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出版资讯

首页动态·资讯出版资讯

《南京地名大全》揭开石婆婆之谜
  作者:王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7-12 | 点击数:8293
 


  背景:耗时长 历时7年编撰地名大全

  南京市地名办主任雍玉国说,地名虽小,影响却大、故事尤多,它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社会作用,是历史发展的活化石,“看着这一千多页的大部头,我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

  “《南京地名大全》成书花了7年,但准备工作从1980年就开始了。”雍玉国回忆说,1980年至1982年、1988年至1992年,南京开展了两次地名普查,摸清各类地名的基本情况,初步建立了市、区县两级地名档案。市地名委员会从1999年即启动了《南京地名大词典》的编写工作,为《南京地名大全》的编撰奠定了基础。2005年至2010年,在《南京地名大词典》的基础上,将地名收录范围由老城六区扩大至全市13个区县,进一步增强图书的专业性、文化性、实用性、全面性,至2010年10月,《大全》初稿完成,第三阶段(2010年至2012年):认真校对审读,精心设计印刷,《南京地名大全》正式出版。 

  人才缺 地名专家库亟待扩容

  在2006年8月,现代快报曾与南京市地名办联合开展了“海选老地名”评选活动,吸引了数万名热心读者的参与,可见南京市民对老地名的特殊感情。“遗憾的是,南京地名专家库只剩下我们这批老人家了。”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前任会长、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马永立,今年已经74岁了,他一直在关注《地名大全》的编写工作,“吸纳培养年轻的地名学者迫在眉睫。但让我们头疼的是,既要熟悉南京古今地名,又要通晓南京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掌握地名管理工作,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寻。”

  据悉,南京地名专家库成立于1999年,现有7名专家,平均年龄接近70岁,主要由高校教授、地名部门的退休人员组成,今年以来,市地名办一直在全市范围内招纳地名专家,却只有一名南京大学的年轻教授加入。

  马永立说,早在1988年,南京大学曾受国家民政部委托,办过两届地名学专业,当时是从大二的学生中分流了一批学生到地名学专业的,但是后来招生时因为很多人对地名的不了解,导致招生都没招满,最后不得不停办。此后,国内没有大学设过地名专业。他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地名一旦出了问题,不仅仅是出门找不着北的小问题,更可能是涉及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大问题。为此,他呼吁政府要重视地名工作、地名文化,增加对地名工作的投入,培养后续力量。

  保护难 地名规划应与城建同步

  古老地名消亡危机,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据不完全统计,玄武、白下、秦淮、鼓楼、下关、雨花台等六城区的废旧地名档案中,共记载了消失的老地名1900条左右。“尤其是这15年来,南京已经有180多条有历史含义的路、街、巷名从地图上消失。”为此南京近年来先后推出“老地名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千年古镇竖碑建亭”等活动,但遗憾的是,纳入保护名册的112个老地名,被重新启用的只有三四个。

  马永立说,目前,南京还没有把地名规划做起来,“我们的地名工作一般都是事后命名,也就是等工程结束后,再进行命名,这就出现了以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临时地名的做法,比如南京人都知道有个‘四环路’,可是在地图上你根本就找不到这条路!还有,不少南京人搞不清‘纬七路、纬八路’究竟是指哪里。”

  马永立认为,应该是城市规划到哪里,地名规划就跟到哪里,这样一来,在命名时可以先考虑重新启用老地名,使之重放异彩,传承地名文化,增加城市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厚重感。

  南京地名问卷,你会答吗? 这些地名生僻字你会读吗?

  对于大部分生活在南京的人而言,南京的地名大多耳熟能详,但凡事总有些例外,比如下面这些地名你都会读吗?

  西旺壒

  方位:溧水县石湫镇光明村

  不读xīwàng ài ,应该读xīwàng zhuāi。壒(ài)是尘埃的意思。但是在南京地名中多读zhuāi。这里“壒”是古代村庄通名。

  戈家凹

  方位:铁心桥街道马家店村

  你是不是读成gējiāaō?错了!凹是个多音字,可读aō,可读wā,这个地名应该读gējiāwā。在南京除了戈家凹外,还有断山凹、红土凹等,在南京地名中,这个字不读aō,而是普遍读wā。

  另外,南京地名中还有些特殊读音字。如“郄”原本读qiè,但在南京市境内多读qì,在江宁区上峰郄坊一名中读qū。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现代快报 2012年07月12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柳亚子主编《上海市通志稿》将被重新整理出版
下一条: ·中国首部大型彝族文化总集编译完成
   相关链接
·《刘魁立文集》(八卷本)新书发布会 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
·[王建军]国中异“国”:南京国民政府“国历”的错位与纠葛·[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南京:让传统文化“携手”现代科技·[祝秀丽]秦汉至明清秦始皇庙祠的历史变迁述略
·《山西省志·民俗志》出版发行·[赵宗福]族群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互动
·南京农业大学成功举办“节气、节日、节俗与乡村发展·田野工作坊”·第二届钟山民俗学青年论坛暨第十二届江苏(南农)民间文艺青年论坛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
·[赵宗福]族群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互动·[高忠严]地方志与公共空间的审美书写
·第二届“农耕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高淳举行·中国民俗学会2016年年会在南京召开
·中国民俗学会2016年会在南京召开·[黄茹倩]蒋子文信仰弱化原因微探
·南京民俗博物馆:“非遗周周学”·2014中国民俗文化产业现状与前瞻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
·[谈思嘉]南京白局现状分析及保护传承对策刍议·[齐钊 赵旭东]地方志与中国风俗的区域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