落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扎西卓玛]中国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探究
·[柯小杰]传统村落:活态的民俗博物馆·[胡雅丽 杨立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生产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符腾]浅论传统村落的人文记忆传承与保护·[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载体保护开发路径研究
·[谭娟]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研究 ·[胡彬彬 王安安]叙事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新民俗
·[张建芳]贵州仡佬族传统村落沈家坝调查报告·[王喜根]“空心村”呼唤“文化商人”
·[王翠玲]劳动的晾晒与展演的“晒秋”:篁岭村生活节奏变迁的考察·[柴书毓 高忠严]山西阳城传统村落道德建设资源研究
·[邓启耀]民俗影像拍摄的现场语境·[乌丙安]中国社会转型中传统村落的文化根基分析
·江苏率先对传统村落立法保护·传统村落遗产:“乡愁”如何寄放?
·[魏宏欢]村落空间与地方记忆的互建·[林晓平]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析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