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济南市首条民俗文化街开街 民俗艺人展示绝活
  作者:山东商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6-02 | 点击数:5484
 


    精致的蛋雕、葫芦雕,栩栩如生的喜羊羊、灰太狼,老照片一样的济南景观烙画……昨天,20多位民俗艺人齐聚曲水亭畔,掀开了济南市首家民俗文化一条街的面纱,同时这里也将成为济南市首家民俗艺术活动基地,民俗艺术家们有了一个与民生结合的交流平台。

    昨天上午,曲水亭畔热闹异常,不仅有民俗艺人的现场表演,现场教授讲解,更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市民前来观看,一时间曲水亭畔显得有些拥挤。“妈妈,喜羊羊!”很多孩子在经过民俗摊位时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喜羊羊、灰太狼、猪八戒、孙悟空等人物,精致的葫芦雕、串珠动物、线木偶、剪纸、中国结等,让很多老市民想起了儿时的记忆。一位大爷坐着轮椅来观看,“你看这些社火脸谱,多好看,我们小时候还看过表演,现在都很少见了!”

    据济南市文联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丁济生介绍,10月份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济南举办,今年是济南的文化建设年,结合这个契机建设首家民俗文化一条街和民俗艺术活动基地。之所以选择曲水亭畔,是因为这里位于泉城特色标志区,有很深的老济南文化积淀,而且这个社区有很好的文化意识,去年就曾经举行过小型的民俗文化艺术节,还成立了民俗艺术团,进行免费的培训,将民俗艺术与就业结合起来,使民俗艺术与民生更接近。

    据了解,昨天有20多位民俗艺人来到了曲水亭畔,展出的作品有四五十种。丁济生表示,今后这里就是济南市民俗艺人的一个交流活动基地,目前暂不开拓其他的活动基地,先把这条民俗街打造起来再说。“不过,曲水亭畔的场地不是很大,要是济南的民俗艺人都来,可能就略显拥挤了,目前,还是探讨性的,如果来的艺人很多,再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文章来源:新华网- 山东频道 2010-05-30 08:12:38

上一条: ·《土楼情·客家人》电视系列专题4日正式开播
下一条: ·感受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开幕
   相关链接
·[朱煜荣]纳西族热美蹉传承人的双重身份调适与实践研究·[张宇萱]遗产化视角下传承人口述史的作用机制与当代价值
·[刘卓越 孙义苏]非遗活态传承中的身份重构:梅庵派古琴传承人的代际实践·[李香霖]“俗民”何以“感受生活”
·[乐晶 万星]“地方性知识”视角下传统技艺类非遗的“跨地方”衍生实践·[葛玲]当代赫哲族“伊玛堪”传承情况调查
·[高瑞华]“传统”的发明:当代通海洞经音乐传承人的身份认同与文化重构·[王晨阳]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