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吴晓东]系统性与创新性并举的神话学教程
  作者:吴晓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0-16 | 点击数:3903
 


  一门独立的学科,要有独立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那么,作为这门独立学科的教科书,便要给读者传达这些信息,给读者关于这门学科一个整体框架。杨利慧的《神话与神话学》一书可以说已经比较好地达到了这一目的。

  《神话与神话学》的上编与中编都是介绍神话学的研究对象的。上编是从神话的界定来阐述的,即使是论述神话与传说、故事等文类的关系,以及介绍神话的分类,也是为了更好地解释什么是神话。中编则是介绍具体的中国神话故事,让读者对中国神话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在上编与中编完成介绍研究对象之后,下编便着重介绍研究神话所采用的理论与方法。换句话说,上编与中编是介绍“神话”,下编是介绍“神话学”,这本教材的书名大致也因此而得。因此说,此教材很有系统性,能比较好地给读者关于神话学这门学科的一个基本框架。

  除了以上的系统性,此教材还有一些优点。第一、一本教材往往受到版面的局限,不可能包罗万象一网打尽。作者采用了“延伸阅读”的方法,给读者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读者可以顺着作者的指点迅速获得许多很有用的资料。第二、比较客观地把前人的一些观点呈现给读者,因为是一本教材,自己的观点只是点到为止。第三、作者长年教授神话,在神话研究上颇有造诣,所以不仅能很详细地介绍西方一些研究神话的理论与方法,而且揉进了自己的理解。更可贵的是,作者是表演理论的引进者,她没有停留在介绍的层面上,还尝试了把表演理论运用到神话的研究里来。正是受到这种理论的影响,作者在介绍中国神话的时候,不仅给读者呈现出一则神话的梗概,还特意让读者了解到这些神话的讲述场合、传承者与讲述者,这对中国的神话研究无疑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的。

  当然,此书也可做进一步的增补。如果篇幅许可,能在中编添加一些国外的神话介绍,让读者对整个世界的神话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更好了。另外,在下编“理论与方法”之后再增加一个部分,介绍国内外的神话专题学术史。我说这个学术史,指的是研究的观点史,而且要将这些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实,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学生最薄弱的一环就是不了解在这个领域里人们都已经做了些什么,提出过什么疑问,哪些疑问已经有基本定论,哪些观点已经被否定,学者们目前在哪些问题比较纠结,有待去解决。正因为这方面的缺失,学生就缺少问题意识,不知道怎样选题去做自己的学问,往往是抓来一个比较新的理论,然后去找材料套用这一理论,与研究精神背道而驰。我们应该是先有问题,一个让你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这个问题让你魂牵梦绕,死死地抓住了你的心,你茶饭不思也想去解开这道未解之谜。在这一解谜过程中,才去选用适合的方法,如果没有适合的方法,还可以自己创造一套方法,这一创造,便是新理论的诞生。一部教科书,如果不仅提供了知识,还培养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会更为成功。当然,作者在每章之后出了一些思考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这方面的作用。

  就神话的界定,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想借此机会表达一下。神话定义似乎极为复杂,就像《神话与神话学》一书引用大林太良所语,“有多少学者研究这个问题就有多少个神话定义。”《西方神话学读本》精选了22篇论文,其中《神话界定问题》、《论神话的界说》、《神话:一个游移不定的词语》等大半涉及神话的界定问题。可见,“神话”是一个难以理解的词。我的想法是,一、“神话”具有动态的特征。神话形成的条件是必须具备信其为真的一方与认为是假的一方。信其为真的一方可以是同时代的人群,也可以是历史上的人群。信与不信是一种动态过程,并非一成不变。因此,一则文本是否是神话,也是处于一种动态与相对之中,不是固定的。换句话说,同一则文本,对信其为真的某些人来说是真实历史或科学,是“神圣的”,而对认为是假的人群来说是神话,是不“神圣的”。二、神话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心灵史(思想史)。神话不是自然史或现实史,但它是人类探索、解释这个世界的思想史。这种探索一直没有间断过,在人们尚未能证伪某种理论的时候,它便是“历史”或“科学”,当人们证伪之后,它便成为了神话。从这一角度来说,神话与科学不是相容与对立的问题,而是他们本身就是一回事。三、神话与所谓的原始思维无关,只与知识有关。没有什么原始思维。神话不是原始思维所致。世界上所有的神话所蕴含的思维,当代人都具有。不过,后人的知识远比前人知识丰富,后人在不断地否认前人的某些思想,从而使以前某些被人们深信不疑的思想(这些思想以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神话。比如“宇宙卵生说”,“女娲造人”,这些都是前人探索宇宙、自然的“科学”观点,与现在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在性质上没有区别。同理,后人也会不可避免地否认我们目前深信不疑的某些东西,使之成为神话,如果“宇宙大爆炸学说”在多年以后不幸被证伪,那它也难免沦为神话。四、我们的生活中是否还有神话,如果有,在哪里?当代人依然沿袭原始人的习惯,即遇到解释不了的问题时,总是喜欢借助“非人类所为”来解释。以前人们喜欢用神来解释某些自然现象,现在我们依然沿袭这种传统,只是有了一定的变异,比如我们喜欢用“外星人”来解释一些难解之谜,热衷于讲述一些非人类的故事,这从性质上说与神话是同一思维模式。不同的是,信其为真的人少,持怀疑者多,而在古代,信神的人多,怀疑者少。不过,这些文本都具有将来成为神话的潜质。

  (吴晓东:中国社会学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本文刊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9期“神话与神话学:教材建设与学科发展笔谈”)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岗龙]神话学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成熟的标志
下一条: ·[田兆元]神话学概论读本与神话学学科发展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