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全国仅二十人左右“精通”满语
——满语研究渐趋深入 复合型人才稀缺
  作者:记者 曾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7-07 | 点击数:11229
 


从全国范围来看,与数量巨大的满文文献相比,满语学术人才极为缺乏,
这与学界对满语人才的要求也有一定关系,无论是满文文献整理,
还是满语研究,都需要受过多方面学术训练的复合型人才。

 

  满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文化载体——满语一直受到中外学术界关注。

  近日,记者从有关学术机构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满文文献整理和满语研究取得不少新的进展。满文文献数量庞大,在诸多学术领域都有重要价值,为学界公认。但满语得到的重视仍显不够,尤其是具备学术研究能力的满文人才培养亟待加强。

  满文文献整理取得新进展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留下浩如烟海的满文档案史料。位于故宫西华门内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馆藏满文档案数量最多的机构,有馆藏明清档案1000余万件,绝大多数为清朝档案,根据此前的统计,其中满文档案有200余万卷。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处处长吴元丰告诉记者,由于满文档案数量巨大,且难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整理,工作任务极其繁重。现在满文处的主要精力是根据档案馆2011—2015年的五年规划,完成满文档案的整理和重要满文档案的数字化,计划完成70万—75万件文档整理,并将其中部分重要文档加以数字化。同时,在馆内其他部门也新发现了大量满文档案。据估计,全馆馆藏满文文献有可能达到300万件。

  据吴元丰介绍,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组织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项目已进行多年,其中由他承担北京地区满文文献部分。此前《北京地区满文图书总目》已经出版,《北京地区满文图书总目提要》也将于近年出版。其间,他还对北京地区满文拓片进行了调研,《北京地区满文拓片总目》及“提要”也可能将在明年出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满文文献以书籍为主。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研究馆员张木森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整理编目,“国家图书馆藏满文文献目录”计划将在一两年内正式出版。除北京以外,国内东北三省、新疆、内蒙古、西藏和台湾等地,国外俄、日、德、英、美、法等国,存有一定数量的满文文献,且各有特色,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整理。

  满语、满文文献研究走向综合

  我国专门从事满语、满文文献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全国仅有四五十人,称得上“精通”的学者恐怕只有二十人左右。黑龙江大学满语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南开大学等研究机构各成体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新近还成立了满文文献研究中心,这些研究机构结合各自研究特点,在根据不同的研究背景如清史、满学、满—通古斯语族研究建立起的学术框架下,对满语及其相关领域展开更为综合深入的专业研究。

  6月22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古籍研究所举办了“满语文、满文文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学术讨论会,该所副研究员高娃向记者介绍说,这属于“中央民族大学111引智创新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结构”系列学术活动的组成部分。学者们围绕满文档案影印出版、满文濒危的原因和保护措施、满文文献的重要性等进行了交流讨论,认为满文研究应展开更为深入的思考,要把一些关键问题研究透。

  黑龙江大学满语研究所是全国专门研究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的中心机构,该所编辑出版的《满语研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专门研究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的学术期刊。黑龙江大学满语研究所所长赵阿平告诉记者,将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综合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和交叉性,拓展了研究路径。在此基础上,研究所拓展了满—通古斯学研究的新路,主要运用民族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多种理论方法,对满—通古斯诸族语言、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进行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并对满—通古斯诸族与相关民族关系进行了梳理。

  作为重要的清史研究学术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于今年5月中旬正式成立满文文献研究中心。据介绍,满文文献研究中心的成立经过清史研究所酝酿多年,是清史研究的内在要求,在充分考虑当今国际清史学界的研究背景后,清史研究所将把满文文献研究中心打造成集满文文献收藏、满文教学、科研运用为一体的特色学术机构。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07月06日第326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普忠良]从全球的濒危语言现象看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下一条: ·[丁石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迫在眉睫
   相关链接
·[庞晓梅]格列宾希科夫和他的满语、民族志与萨满教研究·[庄初升]濒危汉语方言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丁石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迫在眉睫·[施立学]满语满俗与东北地名
·抢救濒危语言就是抢救人类文化·施立学:探寻满语背后的文化圭璧
·广西用现代技术手段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施立学]满语满俗与东北方言
·[普忠良]从全球的濒危语言现象看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问题·[金林]值得关注的中国濒危语言 
·实地采集真实语音:中国建设有声数据库保护地方方言·关注世界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跨学科研究
·墨西哥部落语言濒临灭绝:唯一两传人相互敌视·国际母语日:教科文组织强调用新技术保护濒危语言
·满语已濒临失传 专家吁抢救满族文化·小语种民族还有明天吗?
·[富育光]谈《红楼梦》中满族旧俗·数字网络技术 “复活”加拿大土著语言
·[戴光宇]《乌布西奔妈妈》满语文本及其文学价值·[国际母语日]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