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和平艺术家张军:为世界打开昆曲园林的大门
  作者:肖凡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02 | 点击数:3262
 

  31.05.2011 - UNESCOPRESS

  和平艺术家张军:为世界打开昆曲园林的大门

  张军从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手中接过和平艺术家证书。版权© UNESCO/PatrAnia Freindorf

  采访者:教科文组织新闻官员 肖凡

  “昆曲《牡丹亭》中有一句著名的唱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我希望能为我们这一代人打开昆曲这座园林的大门。”——张军

  张军是有着“昆曲王子”美誉的英俊小生;他曾因与王力宏合作演出《在梅边》,与谭盾合作实景园林版《牡丹亭》而备受瞩目;他也曾因在10年中走遍300所高校和中学推广普及昆曲而广为人知。5月26日,在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一个任命仪式上,张军成为继巩俐和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之后的第三名华人和平艺术家。

  被任命为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军:今年是我从业25年。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唱昆曲50年,如果是的话,今天是我唱昆曲的又一个开始,为数不多的一个开始。我要尤其珍惜这样一个机会。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通过昆曲来交更多的朋友,因为我被昆曲的传统、精神、魅力所深深打动,我觉得它在世界上可以代表中国来跟大家分享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我一直像在《牡丹亭》的《惊梦》里一样,在寻找这样一个梦想:那就是从什么地方可以真正地重新开始。我今天非常地感慨,能获得教科文组织给我的这样一个支持和机会,在世界的平台上,与大家一同分享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昆曲。对我来说,意义实在是太不一般了。

  您刚才在讲话中提到,今天是您父亲的生日。在学习昆曲的过程中,您父亲起到过什么样的作用?

  张军: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便让我练习音乐,其实他并不懂音乐。我学习过二胡,学习过手风琴……就是这样一些非常碰巧的机缘,我与艺术有了接触的机会。我觉得任何一次机缘都足以改变人的一生。我感慨,是因为我觉得很巧,我想起小时候爸爸让我练琴,我非常怨恨为什么我要练琴,但正因为这样一个机会,才让我踏上了昆曲之路。所以我想,要珍惜每一次的机缘。对我来说,人生太梦幻了,人生是需要自己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去把它做好的。就像我这十多年来跟年轻的朋友们交流昆曲,也许有人会觉得我挺傻的,但我自己深深地感受到,在这样的过程里,每一位受众,也就是年轻人给予我的鼓舞,才能让我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这是我非常强大的动力。

  您是否从小就对传统艺术情有独钟?

  张军:事实上并没有。我自己都觉得干昆曲几年以后,一直没有找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二十五年下来,我自己深深的感受到,与其说我干了昆曲这一行,不如说昆曲改造了我。我认为,作为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年轻人,我有幸体验了我们的祖国飞速变化的过程,也体验了社会在物质和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我很感慨昆曲这样一门艺术始终陪伴着我,给了我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同时昆曲也给了我这样一个机缘,给了我无穷的力量,继续走一条不回头的、坚韧不拔的道路。可以说,是昆曲造就了我。

  我们生活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就像一首歌里唱的——《牡丹亭》里那种很古典、浪漫的感觉已经很难找到了。现在的生活和音乐节奏都很快,您认为昆曲怎样才能跟上形势,打入年轻人的MP4、MP3?

  张军:这个问题道出了一个有着600多年传统的艺术,如何在今天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的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我觉得我跟我们的前辈,大到梅兰芳大师这样的艺术家,永远是一脉相承、殊途同归的——我们通过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把这样的戏、艺术和精神继承下去。但我们又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身处的时代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将我们的爱、将我们的热情和感受,通过当代人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下去。今天,在这个舞台上,我唱的这一段其实是400年前的文学,300年前的音乐,1000多年的记谱方式,但我用了全新的方式来演绎它。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用一种新的方式把我们所熟悉的昆曲传播给大家。我自己十几年来一直在实践这条道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用MP3和 MP4来感受传统文化,或者流行文化,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你要进入到他们的领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的艺术工作者动更多的脑筋,花更多的时间去实践,最终如果进入了,那就是我们的骄傲。进入了以后,大家就会感受到中国昆曲了不起的一面。我想未来就会有新的观众,昆曲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道路才会更全面。

  站在教科文组织这个平台上,您对未来的展望是什么?

  张军:就像今天感受到许多外国朋友的热情一样。我认为昆曲有很多跟大家交流的空间。从非遗的角度来说,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教科文组织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10年。10年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和平艺术家”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我希望到世界各地去,与其他非遗艺术进行互动、交流、学习。既可以把它们带入中国,也可以把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对于我来说,这个机会太伟大了,所以我一定会努力!

 

  文章来源:UNESCO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专题║ 神话与神话学:教材建设与学科发展笔谈
下一条: ·普通人的社会权利与历史述说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